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之困

2014-04-29 00:44王晋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4年16期
关键词:哈马斯政坛右翼

王晋

如果把当今世界的政治难题按照解决程度的困难度大小来一个排名的话,那巴以问题绝对应该名列第一。巴以问题涉及的领域众多,如历史、民族、文化、宗教、政治、情感等等,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土地换和平”能够解决的。冲突历史的深刻记忆与过往的民族记忆,让双方的不信任与仇恨,在激烈对抗的政治事件中会瞬间爆发。

无论是“右翼”的以暴制暴,还是“左翼”的以礼相待,最终都无法彻底解决巴以问题。从国际层面来看,如果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表现得“软弱”,那么可能会造成以色列眼中“恐怖主义”势力的发展壮大,不利于以色列的国家安全;而如果以色列过于“强硬”,那么就会给自己造成“穷兵黩武”的不利形象,也会刺激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在周边国家的扩散,进而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

不同于2008年“铸铅行动”和2012年“防卫之柱”行动,此次以色列在与哈马斯冲突中,游离于“右”与“左”之间,表现出了某种矛盾的行为。之所以说是“右”,是因为此轮冲突的“导火索”源自三名以色列被绑架少年遭到杀害,而以色列在第一时间断定是哈马斯所为,并展开对其约旦河西岸组织成员“大搜捕”;在军事冲突爆发之后,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区的哈马斯目标发动了剧烈的攻势,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可以说,如过去巴以冲突中表现的那样,以色列在和哈马斯的相互关系中依然以“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但是另一方面,以色列在此轮与哈马斯冲突中却表现出了某些“左”的特点:以色列尽管迅速地征召预备役士兵入伍,但是在选择“派遣地面部队”的问题上犹豫再三;以色列三番五次地主动提出停火倡议,并且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之下主动地停火,只是在哈马斯一再拒绝之下才不得不继续战争。可以说,此轮同哈马斯冲突中的以色列没有了过往“说一不二”的坚定和决断,其政治决策更多地显现出了某种摇摆不定的考量与犹豫。

以色列在与哈马斯的此轮冲突中表现出的“摇摆不定”,当然有诸多国际层面的因素,如中东阿拉伯剧变之后日益扩展的复杂局势,土耳其与以色列的微妙关系,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于以色列的冷淡态度等等。然而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近些年以色列政坛的新变化,影响了以色列决策层在哈马斯冲突中的政治决定。

虽然当前的以色列政府仍旧由内塔尼亚胡担任总理,但是此届政府的组阁来之不易。除了内塔尼亚胡的右翼阵营“利库德集团”之外,还有中间翼的拉皮德和利夫尼政客带领的党团。除此之外,虎视眈眈不愿为人下的外长利伯曼、贸易部长博内特等等,都跃跃欲试想挑战内塔尼亚胡的权威。而内塔尼亚胡长期以来的政治盟友“极右翼”势力则被阻隔在了政坛之外,对于内塔尼亚胡的攻击也不绝于耳。

除了党外的挑战,利库德集团内部的 “少壮派”政客也开始纷纷向内塔尼亚胡施压,试图挑战其“党魁”的地位。就在以色列开展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后不久,与内塔尼亚胡关系不和的副防长丹尼·达农就频频在媒体上“发炮”,指他对待哈马斯“太仁慈”,应该尽早派出“地面部队”,“彻底铲除”哈马斯。如果内塔尼亚胡表现得软弱,那么就会给自己阵营内的“右翼”和在野的“极右翼”势力以口实,自己的执政地位将会进一步削弱。

不过内塔尼亚胡不可能一味地“右”到底,毕竟如果真的如利伯曼或者博内特所声称的那样,去动用大规模陆军“清洗”哈马斯,那么就必然意味着以色列将长期接管加沙,这对于以色列来说将很可能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以色列曾经于80年代在黎巴嫩南部建立过类似的“缓冲区”,由于巨大的财政压力和“真主党”不断的袭扰,最终放弃。所以作为最高的决策者,内塔尼亚胡必须要考虑“接管”加沙可能带来的巨大代价,而这些代价很有可能会最终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不同于哈马斯在此次巴以冲突中的“死磕”,以色列在一如既往的“强硬”的同时,却表现出了对于停火的某种渴望。这种飘忽不定的微妙行动映衬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当前政坛中“左右为难”的窘境,也预示着未来以色列政坛的剧烈斗争。

猜你喜欢
哈马斯政坛右翼
哈马斯已经底牌尽出了吗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本右翼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喘息过后更猖狂
哈马斯停止向以发射火箭弹
以色列逮捕10名哈马斯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