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作者所在学院教学改革为主线,叙述了高职教学中对非测量专业开设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28-02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观测技术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亦有了很大发展。全站仪、GPS等高新技术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测量方法与技术,更重要的是能熟悉现代新的测量技术,并在工程建设中 能熟练应用新技术。因此,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以实习实训为立足点,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了能够满足和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多方面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现已初见成效。下面就我院非测量专业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做简单阐述,以供交流。
1.购置新仪器设备,使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灵活地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实训教学是学生掌握测量技能的最佳途径,而测量仪器设备是实训教学的先决条件,一个学院测量仪器设备是否跟上仪器发展的步伐决定了学院实训条件是否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测量技能是否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前些年受学院办学经费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我院的测量仪器设备一直以传统的光学仪器为主,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数量则相对较少,仅能满足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学生使用,而GPS测量设备则处于空缺状态,因此对于全站仪和GPS这些新技术的教学只能点到为止,学生无法通过操作这些高端仪器来强化所学理论知识,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近几年,随着我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大力发展实训室建设,分年度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大批全站仪、GPS接收机、电子水准仪等新设备,逐步改善了测量实训条件,使我院非测量专业的学生也能够进行这些高端仪器的操作和使用,为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提供了保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测量技能,也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加大实训教学环节
受学院学分制教学改革的影响,在教学课时数有限减少而教学新内容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如何精选和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训教学的比例与衔接显得尤为重要。优化指的是根据专业要求和企业需求,结合现代测绘技术的特点,合理安排测量教学内容,摒弃实际工程中少用或落后的,增加实际工程中常用和先进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并统筹规划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的平衡。
我院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在讲明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如水准测量原理、角度测量原理等)以及简单介绍传统仪器的基础上,重点向新设备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转移,向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的施工测量倾斜。在教学过程中多介绍全站仪、GPS等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删除一些落伍的不适用的内容,比如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代替了微倾式水准仪,用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代替了光学经纬仪,删除了传统的平板仪和经纬仪测图而重点讲述数字化测图技术等。对于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操作方法和技巧,在课堂教学中一带而过或者不讲,而留到了相应的实训教学中去教,这样一来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二来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实训教学是测量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通过实训来加深和强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的能力。目前,随着我院测量仪器设备的增多,大大提高了实训项目的开出比例,使得实训教学占整个测量教学的一半以上,并且开设的实训项目紧紧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提高了学生的测量专业技能,能够为以后的相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关乎知识传授的效果。任课教师要因材施教,讲究方法,不仅要看到授课学生专业区别,还要注重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任务驱动法是我院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把整个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过程设计成一个个的具体任务,把所学内容紧密融入到任务中,使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和练习所学知识,通过任务的完成,来系统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不仅能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很好。
由于学生缺乏工程经验,对具体工程缺乏感性认识,无法体会到所学的工程测量知识具体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已被我院广泛应用,通过动画、声音、图像及视频尤其是一些项目实例的影像资料(如工程放样,施工测量等教学录像片),再结合着老师自身的工程经验进行案例讲授,这样将许多抽象问题形象化,既扩大了信息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板书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我院的测量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板书为辅的方式进行。但需要强调的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不足,如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多媒体演示的实训不能代替实际的课堂实训,它会削弱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学生实训期间老师亲自进行示范、讲解再加以指导,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身就是一门较抽象、难以形成普适指南的学问,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琢磨和提高,寻求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四课时连排,使理论与实训教学良好衔接
传统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其他课程一样,一般都是每班每次课安排2个学时。这样的课时安排,很不利于测量实习实训的开展,更不利于理论知识和实训教学的衔接。在一次课上当讲完理论内容就没有了实训时间或者实训时间很短,不得不放在下次课再实训,使得很多学生在本次实训的时候早已忘记了上次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和实训教学完全脱节,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老师不得不在安排实训教学的时候再讲述一番。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状况,我院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安排上率先打破常规,每次课安排半天(即4个课时)连上,使得教师能够合理的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基本上一次课能完成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当讲完理论知识立刻就能实训教学,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之学生在实训中通过老师的指导、任务完成后老师的总结反馈,每次课的学生学习效果特别好。
5.改革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更加合理
传统的测量教学考核手段主要包括作业、实验和笔试成绩,不幸的是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在学习上变得“急功近利”,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只是为了考试及格而学习,临时抱佛脚,完全忽视了学习的本质,演化为“考试机器”。为了充分体现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院采用过程考核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样能更好的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所谓的过程考核就是主要考核学生对仪器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主要根据工程任务要求(如水准测量、水平角观测、建筑物放样等),可以参考教材、笔记或资料设计测量工作方案及技术要求等内容,并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学生测量某个量的完成时间、精度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评定成绩。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师设计一些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题,而不是以死记硬背取胜的试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将过程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最终的综合成绩。
6.教师深入企业,提升其教学水平
我院十分注重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结合实践教学的需求,每年都安排青年教师到建筑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还鼓励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到相关企业单位兼职。我院工程测量教研室的每一位老师都深入企业第一线,从事着建筑施工测量以及其它相应的测绘工作。通过参与工程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使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土木工程测量是很多非测量专业必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电子技术和测绘技术的发展,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虽然我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短期的教学还难以达到了解和掌握测量工作全过程的目的,因此对测量教学的继续改革不仅重要而且意义深远。老师只有通过不断更新观念,勤于思考,开拓创新,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继续加强实习实训教学,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伟,李会青.一种适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测量学教学方法[J].测绘通报,2006(7):72-75
[2]张坤.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0(6):85-88
作者简介:
齐秀峰,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年11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