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
摘要:在现代经济环境下随着信息更新频率的加快,对于获取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是否能达到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统一以及在两者优先级的排列上,对于牺牲可靠性还是相关性的取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就高度信息化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问题的探讨,提出了经济效率优先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可靠性 相关性 会计信息质量 高度信息化
现代经济环境下,社会高度信息化导致信息流动不对称,权衡于高效率与高相关度下会计信息的选取,在高信息化经济背景下显得更为困难。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要求程度不相一致,而对于可靠性与相关性这两个质量特征的权衡所得到的信息是极具使用价值的。所以有必要对高度信息化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对于如何权衡可靠性与相关性进行探讨。
▲▲一、可靠性与相关性在高信息化经济环境下的不平衡现状
1.当代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看来,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有待完善。至于要素市场也未完全健全。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不一致。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还没有足够完善的监督机构,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全面的监督职责, 致使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性存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具体体现在会计信息虚假失真。由于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内控不健全加上会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把握和控制缺乏判断力。整个环境下对于会计信息失真也存在着惩戒不力以及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不清晰等因素的影响。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斷深人和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面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2.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触发
相关性与可靠性作为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所要求的关键指标。在一定因素的情况下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往往呈现出非同向性趋势来影响决策有用性目标的统一。过多的强调相关性,势必会削减其信息的可靠性。追求及时性则可能导致企业有时在未获得客观、可验证的数据之前就进行相关会计处理,这样处理出来的结果,其可靠性势必会降低。而过分追求可靠性,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信息的可靠性还受成本效益的权衡,同时也受各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制约。作为表示具体经济事项的会计符号与其经济事项绝对一致的保持是在实际会计各项估计与限制中难以实现,并会极大的导致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偏离。在扩大会计范围或更改会计方法的情形下使得相关性的加强或将增加可靠性受到限制的风险。但是,对于减少难以计量的会计目标在增强可靠性的同时缩小了相关性的范畴。
▲▲二、高度信息化下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博弈因素
从理论上来说,在历史成本计价下的历史会计信息更为客观。但在现代经济环境中的物价波动风险下,很难说明其相关性标准的符合程度。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往往并未成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主要决策依据,对其可靠性问题,即会计信息的长期失真的现实情况下,对于关注相关性的需求持续弱化的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各方的信息使用者。
1.会计信息使用者决定着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均衡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的均衡点取决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博弈中的力量。两者的矛盾正是不同信息使用者追求自身经济效用最大化的矛盾的体现。各个利益相关的信息使用者之间势必会围绕具有经济后果性的会计信息展开博弈,力图改变利益分配格局以争取自己的利益。一般来说,股权投资者更倾向于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尤其是预测价值。债权投资者相对于股权投资者而言较少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对它的可靠性更为重视,更强调会计信息带给他们的确定性程度。管理层出于职能的需要,需要经常性地作出相应的经济预测与决策,经常性地面对未来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因而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如果将会计信息提供者广义地理解为会计主体的经营管理层,那么由于它拥有较独立且重要的权限以及信息与知识上的优势,因而对会计信息的提供能形成较大的自主性与影响力,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何不仅取决于外部各需求者所施加的直接性影响力,也取决于经营管理层自身的需要。这当然与针对他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与运行紧密相关。如果将会计信息提供者狭义地定义为会计主体的会计部门,那么由于它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决策权限较小。因而实际上对会计信息提供的自主性与影响力都较微弱,其会计信息质量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对其施加各种影响的各类需求者。
▲▲三、高信息化经济环境下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改善对策
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是具有相关性的。否则,要求提供财务报表等于浪费成本。因此,具备相关性是财务会计赖以存在的前提。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真正相关而可靠的信息是难以取得的。一方面,要想提供满足所有特定需求的相关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多种计量手段和计量属性的并用都使得绝对客观可靠的信息难以取得。因此,在会计信息尽可能相关的情况下努力的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直至最终实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是一种高效而低成本的选择思路。
1.改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选择
改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以选择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报表附注披露的事项或者说可以设想将会计核算和会计披露在理论上适当地分开,分别建立以可靠性为核心特征的会计核算制度、以相关性为核心特征的会计披露制度,从而来保证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使用价值可以平衡。其次,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从而形成既相对独立又互为约束的制度体系来保证对外提供的所有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披露。再次,要重视对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有关现金流量的信息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主要因素,对使用者确定企业的价值、预测未来趋势有重要意义,对其披露应予加强。最后,简化报表项目,凸显相关信息。现行报表项目过多、过于复杂,既加大了信息的提供成本、降低了核算效率,也增加了使用者选择有用信息的难度,过多过滥的表内信息淹没了信息的相关性,使有用的信息变得无利用价值。
2.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策略
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首先可以完善财会法规体系,制定并完善会计制度特别是具体会计准则,使我国的会计核算更加健全规范。其次,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会计信息再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再次,弥补制度缺陷, 完善单位内部治理结构,坚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还有,要开放会计市场,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保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重视公司治理生态问题,约束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同时强化财务信息公开,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公开的程度,严惩企业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的暗箱操作以及编制虚假财务信息的现象。最后,要明确会计主体的地位,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强会计教育和培训工作,并且要有具体的、可操作以及可评价的标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更关注未来信息。在成本效益原则下,企业提供的信息应满足普遍意义上的信息需求,这要求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过滤甚至重组,以达到使用信息的目的。企业应在会计信息尽可能相关的情况下努力的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根本上说,相关性是比可靠性更为重要的一项质量特征。毕竟,面对高度信息化的大量会计信息,是先提高所有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后确定其相关性,还是先选择相关性信息再努力的提高其可靠性。显然后者的成本更低,效益更高。这应该是我们在高效而低成本的解决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上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郭志明.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4]梁媛媛.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研究[D].贵州:贵州财经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