王晓英 杨营军 王玉枝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1]。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环境,为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心理护理的概念及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
【关键词】病人;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00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3-02
1概念
心理护理是指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解决或改善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的护理过程。
2心理护理的分类
2.1疼痛的心理护理某些肿瘤、手术后、外伤及慢性炎症或结石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些慢性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则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疼痛减轻。
2.2焦虑的心理护理病人表现焦虑,是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不同病人焦虑的行为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异。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正确的诱导。首先应尊重病人,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病人感到自己不是完全依赖他人,使其减轻焦虑,同时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命名其感到被尊重。
2.3恐惧的心理护理恐惧心理是由于病人认为对自己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所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状态。当病人受到各种不良刺激而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家属要尽量倾听病人的诉说或保持安静,也可对病人进行抚摸,必要时抱紧病人有助于稳定情绪,并守护在身旁。采用松弛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催眠、读书、看画报等,均有利于减轻恐惧和消除不良反应。
2.4悲伤的心理护理悲伤是病人感觉或预感到将要出现失去亲人或重要事物时的一种心理反应状态。可表现为沉痛、哭泣、懊丧、忧郁或愤怒等,也可有饮食的改变,如饮食突然减少或不思饮食等。睡眠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时多梦,梦中易醒等。严重的病人可表现为极度抑郁,否认事实,强迫自己机械地去做某些事情,并有幻视、幻听、妄想、恐怖症,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态度冷漠。对这种我们应该认真聆听病人的苦衷并理解同情他们,给他们发泄内心悲伤的时间并时刻陪伴患者以防意外的发生,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走出悲伤的情绪。
3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3.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3.1.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3.1.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3.2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例如,慢性病人多出现疼痛、发热、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病人自然就会情绪好转。又如,慢性病人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病人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病人的信赖,即说明其中也包含了心理护理。再如病人的饮食,不仅要考虑到病人的营养需要和禁忌,也要讲究色、香、味、形、量以及就餐的环境条件等。经验证明,在良好的心理护理配合下,病人不仅能遵嘱就餐,而且还有饮食疗法的意义。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具有心理护理的意义。
3.3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3.3.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当病人回到术后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有的病人可能产生新的疑虑,不仅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和发生意外,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3.3.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病人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比如,术后六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体验到劇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3.4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将大多数面临死亡的病人心理活动变化分为五个阶段:
3.4.1否认期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对于这样的病人,护士应当劝说家属不可当着病人面表现出难过,即使这样彼此心照不宣。也可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3.4.2愤怒期度过了否认期,病人知道生命岌岌可危了,但又禁不住地想:这种致死的病为什么落在自己身上!怨自己命不好。表现得悲愤、烦躁、拒绝治疗,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或是拿家属和医务人员出气,借以发泄自己对疾病的反抗情绪,这是病人失助自怜心理的表露。护士要谅解宽容病人,真诚相待,说服家属不要计较和难过,并与医护合作,帮助病人度过愤怒期。
3.4.3妥协期病人由愤怒期转入妥协期,心理状态显得平静、安详、友善、沉默不语。这时能顺从地接受治疗,要求生理上有舒适、周到的护理,希望能延缓死亡的时间。护士就尽量地安慰病人,为之解除疼痛,缓解症状,使病人身心舒适。
3.4.4抑郁期病人已知道自己面临垂危,表现了极度伤感,并急于安排后事,留下自己的遗言。大多数病人在这个时候不愿多说话,但又不愿孤独,希望多见些亲戚朋友,愿得到更多人的同情和关心。这时护士要同情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允许亲人陪护和亲友探望,让病人同亲人在一起度过不可多得的时刻。嘱咐亲人要控制情感,不要再增加病人的悲痛。
3.4.5接受期这是垂危病人的最后阶段。病人心里十分平静,对死亡已充分准备。也在临终前因疼痛难忍而希望速死。这时护士应该协助病人安详、肃穆地离开人世,使病人及家属感到安慰是护士的崇高职责,是情操高尚的表现。护士是一直守护在临终病人身旁的人,要帮助病人整容,用生理盐水擦拭眼睛、鼻孔和面部的污迹。病人听觉是人体最后的丧失知觉的器官。故不可议论不利病人心情的话,不可耳语。有的病人来不及等到亲属到来就离开人世,就由护士代替其亲人接受并保存遗物,或记录遗言。
4心理护理的方法
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尊重理解病人,了解病人的需要,并尽可能给予满足。
4.2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合理安排好病人的休息、睡眠、饮食、营养等基本需要,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感觉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从而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4.3合理使用心理治疗,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解除焦虑,配合治疗护理。
4.4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根据不同的疾病、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及性质、病程长短、个性特点等,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练气功,打太极拳,鼓励病人听音乐转移注意力,改善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5心理护理的意义
5.1有助于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5.2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抗病能力。
5.3有利于了解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能够及时正确的对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诊断。
5.4有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和疾病的康复。
5.5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6结论
通过更深入的对病人心理护理的认识和了解,使我们更加坚定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强调的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如今心理护理已经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也普遍得到认可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应该将过去的传统式的护理模式逐渐发展为,“重护理—改模式—建体制,从而体现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贯彻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提高沟通技巧,做好心理疏导,从而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必须有真挚的同情心,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理解病人内心的痛苦,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通过细致观察,专心倾听病人的陈述,仔细分析病人不同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还必须以良好的仪表、举止、语言、心态、行为和情感去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感化病人的心灵从而使病人由悲观变为乐观,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总之,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做病人的心理护理时,要始终贯穿病人的情绪这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进行调整心理护理措施。护理有些疾病,情绪改善了可以不用药而愈,从而可见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重巧.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7):212.
[2]伟灵,主编.中国实用心理学护理杂志,2001,21(3):137-138.
[3]刘晓虹,主编.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2):1-2.
[4]刁尚芝,赵洪全,高瑞英,等.介绍一种医用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2.
[5]周晓林,主编.北京大学心理学,2003,16(3):21-150.
[6]吳丽华.舒适护理在恶性肿瘤临终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33).
[7]鲁会.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23(21).
[8]王春英.不同护理模式对1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