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声训练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系统发声方法的必要手段,是歌唱者提高发声技能技巧的"必经之路"。目前,练声曲的形式多样,数量繁多,教师对练声曲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连续性。
关键词:练声曲 声乐教学
一、声乐练声曲的作用
发声练习和声乐作品的演唱是组成声乐教和学的不可或缺的两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声乐教学全过程。声乐教师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往往是通过合理运用练声曲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和歌唱技能拓展,为学生的演唱修炼“内功”;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也是通过练声曲来进行自我练习,通过练声曲来调整歌唱状态。因此,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合理、有效、实用的练声曲对促进声乐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形成正确发声的必要手段
我们如果浏览声乐演唱方面书籍会看到很多国内外出版的专门练声曲集或练习曲集,例如《孔空50首练声曲集》、《跟我学通俗唱法练声曲集》、《音乐会练声曲集》、《歌唱咬字练声曲集》等。这些书籍里面所涉及到的形形色色的练声曲其间目的性都很强,那就是通过练声曲来训练歌唱着的发声器官,增强歌唱机能,达到歌唱综合训练的效果和正确歌唱状态的建立。在声乐教学当中,教师往往首先通过练声曲来给学生开声,帮助学生快速打开“嗓子”,找到歌唱的“感觉”;或者通过特殊的练声曲来解决学生改变发声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有的练声曲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咬字吐字问题的,有的练声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歌唱中的气息运用,有的练声曲是加强歌唱机能训练的,有的练声曲是培养学生音乐感觉的……有很多进行过声乐专业训练的人都知道,在学习的某一些阶段声乐练声曲的训练可能比唱歌更重要,一些声乐练声曲比歌曲要难。通过练声曲来促进教学的这种手段在古今中外的声乐教学中广泛被世人所采纳和认可,并且声乐教师们还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出各种各样的练声曲,来帮助解决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二)充实声乐教材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声乐教材“数量大、名目多……其编写体例和内容不外乎以下两类:第一类就是以声乐作品曲集选编为主要内容的教第二类教材是以声乐作品选集为基础,增加声乐理论(演唱技法、艺术要求)的阐释,或在每一首歌的后面加上对词曲作家和歌曲创作背景介绍以及较为详尽的“演唱提示”,对涉及歌曲表现的相关要素择要进行分析解读。”①声乐教材多注重声乐教学曲目,缺少或忽视声乐练声曲,是孤立或割裂声乐教学全过程的表现,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之初走入只喜欢唱歌不喜欢练声误区。一般人看到声乐教学曲集都会误认为学声乐就是学唱歌,声乐教学就是拿着歌曲集带着学生唱歌。这种观念往往会在潜意识中给声乐学习带来阻力。练声曲不是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而恰恰是为了形成良好的发声习惯,练就美好的声音。因此,将声乐练声曲作为声乐教材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或有益补充,其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或提供技能技巧训练的一些练习曲,更重要地的是教学训练不可缺少的材料,能让学生更完整地认识、理解声乐教学,全面指导声乐学习。
二、声乐练声曲的概况
声乐练声曲(vocalise)是一种带有钢琴伴奏的声乐练习曲,一般用一个或者多个元音字母演唱。一般认为,练声曲主要是从西方早期的一些带钢伴的视唱曲中拿来作练声曲的,练习时直接用“唱名”唱出而不用“元音”发声。声乐练习曲的另一个来源,是去掉已有的声乐作品的歌词,保留其曲调作为练声曲。随着声乐艺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和学生越来越重视声乐练声曲的重要性,形式多样的练声曲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常见的练声曲分为无词和有词两类。无词类的练声曲是指那些使用元音来作为歌词,旋律的创作中使用不同节奏型、音程、装饰音、强弱变化、花腔、华彩等手法来突出或体现对不同声音技能技巧的训练。这类练声曲有时用一个元音,或者换不同元音,也可同时交错使用多个元音。优点在于能够减少因换字导致的歌唱状态变化,便于声音的统一。有词类的练声曲一般是经过专门设计、挑选一些有针对性的字词或引用某句歌词,例如:宋承宪教授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的《歌唱咬字练声曲30首》、石惟正教授编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晨声69声字结合练声曲》等。这一类练习曲都是结合汉语咬字吐字的训练要求编写的,极具民族色彩的练声曲,对于学生咬字吐字基本功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另外,根据练声曲的旋律性,可分为有旋律、无旋律的练声曲,例如有音阶式、琶音式等有旋律的练声曲,有跳音、一音多字、朗诵等形式的无旋律练声曲;根据练声的不同需要,可以分为歌唱性、吟诵性的练声曲,例如,有对歌词高位置朗诵的吟诵性质练声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妨可以解放一下思想,不拘泥于形式、不厚此薄彼,将声乐教学中能够满足训练发声需要的、有效地为教学服务的练声方法,都可拿来使用。
三、声乐练声曲在教学中的选择
在声乐教学中,声乐练声曲不仅仅是发声训练的“象征性过程”,而是声乐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声乐教材的有益补充,合理运用练声曲对声乐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声乐教师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后,必然要考虑如何运用练声曲,这就涉及到练声曲的选择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声乐练声曲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要依据“实践”来检验练声曲的选择是否得当。在教学过程中,练声曲合适不合适,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要通过教学的实践来证明。什么样的练声曲是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适合哪一个阶段学生的需求?对于老师布置的练声曲,学生在练习中有什么感受?能否起到强化声音训练的作用,是否能达到促进歌唱能力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在选择声乐练声曲的时候,教师应提前留意这些问题,要是拿不准,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再做决定。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练声曲,作到“量体裁衣”、“对号入座”。学生的嗓音特点是选择练声曲的首要依据,针对不同声部特点,给与不同的练习曲。“针对性”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注意选择不要超出学生的音域范围。音域过高或过低,不仅不会起到积极的练习作用,反而会造成“拔苗助长”的结果。“针对性”还应体现在给与适合学生表现的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偏向声音技巧的练习,而忽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实际上,有很多声乐练声曲本事就像艺术歌曲一样,有优美的旋律。培养学生在练声曲中有意识地去表现音乐内涵,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另外练声曲的选择还要注意实效性。“实效性”是指练声曲选择方面质与量、难与易的衡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选则有质量、有效果的练声曲,避免求量、求花样,真正让练声曲起到练习、巩固、加强的作用,而不是一首接一首的唱。有的同学认为量变才能达到质变,于是盲目地进行大量的练习,练了很久却没什么进步,殊不知没有“质”作前提,再多的“量”也不會有变化。声乐学习的进步往往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只有认真练好每一条练声曲,把握每一条练声曲的精髓,才能达到“质变”的结果。同时在声乐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曲目相互比较的情况,教师之间也存在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比较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注意处理好这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学生嗓音条件、音乐感受、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等客观情况的不同,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练声曲。最后,声乐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声乐练声曲的选择还要遵循前后连续性,避免技术训练的前后断裂。
发声训练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系统发声方法的必要手段,是歌唱者提高发声技能技巧的“必经之路”。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正确地使用和选择练声曲,有意识地积累和创编练声曲,更好地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严凤.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与曲目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01).
[2]邵云.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3,(13).
注释:
①庞毅:《论我国当前高师声乐教材的建设》,《艺海》,2010年第12期,第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