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苏 赵松松
[摘 要] 本文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出发,运用企业创新理论、绩效评价理论等,以层次分析法(AHP)为研究工具,确定各指标权重,探讨并构建了商业银行创新型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组织整合;财务支持;银行家精神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56
[中图分类号] F830.33;F2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91- 02
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存在问题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主要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成本绩效评价阶段、财务绩效评价阶段以及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创新阶段。对于商业银行,银监会提出的绩效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两部分。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多种,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法有资产收益率(ROA)、每股收益(EPS)、杜邦分析法等,现代评价方法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平衡计分卡评价法(BSC)等。
目前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重视财务指标,轻视非财务指标。②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的权重分配不合理。③重视短期指标,轻视可持续发展指标。④评议指标量分客观性较差。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往往形式化,严重影响到评议指标量分的准确性,制约评议指标作用的有效发挥。
2 创新型绩效评价体系
2.1 创新型绩效评价指标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以前的公司治理对创新业务存在天然的缺陷,在评价指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我们专门针对业务创新的部分来设计绩效评价指标。第一步,确立目标层。第二步,确立二级指标层。最后,根据各二级指标来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
根据以上步骤建立评价体系结构,再结合创新型公司治理的特点、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特征,把评价指标分为3个方面,即二级指标层为组织整合、财务支持、银行家精神。
2.2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用于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2.2.1 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为X=(X1,X2,X3,X4,X5)=(强,较强,一般,差,很差)=(100,90,70,50,30)。
2.2.2 确定一级指标评价集
一级指标评价集为:U=(U1,U2,U3)
二级指标评价集为:Uk=(U21,U22,U23,U24)
2.2.3 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
各级指标权重集A=(a1,a2,a3,…,ai),其中:ai表示指标在U中的比重,∑ai=1,可以运用AHP法以1~9数量标度构造各层次两两判断矩阵,过程如下:
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采用1~9及其倒数标度方法进行两两因素间的相对比较。其中,1、3、5、7、9分别表示同样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2、4、6、8为两相邻判断值,表示需要在两个判断之间折中时的赋值。因素i与j比较的标度和j与i比较的标度互为倒数,两个因素项目比较得到优先关系判断矩阵。
其次,求解判断矩阵特征根λmax及特征向量(权重向量)ω。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R=CI/RI。平均随机改变RI比值,当CR=CI/RI<0.10时,认为满足一致性,即权重分配合理,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指标取值,重新分配权重值。
依据各绩效重要性程度的不同,综合专家意见,最后得出财务绩效、自主创新绩效和管理绩效的权重分别为55%、20%和25%。在继承现有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上述完善原则和已确定的自主创新绩效各个组成部分的权重,得到修正后的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2.3 修正后的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修正后的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 结 语
本文专门针对公司治理体现业务创新的部分进行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并结合已有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合理地考核商业银行的绩效。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旭.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5).
[2]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会计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