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冰 彭振芳 郭冬岩
摘要: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新媒体体现出“去中心化与再组织化、开放性与多元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等新特征。这些新特点对农村青年群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因其生活区域、受教育程度以及认知领域等方面的限制而对其形成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弱势与盲从”“简单与沉迷”以及“肤浅与冲动”等特征。对此,需从农村青年群体自身潜力开发和政府、社会引导等主客体两个层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农村青年群体;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4)01-0097-04
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测算,我国农村青年(15岁-3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533%,约2.07亿人。在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乃至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农村青年群体都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手段正在快速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和“思想鸿沟”,农村地区信息“边缘化”的局面正在加速改变。但农村青年群体在生活区域、受教育程度以及认知领域等方面的局限将直接影响到其对新媒体信息的认知、评价和选择過程;新媒体环境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完善关键时期的农村青年群体将产生巨大冲击。因此,探索政府、社会以及农村青年个人等层面的合理性应对策略,引导农村青年群体认知、认同并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意义重大。
一、新媒体环境及其特点
这里的“新媒体”是一个历史概念,是指相对于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体而言,主要通过最新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的媒介总称,主要包括互联网和手机等。与传统印刷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去中心化与再组织化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自主性更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如博客、播客、空间等平台已为每一个想通过网络发布自己信息(观点、心情、状态……)的人提供了便利。个人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信息传播者和受众已经很难有明确的区分。另外,以各类“群组、社区、部落”等平台为依托,相对稳定且联系密切的“组织”和“族群”也同步产生。这种再组织化特征的出现可以理解为是新媒体环境下,个体寻求意义归属与价值认同的“合理”举措,个体需要在丰富、多元的信息冲击下有所依归。
(二)开放性与多元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开放度大大提高,信息源的不断增加使得信息的内容极大丰富。当前,数字化技术可以把任何信息转化为二进制的数字符号,只要网络存在,全球任何两个地方都可以实现无障碍的信息传播。在打破信息的生产和发布由政府和相关部门垄断的背景下,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来源、种类和内容都日益多元化,信息的内容也更富层次性,受众选择的范围更加宽泛,信息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能力不断增强。当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信息生产和传播更加开放、信息内容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可控性在下降。信息生产和传播、交往行为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提高了信息和行为的道德、法律层面的风险性。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政治倾向、价值观念,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种族和经历的人的自由交流,也对社会主流舆论导向的影响力造成了很大冲击。
(三)娱乐性和商业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社会正在走向消费社会。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熟并迅速普及的数字化媒介,是消费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推动着消费阶层的不断壮大。为了迎合“顾客”对信息的需求,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生产过程中对“新”内容的追求十分狂热。各类信息源也希图通过新颖、奇特、光怪陆离甚至颠覆性的内容吸引受众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受众接受信息永远没有终点,新的一天总会遭遇新的信息冲击。在新媒体信息不断追求“新颖性”和“丰富性”的前提下,信息内容及其稳定性势必遭到忽略。另一方面,短时间内,这些信息又会被另外一大批依旧无关痛痒、哗众取宠的肤浅信息所取代。大众传媒迎合大众口味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美味快餐,各种娱乐节目的风行,如超级女生、我型我秀等各种娱乐节目深入青少年心中,甚至出现专门的娱乐频道。不具备足够的媒介素养,则很难在此信息背景下获得任何有益信息,甚至还会严重扰乱自身的价值判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二、新媒体环境对农村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主流价值观念比较容易获得主动引领和接受,加之城乡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农村青年接触媒体信息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因此,其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完善基本能够顺应主流价值取向发展。而新媒体环境为农村青年自发形成和丰富认知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无论是信息的传播还是获取,都只是在一瞬间,世界的一体化、信息的共享化都能够影响农村青年在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价值尺度和价值准则等方面快速地变化。相比于新媒体环境影响力的提升,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宣传等主流凝聚力的影响力明显降低。
新媒体形式为农村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视野更宽广、信息获取更便捷、信息容量更丰富以及自我表达更便利的平台,有利于农村青年更好地吸收先进的思想文化因素;而同时,新媒体所负载的多元、复杂的信息也会对农村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冲击。
(一)新媒体环境对农村青年群体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积极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推广,农村青年群体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成分。
首先,新媒体带来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为农村青年群体展示了一幅崭新的、更具意义的人生前景。他们已改变了过去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价值观念,树立了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表达自我、实现价值的追求。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便捷性和易获取性为渴望进步、渴望发展的农村青年群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为他们多种途径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平台。其次,农村青年群体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民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群体民主政治意识的不断提升,对农村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另外,农村青年群体一改前辈们的保守思想,渴求城乡融合,并表现出超越前辈的勇气。如果说老一辈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标是赚钱从而改变农村家庭的生活,那么新一代勇于追求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却把融入城市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这将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新媒体环境对农村青年价值观形成过程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农村青年群体发生的积极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毋庸讳言,在其经济能力、知识层次、环境条件和生存状况等方面的限定下,其面对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所表现出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著的。
1.弱势与盲从。与城市同龄群体相比,在家庭经济条件以及教育观念影响下,农村青年接受教育的层次较低;受环境制约,其视野和社会经验也相对狭窄,特别是新媒体信息鱼龙混杂、铺天盖地而来时,农村青年群体并未具备足够的信息认知、辨识和评价能力,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梳理、探索和评价能力较弱,对具体观点的理解和评价能力也有待提升,种种限制因素使其在接受和传播信息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和弱势,并最终导致对一些事件和观点在评价态度上的盲目与盲从。以媒体舆论的普遍支持为“正确”,以媒体舆论的普遍反对为“错误”,不能根据具体的客观现实对事件和观点做出自己的客观评价,容易受到媒体负面舆论的误导。
2.简单与沉迷。农村地区网络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工具的普及是近几年才出现并不断得到强化的。因其越来越人性化的操控设计和丰富多彩的内容结构,让长期处于封闭和枯燥环境中的农村青年群体一触即发、轻而易举地就参与其中,简单而充满热情地接纳这个新生事物。但从对新媒体环境的适应和媒体工具的使用角度来讲,农村青年群体与城市同龄人相比仍显得“稚嫩”。 虽然新媒体工具的不断涌现和推广为弥补城乡文化娱乐设施的差距提供了条件,但不容忽视的是,新媒体工具塑造的虚拟世界也使更多农村青年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现实中,农村青年因沉迷虚拟的网络交友而被骗,因沉溺网游或黄赌毒信息而造成精神和物质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聊天交友中个人信息的美化以及选择的多样性,网络游戏世界成功与成就的虚拟感觉,甚至黄赌毒信息为个人感官带来的极端刺激都极大考验着农村青年的自控能力。
3.肤浅与冲动。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包括QQ、微信等便利性较强的信息交流平台已广泛形成。致使更多的农村青年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的同龄群体而选择虚拟的网络交流、交往平台。传统社会中青年社会化过程正面临着中断的危机,而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新的社会化过程又面临着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整体而言,农村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更多停留在表面层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意义的关注度较低,从而影响到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积极践行。具体表现为对新媒体环境中出现新事物的不加辨别地简单接纳和对某些非主流甚至逆主流思潮的比较冲动的追随。青年群体的年龄决定了其更易接近新事物和接受新观点,并更欲追求标新立异。然而,对于农村青年而言,在新媒体环境中,在多元价值体系内合理的“取一瓢饮”将变得尤为困难。
三、对策建议
新媒体环境为农村青年群体主流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引导提出了挑战,当然,也有机遇。只要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解决困难,农村青年仍然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提供的丰富信息,为提升自身素质、缩小城乡差别,为自身的进步创造条件,为农村的发展乃至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一)主体方面:农村青年群体的应对策略
要充分尊重农村青年的主体地位,通过其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提升信息认知和评价、辨别的能力,开拓视野、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达到在新媒体环境中,在面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转型现实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体而言,新媒体背景下,农村青年群体的应对策略包括:
1.开拓视野、解放思想,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农村青年群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丰富性,努力开拓视野。从自我认知出发,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水平、认识社会事物能力的局限性,进而从更广阔的意义上审视社会发展规律,规划自身的长远发展,不断汲取新媒体环境中先进的、合理的信息和思想。农村青年群体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认知、掌握并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城市化进程等内容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明确其历史必然性和紧迫性。
2.提高素质、明辨是非,接纳社会主流思想。农村青年群体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学习、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通过不断反思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基于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农村青年在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复杂、多元的信息冲击时,才能够具备足够的信息甄别和选择能力;在面对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时,也能够予以客观认识,进一步坚定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农村青年群体要深度挖掘自身潜能,加强学习,尤其要主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掌握,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3.坚定信念、积极进取,融入国家发展进程。具体生活和工作中,农村青年群体在吸收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要主动抵制新媒体环境中生产和传播的消极、片面甚至反动的信息内容,敢于同虚假信息、非主流甚至反主流的信息作斗争,坚定信念,积极投身推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农村青年要重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并主动投身社会改革实践,积极探索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贡献力量。
(二)客体方面:政府宏观引导机制的建立
充分发挥政府和全社会的职责,强化网络信息的净化以及良好新媒体环境的营造,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功能,通过改革发展创新,依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谋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实现城乡文明的共享。具体而言:
1.加大投入、贯通城乡,提供城乡无障碍共享的建设平台。新媒体背景下的城乡共享要通过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而达成。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要实现城市与乡村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趋近乃至均衡,更要实现城乡间先进文化、社会文明的共享。只有真正实现了城乡文明的共享,农村居民才能真正具备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话语权”,农村青年群体在新媒体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种种消极特征才能够真正得以解决。当然,城乡一体化进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基础。在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各层次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大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来实现城乡物质层面的一体化,建成城乡联系与交流的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城乡间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存在的差异,要进一步健全体制,着力探索社会资源在城乡间均衡分配的机制,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探索户籍改革方案,剥离附着在户籍属性之上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内容,消除城乡户籍差异对城乡差别化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加强城乡间的交流和互动,为城乡先进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提供便捷平台。
2.弘扬主流、积极引导,推动农村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政府部门、相关教育部门的主体性,引导农村青年群体客观辨别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信息,主动合理地吸收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弘扬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传输给每一个农村青年,积极引导农村青年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帮助其在复杂的新媒体文化环境中顺利吸收先进文化。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巩固传统媒介在社会主流价值观宣传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同时开发新媒体工具的有效手段,创新宣传教育方法,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实际效果;重视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典型事件和人物的选树工作,利用“身边发生的事”和“身边普通人的故事”为农村青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问题上提供典型经验参考;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利用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活动过程的引导和控制等环节,有意识地宣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农村青年凝聚在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周围创造条件。
3.强化监督、净化网络,为农村青年提供良好新媒体环境。大众传播媒体对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影响深远。良好新媒体环境的营造,对农村青年群体的顺利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环境中,对农村青年影响较大的新媒介形式包括网络、移动通讯设备等。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包括手机网络、聊天工具等便利性超强的信息交流平台正在形成。良好新媒体环境的营造,要针对新媒体环境中主要的媒介手段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网络、移动互联设备运营商的引导、教育和管理,对手机信息、网络信息的审查和监管,网络实名制等等措施,将提高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信息内容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能净化网络环境,屏蔽不良信息的出现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6.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8.
收稿日期:2013-11-10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介时代农村青年群体主流價值体系引导研究》(HB13SH026)
作者简介:姚冰(1968—),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教授、招生就业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及思想政治工作。
【责任编辑王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