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民族歌剧声乐作品及其演唱风格的把握

2014-04-29 23:03王晋
北方音乐 2014年16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声乐作品演唱风格

王晋

【摘要】在当前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中,民族歌剧声乐作品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它的产生以及发展都对中国民族声乐迈向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当前的各大音乐艺术院校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中国民族歌剧的选段大多都会是学生必唱的曲目,由此可见,对中国民族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正确把握,是有利于我国整体民族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国歌剧;民族歌剧;声乐作品;演唱风格

引言

从建国开始,我国的民族歌剧就开始了空前的发展,其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相当迅速的,而且无论是演唱还是穿着上民族歌剧声乐作用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随着民族歌剧的发展,艺术院校中也将民族歌剧选曲作为声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在民族歌剧选曲中它自身所具有的众多特点,例如叙述性和抒情性,同时也因为其声情调、情感幅度以及演唱时空等方面上有所差异,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出现变化。

一、中国民族歌剧声乐作品及其演唱方法特点

在中国民族歌剧声乐作品中,有很多歌剧舞台不朽的佳作,例如《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其中歌剧《原野》就对西方舞台产生了冲击和震撼,让世界知道歌剧并是不只属于西方,歌剧《白毛女》中《恨似高山仇似海》和《北风吹》的优秀唱段,享誉国内外的《江姐》四次重排,也都受到了全国观众们的认可,其中很多经典唱段还影响了几代观众,例如《红梅赞》《五洲人民齐欢笑》等。在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曲目中都能经常运用到这些优秀的民族歌剧声乐作品,使得音乐院校的声乐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将新的活力注入到学生进行多种演唱风格把握的过程中,让师生耳目一新。在长足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唱法在对科学发声规律进行尊重的基础上,努力进行追求创新和改变,并且在对我国民族气派、风格以及语言加以保持的原则上,大胆尝试和突破其发声的方法,使得在世界声乐艺术中我国以崭新的民族唱法风格自加以立,在广大音乐艺术院校中不断普及和应用的歌剧优秀唱段,进一步发展了我国的歌剧事业。

(一)运用的戏剧语言

民族歌剧声乐作品的演唱已有自己独立艺术风格的形成,这种艺术风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演唱总体特点中语言的表现上,咬字吐字靠前,亲切的语言表达,明晰清亮,生动却也包含着朴实。而且歌剧都具有一定的情境剧情,因此出现在歌剧中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应于相应的特定角色,所以其语言具有一定的生活活泼,富于演唱性,这些都是组成一个完整艺术形象的重要部分。当演唱和表演中去掉了优美的语言,那么其声乐就成为了“乐器化”。而且从古自今,我国歌唱的原则就是“腔随字走”以及“字领腔行”。因此在进行歌剧声乐作品的演唱时,不仅仅要将语言的魅力表现出来,还要将行腔的魅力体现出来,而且想要将歌曲的思想内容加以概括和表达,就需要优美的行腔以及语言的生动清晰,进行其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刻画,使得音乐主题得到深化,进而生成富有感染力的歌声,从而实现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的体现目的。

(二)情感发挥

演唱者自身所具有的创作能力是需要通过其情感发挥的方式加以体现的,在作品的表达方面,表演者需要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其情感与作品完美融合,在脑海里产生丰富的艺术形象,用歌唱和表演的形式将作品完美地演绎出来,从而引发情思,与观众产生共鸣。同时还要将自己的理解与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再加上自身从作品中所得到的情感进而进行人物的表达,然后逐渐升华到忘我的境界,从而促使情感更趋于完美。

二、民族歌剧声乐作品演唱风格处理

在进行民族歌剧或者是民歌的咏叹调演唱之前,会因为所具有的时代背景与意义的不同,需要了解所演唱表演的作品,将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点等信息弄清楚,而且还要细致分析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内心活动等,只有理清作品内容,人物关系以及剧情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所扮演的角色。

(一)舞台表演效果艺术

中国民族歌剧声乐作品在舞台表演方面,进行作品艺术效果体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表演技能,现实生活、民族文化以及规定情境都会影响到歌剧唱段,在艺术追求上也对较强现实性和真实性加以表现,在演唱表现形式也对表演才能更加注重。着装、表情、手势和眼神等几个方面就是民族歌剧的表演归纳。在表演声乐艺术的过程中,无论是上述的表演归纳的任何方面,在讲究美化的前提下,主要应该将有利于作品表达的情节内容,突出的演出艺术效果以及艺术感染力的提高作为目标。所以,舞蹈动作和声乐语言之间相互扶助和关联的血肉关系就是声乐表演艺术。也就是说,民族歌剧的演唱技能以及演唱风格把握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高度统一声音、内容和形象美,进而达到完美的舞台表演艺术效果。

(二)强烈的情感性

歌剧艺术所具有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情感表现以及所得到的美感效果上,所以它的艺术目的就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是歌剧艺术的情感来源,虽然可以通过歌词和曲调来进行突出和表现,但是具体理解和再创造其歌词语言,是每位演唱者加以深入探究的重要意义。从歌剧作品的词义上先开始,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理解,接着再进行具体艺术生活的实践,不断加深自身对作品的认识和完善,真正做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就比如在对歌剧《江姐》中的《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选段进行演唱的时候,首先就应该要知道该选段中情节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故事发生内容,要了解江姐当时视死如归的心理,了解到该选段是在江姐独自抒发自身情怀的时候所唱的一首咏叹调。因此在演唱的时候,就要表现出江姐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情感,并且还要将她对革命事业的忠心以及乐观主义精神加以表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族歌剧选段、民族艺术歌剧、地方民歌和古诗词作品等均为民族声乐的不同演唱形式,随着民族歌剧在音乐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普及和发展,体现了民族歌剧声乐作品以及其演唱风格把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姚晓婷.浅析中国民族歌剧声乐作品及其演唱风格的把握[J].黄河之声,2010,(9).

[2]周欢.民族歌剧演唱风格探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4.

[3]余峰.论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及技巧的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宁大光.中国民族歌剧声乐“美声化”趋势的研究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声乐作品演唱风格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浅析文化艺术修养对声乐作品创新的重要性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浅论西洋歌剧对中国现代民族歌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