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14-04-29 16:48夏小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创业实践创业意识创新思维

夏小春

摘要:职业学校的教学是“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实践活动是自主性、探索性都很强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相对比较自由,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们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自己的思维。通过创业实践,得到更多的创业技巧与经验。本文将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意识、践行创业实践三个方面研讨中职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渐进培养。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50

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许多家长、中小学教师乃至社会舆论在评价学生时都认为,只有学习好、分数高的才是好孩子。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学生逐渐习惯了埋头于书本,致使许多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就丧失了原有的灵气。思想、视野被禁锢在狭隘的领域内,求知的欲望逐渐被泯灭,创造的激情、求索进取的精神逐渐消退。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唤醒学生,让其重拾信心、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并践行创业实践。

一、激发创新思维,达成创新能动性的培养

首先,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等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激发创新的因素也应该被视为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创新思维,达成创新能动性的培养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实践还证明,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精神紧张、压抑,心情不愉快,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而教师对于学生的平等、热爱,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活跃的思维、创新的能动性。所以,以下几种学习方法或许可取:

1. “目标性”学习

有人问“学生是什么?”诗人罗伯特对此作了这样的形容:“学生是已经有了某种程度而想更上一层楼的人。”他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欲望与知识。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在目标下才能创新。例如,在火箭制作项目中,在活动开始之前,都要引导学生观看挑战榜,挑战榜上张贴了破记录的同学的照片。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他们极其愿意接受挑战,看过之后都会有豪言壮语:“我的火箭要飞……”“我肯定能超过他的记录。”教师适时适当给予鼓励、肯定。这样学生在学习、制作中就有了目标,有了创新。

2.“问题性”学习

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当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形成过程,这需要靠教师给予不断的指导。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情景,允许不同的假设并存,不统一要求。比如在玩四巧板的过程中,有个级别挑战环节,在不同级别中学生要选择一种图形来比赛。而同一种图形,四块板可以通过不同位置的调换能够拼成,教师不要求学生有统一答案。其实在拼图之前他们都要进行假设猜测才能够完成,如果教师过分的统一要求,可能就失去了更多的拼法,更多的假设的空间。学生有了问题,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才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3.“自主性”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为现在与未来,知识信息的更替将会越来越快,单从学校里学到知识想用一辈子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当今的学校教育,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建模制作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提出分组方案、设计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动手动脑制作、展示作品、总结评价等,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必要的方法指导

学生发现如果他们自己不去动脑,动手,他们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于是,他们逐渐地在活动中积极起来,不但喜欢上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想出许多新奇的点子来,从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4.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开放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组员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达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5. 联系社会热点创“金点子”

培养创新人才最终要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在活动课中注重联系社会热点,发挥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是成功的翅膀,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将对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以及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2013年全国雾霾天数达52年之最,空气污染极度严重、居民患癌数量增加。还如停水、停电、火山爆发、地震等问题。诸如此类切身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假设你是我市市长,你将提出怎样的治理方案?这样的提问可以在课堂上“炸开锅”,有的学生说要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有的学生探讨“能否在火山区将地下过多的热量引出,既利用其热量又降低其爆发次数”、“地震是有害的,但能否化害为利,将其用在探矿上”等等;甚至有的学生大胆提出冬季可用雾中取水的方法,因为雾是由水分凝成的,若把雾中所含水份截留下来,积少成多,再用管道输送到居民点,这样即可解决用水紧张的局面又可去除雾霾等等。这些想法也许不够成熟,但这些想法中极可能产生明天的科学新成就,将会促使他们终身去探索并可能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二、培养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

所谓的创业意识,是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发挥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要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1.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转变就业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日趋成熟,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都注定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沉浮。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使学生树立“不找首长找市场”、“不靠上帝靠自己”的创业意识。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作为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关注中职学生特有的发展潜力。通过创业意识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自主创业是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2. 指导学生掌握和创业领域相关的技能与知识

创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必备前提,但创业知识的获得要有一个积累过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有层次性地进行知识的积累。职校教师应教会学生怎么去做市场调查,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商情;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企业经营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学生的创业储备,为学生日后的创业积蓄强大的后劲。

3. 创业意识的全面教学渗透

创业教育要渗透到每一门教学科目。创业教育涉及面十分广泛,要求所有的教学科目均体现创业的教育思想和内容。英语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常用的商务英语,讲授企业语言或洽谈出口外贸生意的基本用语;企业管理教师要将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杰出企业家的事迹,并使学生了解企业家失败之后能够成功的原因;在财会、市场、经济法、数学等课程中,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商业成本、利润概念、资金流动计划、收入记录、价格结构、税收、市场分析等内容中,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在语文课中,要让学生学会撰写创业计划。当然,创业项目的选择、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店址的确立、广告策划、管理模式等内容,也都要在不同的课程中,在相应教师的指导下有条理地反映出来。无处不在的教学渗透,增强了学生的创业动机,使学生期待走上创业之路。

三、践行创业实践,以实现自主创新创业

1. 积极开展校内实践活动

团委、学生会可以开展校内、班内的创建活动,让学生自己制定争创计划,落实争创措施,公平竞争,自我评比,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各种社团、兴趣小组举办科技、创造发明专题讲座、创造发明比赛、技能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组织读书活动,阅读优秀人物的传记,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来校讲学等,在学生的心田播下创业的种子;组织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实习工厂等进行实训、实习,加强学生技能的培训;通过特定情景模拟,在老师指导下写创业计划书,寻找经营地点、设计店面、给企业取名字、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广告策划等。开设相关课题,研究小企业开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中职学生的创业活动能够未雨绸缪。

2. 努力拓展校外实践活动

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民服务等公益活动,学生能了解社会,播撒创业的种子;与家庭、社会合作,为学生搭建创业的舞台,如利用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研究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并进行营销活动;组织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酒店实习、在旅游社带团、甚至创办小型农家乐等。每一次成功,都会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而每一次失败,通过引导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创业的艰辛。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创业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业兴趣,将坚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理想和信念。

3. 师生共建创业园、践行创业

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从学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来看,更多的是试图用一个自认为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吸引消费。但时下,投资人看中的是创业计划技术含量有多高、市场盈利的潜力有多大。而这一整套的周密可行的计划必须通过创业实践才能达成。

例如,笔者担任园林班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期间,就和园林专业课相结合实施创业实践教学。园林专业科任教师创办了江南生态园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基地;学习剪枝、嫁接等技术,学习园林生态、园林植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创业实践,开办园林创意园。培养学生的创业激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外承接小型绿化工程、园林设计工程。从标书的制作、投标到现场绘图纸设计、组织施工验收等全程参与管理。拿项目后同学们自行分成了后勤组、材料采购组、工组、养护组、协调组、财务管理组等。采用基地与课堂相结合,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探索能力、沟通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们增强了查阅资料、自我学习的能力,还使学生们认识到用新的观念、方法、手段、技术去分析问题。培养了进取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其坚韧顽强毅力。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才干,更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品尝到自己参与成功的喜悦,也更坚定了自己今后自主创新创业的决心信心。

这种种实践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过程、培养和检验创业能力的场所。学生可以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尝试学习、经营、开发一体化的准创业实践活动,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从而熟悉各个环节,获得自主创业的经验和胆略。这是今后自我创业的一个良好开端。

总之,创新创业型人才最重要的是有创新思维,他们不是天才,也不一定是考试高分的获得者,关键是要寻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职业学校中同样有不少富有创造潜能的学生,学校应创设尊崇创新的校园氛围;教师应因材施教,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创造潜能得以迸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和浓厚的创新气氛中自己“悟”出来。教师要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这是创新创业型人才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学习层次、品位的又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1] 刘东敏.现代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2] 朱永新.写在新教育的边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严育洪.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农业技术学校 325208)

猜你喜欢
创业实践创业意识创新思维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咖啡与音乐沙龙活动在大学校园的开展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大学生微创业实践教育分析
创业意识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初探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问题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