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超
摘要:在新课改下,我国的初中政治教学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将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式,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互动式教育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式教育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互动式教育法
初中政治教学对初中生有很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政治教学能正确的引导学生认知事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下,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方式已经满足教学的要求,所以,初中学校要不断的改革政治教学方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互动式教育法
1.互动式教育法的含义
互动是主要指人与人在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相互产生的影响,人在互动过程中,行为和心理受对方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互动式教育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影响,逐渐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互动式教学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双方共同努力,在互动中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
2.互动式教育法的特征
互动式教育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指导地位。
(1)师生关系平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担当着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思想政治观念,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发展,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互动式教育法提倡师生关系平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入主动学习中。
(2)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互动式教育法中,学生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生通过与人交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初中生的精力比较旺盛,活跃性很强,互动式教育法能增强课堂的活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加入教学活动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承担指导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拥有很高的权威性,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程的绝对权威,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学生的政治学习。互动式教育法,减弱了教师的权威性,增添了教师的亲和力,学生在教师互动过程中,会逐渐减少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教师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变为指导地位,和学生共同控制教学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互动式教育的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课堂气氛比较沉重,没有生机,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使用互动式教育法,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欢快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到并理解政治知识,因此,互动式教育法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互动式教育法还可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师要组织管理好教学活动,必须做好教学准备,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互动式教育法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三、互动式教育法的应用
1.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互动前,要做准备课工作,掌握教学内容,了解需要进行互动的环节,教师要理论知识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初中政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可能只通过理论学习就完全掌握政治知识,因此,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好互动环节,确保课堂互动的有效进行。
2.进行有效的互动
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比较严重,由于初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堂互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将比较活泼的学生放在一起,将比较内向的学生放在一起,这样会影响互动式教育法的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确保互动的有效性。
3.做好总结
教师要在课堂互动结束后,做出总结,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的帮助学生改正存在的缺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动中,同时教师要及时的反省自身在互动的表现,积极的改正自身的缺陷,教师在教育学生中要不断的提升综合素质,初中政治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帮助学社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互动式教育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初中政治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互动式教育法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爱国.初中政治互动式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3,(27):14.
[2] 沈春香.初中政治开放互动式教学策略分析[J].快乐阅读,2013,(34):43.
[3] 刘芳.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互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2.
(作者单位:鄱阳县农科所中心学校 江西 鄱阳 3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