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普倩倩 陈雯彬
[摘要]由于工业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同时存在,生态环境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无条件地支持经济的发展。生态资源的约束使得传统经济中的线性生产方式无法持续,相反,生态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会逐渐成为企业的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接着详细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资源约束;线性经济;循环经济;稀缺资源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131-03
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经济规模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由于人类无节制的开采、破坏,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给人类作为生产活动原材料或动力的自然资源却越来越稀少。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时,作为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循环经济克服了传统经济理论人为割裂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弊端,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1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11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1966年鲍尔丁发表的《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被认为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起源。1998年,循环经济理念被我国研究生态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的学者首先引入,增加了中国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阐述。2002 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2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也称 3R原则。
第一,减量化原则(Reduce):减量化原则是3R原则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
第二,再利用原则(Reuse):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尽可能地使用能再次使用的原材料来生产既定的产品,延长产品的服务期限或使用寿命,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第三,再循环原则(Recycle):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用于生产新产品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从而使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闭合。
13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独立于生态系统,物质规模可以无限扩张,科技可以解决自然资本的替代问题;而生态经济学则主张宏观经济系统是处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内的,经济系统的物质增长具有生态极限,自然资本是不可完全替代的。循环经济学重点是研究工业和生活消费领域如何实现生态化或仿生态系统中的经济问题,它要求经济活动符合生态规律,无废物、无污染,资源循环利用,实际上就是探讨具体生态经济模式的经济学,它理所当然属于生态经济学科体系的范畴。
自然生态系统是以“生产—消费—分解—再生产”为特征的物质循环。从最原始的生态系统来看,物质循环、再生产利用就是自然系统中的生命法则,而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生产方式违背了这一生命法则,必然会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发展,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真正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依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法则,循环利用物质资源,也只有这种符合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闭环式循环经济才有可能得到持续发展。因此说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2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原因
21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是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
传统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和资本决定了经济增长,这一点可以由产出公式Y=f(L,K)得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传统经济学有了一些改进,认为诸如科技、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这些因素被逐步考虑并纳入其中。但是直到现在,主流经济学仍然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巨大作用,仍将其视为外生变量;即使有些经济增长模型将自然资源因素纳入其中,但是其结论往往都是科技、人力资本等对自然资源因素有很强的替代性,由于科技会不断进步,主流经济学认为我们仍然可以视自然资源为无限供给的外生变量。
然而若我们对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追根溯源的话就会发现,只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才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人造资源等资本品也是由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得到的,也就是说人造资源是可以被替代的。例如,农业生产,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制造出了犁、锄头以及现代化的机器等工具,但是无论是犁、锄头还是机器设备,它们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制造出来的,没有木材、钢铁,这些工具不可能出现。此外,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人类也可以只凭借自身的劳力和自然资源从事最原始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只是减少了人类的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已。其他生产要素也是如此,因此只有劳动和自然资源是无法替代的,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
22自然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原因如下图所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所提供的原材料和人类的劳动力作为共同的初始资源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经济活动为人类提供了消费品和资本品,同时产生废弃物,若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这样的生产方式便是线性生产方式。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及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之和小于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时,这种生产方式是可以持续的。这种情况出现在人类早期发展阶段,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以及人口数量持续低迷,人类最迫切的任务是提高生产力。那时生产工具等人造资本十分短缺,想要提高生产力,就要增加人造资本。人造资本成为这个时期人类生产活动的稀缺性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规模。
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关系图
然而人类进入19世纪,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经济规模快速膨胀,人口数量呈几何状猛增,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大幅攀升。另外,由于人类经济规模扩大,生产产出的废弃物也快速增多,且出现了诸如塑料等一系列不可降解的物质,生产产生的废弃物不能完全被生态系统降解转化,这些废弃物堆积在生态系统中,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Mathis Wackernagel等人2002年7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的研究报告认为,人类对大自然的总体需求,在1980年前后第一次超过了地球的可再生能力。该报告还估计,在1999年时,上述需求已超出了地球这一能力的20%。任群罗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所以,此时制约人类生产发展,决定经济规模大小的稀缺性资源不再是人造资源而是自然资源了。
自然资源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使得线性生产方式此时已变得不可持续,循环经济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若废弃物并不直接排放到生态环境中去,而是通过回收再利用改造成再生资源重新投放到经济活动中去,那么其作为替代要素不仅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而且还会减少经济系统排放到生态系统中的废弃物,从而增加自然资源的相对供给水平并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如果我们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从环境污染的两端来治理环境问题,这样的治理难度非常之大,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且效果不会很大,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可能会因此遭受打击。我们虽然可以减少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投入量,转而增加更多的人力资本、科学技术的投入,但是这种替代效用是非常有限的,且在科技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减少资源环境的投入,在一定时期内就一定会减少经济的产出,阻碍经济的增长。另外,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政策力度以及科技的进步来减少单位产出的环境污染,并对已经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使之以较少的环境代价排放到生态中去,但是这种末端治理方法都是属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正好可以克服上述两种治理方法所产生的问题。循环经济将一类企业(或行业、或地区)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另一类企业(或行业、或地区)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以此类推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由于对自然资源攫取量的减少而导致生产增长的停滞,因为此时虽然从循环系统外来看,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是在减少的,但是从循环系统内部来看,由于将原来的废弃物转化为其他企业的原材料,整个社会所利用的资源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也就不用担心经济的增长锐减的问题。另外,由于循环经济可以将一部分企业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向自然界的污染排放,因此人们对于污染后的治理也就不需投入原来那样多的财力与物力,循环系统可以自然地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31国家应加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应着重于税收法律制度的改进税收法律制度作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已成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保障。政府一方面通过税收积累资金抵补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支付,另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激励引导企业的资源流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对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循环利用资源而造成的内部效益下降进行补偿,而对负的外部效应征收相关税收进行补偿。要想使企业自觉“循环起来”,必须通过以制定政策为主的制度创新,构建再生资源利用的生产赢利模式,使市场条件下循环型生产方式有利可图,这样就可以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自发机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企业来说,征税会直接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 相反地,对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会减少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激励企业选择节能、环保产品。对于个人而言,产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如果节能环保类产品价格高昂,则不利于消费者选择购买,所以,提高非循环产品或行为的税率,有利于加强节能环保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有利于建立循环经济下的消费结构。
32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园区
通过国家立法与政策引导促使企业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只能是抛砖引玉,不是长久之计。国家应想办法让企业自主选择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这就需要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的企业通过事先的规划设计,使得可以相互利用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的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循环网络,资源在产业园区内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园区是为了让循环经济脱离政府的扶持,融入到市场经济中。毕竟当今世界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如果发展循环经济只能依靠政府的补贴过日子,而不能使企业真正获得利润,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会被企业放弃,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只有让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真正可以为企业和国家带来利润与环保的双赢局面,企业才会自主选择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才可称为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产方式。
3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中,投入要素中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也就是说,过去的主流经济学暗含了生态环境是一种非短缺要素的假设,认为生态环境是经济系统的外部条件,是没有限制和约束的。这是导致人们在追求其他要素使用效率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根源。由于我们认为自然环境因素在现阶段也制约经济的增长,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再认为环境是一个外生变量,可以被人们无限制地利用,因此,我们不但要追求其他要素使用的效率,更要追求环境因素的使用效率;而循环经济就是一种提高环境因素使用效率的发展模式。其实,发展科学技术在很久以前就被主流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加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予以发展。但是现在我们要强调的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科学技术,而不是传统的以提高人造资本利用效率为主的科学技术。这是因为现代社会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严峻,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无法继续维持现有的生产方式了。
34建立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逐渐取代现有以GDP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总量或社会福利。但是GDP把为创造社会福利而付出的代价也计算在内,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福利或财富的客观价值,也不能正确评价人们的幸福和真实财富。例如,生产活动造成了污染和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毁坏,但GDP只核算了创造产品而产生的附加价值或福利增加量,而没有核算污染带来的福利损失价值,更没有计算生态损失的价值。相反,人们为了修复创造财富而带来的环境破坏,或为了挽回不当行为以及人为活动造成的损失而进行的劳动投入的劳动价值也被核算入GDP成为福利增加。当政府为了追求表面的GDP而忽视环境问题和人民真正的健康福利时,GDP也就无法真正衡量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了。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要把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财富消耗或生态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从经济财富中扣除,剩下的经济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这就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内涵。绿色核算体系剔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与破坏等无法给人类带来真正福利的投入因素,使人们着眼于事前治理,再也无法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是真正综合考虑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福利水平的核算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选。
参考文献:
[1]李兆前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51-52
[2]诸大建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207-209
[3]郭晓刚试论循环经济对经济增长模式的创新[J].甘肃行政学院院报,2006(1):89
[4]王艳,尹建中城市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现状及展望[J].对外经贸,2012(6):67
[5]卓懋百循环经济网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7(3):74
[6]李晓龙稀缺资源的转换与经济学边界的拓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13-14
[7]任群罗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8]彼得·巴特姆斯数量生态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刘霞税收法律制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刍议[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2):52-54
[10]李少华借鉴日本环保政策看环境保护与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的启示[J].社科普及,2010(6):52
[11]齐建国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探索[J].循环经济研究,2005(2):161-163
[基金项目]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TJLJ11/024)。
[作者简介]周娜(1989—),女,天津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普倩倩(1990—),女,河南周口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陈雯彬(1989—),女,天津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