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华
[摘 要] 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安排和全面部署。国家审计应当顺应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国家治理;重点;国家审计;路径;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01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02- 03
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起主导作用,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重点决定了国家审计的重点。
1 当前国家治理的重点
实现良好的治理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国家治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善治,推进国家科学发展。当前国家治理的重点与国家发展的中心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密切相关。国家治理的重点,同时也是国家审计的重点。分析国家治理的重点,有利于探索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有利于改进国家审计工作。
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将长期成为我国的中心任务。维护经济安全,保障经济稳定增长,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的内生活力,防范来自内外部的风险,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持续后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但当前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经济安全,保障经济稳定增长,依然是国家的首要工作,是当前国家治理的重点之一。需要有宏观政策的引导,国家的适度干预,有稳定的市场机制和环境,需要依靠各经济体增强自强不息、自我战胜困难的能力。国家审计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关注经济发展和安全,是国家审计的首要任务。
2 当前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
2.1 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质量体系
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健全完善的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防范预算执行审计风险的保障。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审计工作计划控制、审计对象风险控制、审计质量检查复核控制和审计责任追究控制。
2.2 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财政收入渠道纷繁复杂,支出内容名目繁多,涉及微观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这就决定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既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又是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因此,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真实可信程度,既依赖于履行财政职能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工作人员对每项工作的细致程度和可靠程度,又依赖于审计人员对资金流向部门或项目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审计风险意识。审计人员要善于从被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入手,既要核实预算执行单位的收入或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又要核实缴拨资金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同时还要对资金项目的可行性或预期效益做出判断,为此,必须坚持重点审计与专项延伸审计相结合,准确把握“可用财力”衡量标准,把财政真实性审计引向深入。
2.3 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坚决惩治腐败,推进政治清明。腐败是国家的恶性肿瘤,将严重危及国家肌体的健康。腐败不除,将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将导致国家的衰亡。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当前完善国家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坚决惩治腐败,推进政治清明,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需要作为国家治理监督控制系统的公安、检察、法院、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协同发挥积极作用,用权力制约权力,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以强有力的手段保证社会廉洁清明。国家审计是加强反腐倡廉的有力工具,坚决惩治腐败,推进政治清明,也是国家审计的重点工作之一。
2.4 完善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经济责任审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的重大职责。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用好有限的增量资金,把闲置的存量资金清理出来,盘活用好。切实防范财政和金融风险。同时加大对民生资金等公共资金的审计监督,对挪用、侵吞、贪污等行为,要严肃查处、严惩不贷,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民生发展。国家发展不能仅仅以经济高增长为目标,实现科学发展,提高效益效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要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公平正义,促进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促进国家整体发展;归根结底要提高绩效公平,促进民生发展,让人民增加幸福感,实现个人梦、中国梦。提高绩效公平,促进民生发展,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前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需要把国家治理的工作重心放在保障人民的公共利益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来,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关注民生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增加人民福祉。国家审计是维护民生权益的有效保障,关注经济发展,更关注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审计的重点工作。
2.5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机制制度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通过不断地改革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机制、制度中存在的阻碍发展的因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国家治理的又一重要任务。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坚定信心,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机制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按规律办事,攻坚克难,勇往直前。需要在财税、金融、国资管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教育和科技创新、医疗卫生服务和城乡统筹发展等体系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之更加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充满活力。国家审计是推动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机制制度,同样是国家审计的重点工作之一。
3 强化国家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的路径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定位、作用、方向决定了国家治理的方向。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监督控制系统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治理目标、模式、手段和方法不同,但实现良治或者良政,则是共同追求。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起经济保卫作用,发挥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履行监督、服务职能。结合国家治理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工作,国家审计可以通过走“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强化监督、转型升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健全体系、形成合力”的路径,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工作。
3.1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审计是国家治理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围绕主题,即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和科学发展主题。抓住主线,是以保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国家审计的工作主线。国家审计要立足于围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立足于保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的大系统,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影响全局性整体性的重大问题,依法依规开展审计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审计依据和建议,为国家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 强化监督,转型升级
进一步强化监督这一国家审计的首要职责,在规范经济社会运行、制约监督权力运行、预防和惩治腐败等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着力揭示重大违法犯罪问题、经济案件线索以及体制、制度方面的问题。同时,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断探索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功能与作用,全面实现国家审计转型升级,监督与服务并重,发挥国家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服务,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3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国家审计反作用于国家治理,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发挥以局部带动全局、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的作用。国家审计应以维护经济安全,保障经济稳定增长;提高效益公平,促进民生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机制制度;有效惩治腐败,推进政治清明等当前国家治理的重点为审计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以维护民生为主要内容,以绩效审计为重点,扎实开展工作,并以点带面,进一步开展好资源环境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财政资金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等工作,推进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持续审计(实时审计、同步审计)、联网审计等工作,带动和引领国家审计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3.4 健全体系,形成合力
健全体系,既包括国家审计外部体系的健全,又包括国家审计内部体系的完善。国家审计要寻求国家治理其他组成部分的支持,健全和完善与其他部分协同配合的机制。从内部体系来看,狭义的国家审计是政府审计,广义的国家审计指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内的审计,也可称为国家审计系统。健全国家审计体系需要促进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整体协调发展、同步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完善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有效联动,发挥整体合力的工作机制。
4 改进国家审计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治理
为进一步改进国家审计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治理,应当进一步推进国家审计“四化”建设,即完善法治化、提高科学化、提速信息化、推进国际化,巩固和筑牢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
4.1 完善制度,强化审计法治化建设
法律法规是国家治理的制度保障,是国家审计的依据、基础和根本。完善制度,推进审计法治化建设,包括审计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制定出台新的审计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完善审计法律体系框架及相应的配套制度,包括审计成果运用制度、审计项目审理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程序,提高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依法审计、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升审计队伍的法治水平和能力。
4.2 提升质量,推进审计科学化建设
审计科学化是国家治理开创新局面的客观要求。提升质量,推进审计科学化建设,要求努力应用科学理论、理念指导国家审计工作,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国家审计,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推进国家审计,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审计工作规律,推进国家审计创新。进一步处理好审计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审计效益、效能和审计的针对性,并通过实施审计精品工程(展示优秀审计项目等)等,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审计工作科学化水平。
4.3 提高效率,提速审计信息化建设
审计的出路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要进一步深化国家审计信息化理念,推动国家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加大国家审计的科技含量,提升国家审计信息化水平。通过实施国家“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和各省(市、自治区)配套建设等方式,提速国家审计信息化,使国家审计更加高效、快捷。对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存在的计算机审计水平、审计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性等问题,特别是内部审计存在的信息化硬件建设、队伍建设及在审计技能的科技含量、考核机制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国家应当适时出台专门的面向内部审计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明确目标和要求,通过国家的引导和支持,通过各内部审计单位的努力,缩小差距,提升国家审计系统整体信息化水平。
4.4 拓展视野,促进审计国际化建设
审计国际化主要指审计队伍的国际化。一方面,全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延伸,国家治理引导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化水准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治理也要求审计队伍具备国际化的眼光和技能。拓展视野,促进审计队伍国际化,对更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具有深远的意义。要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拓展审计队伍的国际视野,尤其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审计理念、经验、方法,提升审计队伍国际化水平,提高审计队伍的开拓创新能力,提高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综合影响力。
总而言之,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的进步离不开国家审计的推动和维护,两者相辅相成。国家审计要依据其定位、作用、方向,通过“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强化监督、转型升级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健全体系、形成合力”的工作路径,把法治化、科学化、信息化、国际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国家审计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邵永春,姜永英.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深化和创新国家审计[J].中国审计,2013(9).
[2]刘家义.论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新华文摘,2012(20).
[3]宫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构架[J].中国审计,2013(1).
[4]梁晶.从国家治理到全球治理[J].中国审计,2013(4).
[5]杨宏娜.强化审计法治建设推动完善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