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自护教育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当前家庭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自护教育比较薄弱,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比较大。因此,从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多方位探讨加强留守儿童自护教育的有效路径,是关爱留守儿童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自护教育 现状分析 构想
【作者简介】 彭莉萍,江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1-0041-03
一、基于留守儿童伤害频发的自护教育
近年来留守儿童安全事件处于高发状况,留守儿童被害、中毒、溺亡、自杀等事件,特别是留守女孩受到性侵害的案例不断见诸报端。由于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各种悲剧事件不胜枚举。
面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政府加紧出台政策和给予资金支持。各省市地方相继出台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服务网络,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二是社会爱心人士不断组织发起公益计划,比如由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发起的“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共青团湖南省委、共青团长沙市委等政府机构联合发起的“新农村助教行动”, 建立新型助学帮教公益平台,积极倡导教育公平,关爱、帮助农村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留守儿童的境况,但从留守儿童的自护教育整体上来看,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自护教育是指对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教育,包括自我身体安全及健康情绪的建立和维护。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自护教育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特别是留守女童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自护教育亟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落实。
二、当下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分析
1. 家庭教育缺位
据2013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女童超过3000万(据2009年成都理工大学许传新博士主持的项目调查,留守女童比例高于农民工子女总数中的女性比例)。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没有得到适当的家庭教育和关爱,渴求亲情,与其他同龄人相比,留守儿童内向、孤僻、自卑、任性、冲动、叛逆、不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薄弱、自制力差等。这些孩子思想不健康,任其发展下去,常常有可能成为社会中的危险分子。他们有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有的由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自己孩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在学业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督促,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主动性、自制力差。有的留守儿童思念父母,厌学甚至中途弃学而逃。由于精力、知识、经济等原因,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全方位教育的责任。有的监护人对待孩子迁就放任;有的漠视与孩子交流思想的要求;有的对待孩子粗暴,甚至漫骂、体罚。隔代监护往往不能提供健康的亲情交流环境,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
2. 学校教育的疏忽和不当
学校的不当评价、教师的不当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以分数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机制,把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使得我们的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身上;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又经常违纪的学生,更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管,而这一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推进,学校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各学校、基层教育部门制订的考核细则中不难发现,无论从多少个指标中来考核教师,最终拉开教师之间分数的还是班级学生的考分。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未遵循职业操守,缺乏对事业的爱心、责任心和能力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3. 自护教育缺位
由于亲子教育的缺失,家庭监督的失控,文化和治安环境不良,加上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小,好奇心强,自护意识弱,对危险缺少预见性,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这样导致其发生凶险的几率明显增大。另外,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在身边照顾,其饮食、卫生条件较一般农村儿童更差,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很大损害。
4. 社会原因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改变生存状况而外出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之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相关教育制度。比如,高考必须返回原藉。加之,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生活,但毕竟收入有限,无法承担子女在外地入学的高额费用,因此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三、加强留守儿童自护教育的构想
1. 转变教育理念是进行留守儿童自护教育的前提
自护教育是对自我身体安全及自我健康情绪的建立和维护,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是“唯理智教育倾向”,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一切以理智训练为目的,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主要在考试的分数,在教育过程中漠视学生的情感情绪,也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
因为留守儿童的弱小和缺少家庭温情,社会给予留守儿童的多是同情和怜爱,对他们缺乏人生观念的指导和挫折教育。应该通过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对“父母为什么要外出打工”这个问题,教师要帮助他们有正确、清醒的认识,教他们学会面对现实,在情绪、情感上给于正能量的引导。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存在着城乡、东部和西部的巨大差距,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大,由于处在产业链最低端农民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从而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造成这种父母子女分离的状况。目前社会各方面都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并显示出一定的解决成效,但父母子女分离的状况短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要让留守儿童转变思维方式,学会面对现实。
父母为了生存、为了生活,离乡背井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幼小心灵深刻感受到人生的苦难。社会的同情和怜爱不能完全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因为,贫困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也往往意味着精神的贫困。教育者需要加强自强自尊教育,教他们学会独立和坚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勇敢面对生活的态度。
陶行知先生是上世纪初最具有平民思想的教育家,十分关注乡村教育问题。他认为自从有人类生活就有了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古语云: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需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和理解两个基本点:一是爸妈出门打工是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二是我能听从代理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努力学习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让爸妈放心。
2. 提升教师素质是进行留守儿童自护教育的基础
对留守儿童来说,教师很大程度上起着父母的作用。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能从教师、同学处获得支持与帮助, 以消除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因此教师的素质对留守儿童的自护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学校。在我国贫困地区,农村教师资源长期处于比例失调且两极分化严重的低效配置状态。教师待遇低,中小学校生师比例过大,工作超负荷,不少教师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教育发展和时代的进步,21世纪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学的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还必须对学生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要热爱学生,以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投入教学。“爱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如同学生的父母。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真心去对待教学和学生,这样学生感受到被爱,才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 加大教育资源倾斜力度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是进行留守儿童自护教育的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分散,学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比较落后。数字显示,2004年之前,西部地区有一师一校点约9万个,占全国校点的80%以上;一些山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交通十分不便,校舍破旧不堪, 师生在校工作学习没有安全保证,教师队伍很不稳定。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与布局,撤销合并一部分学校,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推进,学校的各种软硬件设施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更加合理,缓解了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改善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整合了教育资源,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办学效益。
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新家,可以消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一定程度弥补农村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但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常掣肘于人员编制不足、经费匮乏、管理薄弱等现实困难,寄宿制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滞后。许多地方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导致许多学校不达标,必要的生活设施不健全,缺乏对孩子的情感关怀,更缺乏具有民族文化意蕴和乡土文化气息的家庭文化建设,进而带来低龄儿童心理健康、学生厌学辍学的问题。
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增加,这部分成本该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摊,现实中尚需有效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使农村留守儿童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抓住现阶段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是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制度设计者(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要对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和行为权力作出制度安排。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学校寄宿条件,维护好教育的“最低保障线”,就是政府应尽的社会责任。
4. 充实德育内容是进行留守儿童自护教育的手段
我国学生的德育贯穿在从幼儿到大学生教育的始终。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教育部从1981年至1994年陆续发布了《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等行为守则和规范,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作出基本要求;2004年发布了新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规范》,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提高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和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的能力。
我国中小学生的《守则》和《规范》,立意比较高,条款比较多,但对个体的成长保护功能相对较弱,缺乏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实际问题, 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行为守则内容,来约束和指导留守儿童的自护教育。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小学生守则中关注人性、关注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如美国《学生守则》第20条规定:避免产生性早熟的经历;英国《小学生守则》第2条规定: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具体规定儿童在身体和性方面的行为规范,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实实在在,让儿童知道不能做什么。
对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童,行为规范教育即养成教育,《守则》就是日常行为要求,也是最底线的要求,对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对性的认识,特别是留守女童对身体的保护教育,要突出重点进行宣传教育,并落到实处。因为女童的健康成长,还关系着农村的未来。从古今中外的家庭事例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个人的成长、性格的养成、人生价值观的培养,跟母亲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所谓的母亲,也是一个生活在母亲影响之下的女儿、一个小女孩。一个女孩成为什么样的母亲,并不是从生孩子那一刻开始的,而是这个女子过去所有岁月人生修养的结果,关系着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责任编辑:周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