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茜
很难说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各种农村元素逐渐在都市中蔓延。它们头顶土黄的玉米大棒子,脚踩着牛粪,没有任何预兆地就这么来了。它们从四面八方来,颇有“农村包围城市”的味道。
最先摇旗呐喊的是农家旅游、农家乐,还有它的衍生物——农家菜等。农村成了世外桃源,让看惯金钱奢华的城里人荡涤自己的心灵。这让“农字军”挖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农字军”进驻城市,开起了农家菜馆。“黑土情”“辣椒香”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朴实的装潢,店内的斗笠、年画、串串红辣椒在豪华的大酒店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都市人们忽然就好上那碗破盖粗碗茶和那道窝头塞咸菜。听着蛙声,闻着稻香,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在抛下冰糖元蹄、葱爆羊肉的午后,任明矾把繁忙的心绪沉淀。不再醉心于清风明月,竹林幽兰,仿佛这也是另一番雅致。
任何事物都不会无端兴起。
第一个使农村成为文化的,无疑是本山大叔。他幽默朴实的言谈,地道的东北话,他的实在、他的真和他的二人转深深吸引了一颗颗僵硬的心。
喜紅的大花扇把农村餐饮的柴火越扇越旺,小小的朱方帕转起了农村文化的产业链。
一时间,小沈阳的苏格兰单脚裙下不知拜倒了多少都市人,霓虹灯的长街上满眼望去全是农家菜馆。以农村文化为雅的叫嚣声似乎越唱越响。
任何事物同样不会无端败落。
不久,就有人提出质疑。农村文化因其文化根基薄弱,缺乏科学弘扬和管理,成了它自身的软肋。农家乐的真实环境早已随旅游需要被改得商业化浓重,农家菜馆因竞争激烈接连关门。人们对本山大叔“包袱”有了审美疲劳,头戴红花小辫的小沈阳在火了大半年后也被一些网友抨击为低俗。雅物一下子又成了俗物。
当自己的作品《乡村爱情》被人们再次评论为低俗时,本山大叔火了:“你们懂什么叫农村?这才是真实。”
原来,乡村一直是人们的臆想,生活在物质尖端的都市人用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看着农村文化,他们并不深切懂得却盲目追捧或唾弃,不断给农村文化换着“雅”“俗”的标签。就像常用的赵本山的访谈专题名:“本山本色。”和赵本山一样,农村文化只是真实,它是真实的“雅”,也是真实的“俗”。就像人都吃着粮食,吃粮食是为写诗即雅,是为排泄即俗?“雅”“俗”本不该有既定标准,却苦了被这标准称了又称、量了又量的农村文化,晕了被这标准左右忽悠的我们,也忙煞了在这天平左右跳得欢喜的文化评判家。今天,批判家们眼下的“农村”往往是城市化了的“他者”。他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对于雅俗的标准,无不建立在具有优越感的“城市人”或文明人的基点上,全然不顾农村已有的变化。
我们评判着真实,现实却从不为我们改变。就像我们将“雅”“俗”的标签粘了又撕,撕了又粘,村口的那片油菜花田依然盛放。
(本文作者系高三学生)
只言片语
雅俗的话题自古不衰,从文学艺术到做人行事。实际上,雅与俗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谁能单纯地把雅俗彻底分开?又有哪个艺术家能够真正抛弃俗文化的影响?
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牌。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妙得很,人数可凑成两桌而有余。所以除掉吃饭睡觉以外,他们成天赌钱消遣。
(钱锺书《围城》)
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别瞧黄山谷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耆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馀。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馀。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宫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这些除元杂剧和后来的传奇也算是词馀以外,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简直没有地位;也就是说这些小说和戏剧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多半没有地位,有些有点地位,也不是正经地位。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
中国民间艺术一直承受着两方面的精神压迫:一、高雅艺术对民间艺术的压迫:纵观中国艺术史,往往是当时认为低俗的艺术反而在未来成为主流,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高雅艺术也是从民间低俗艺术当中吸取养料的,然后高雅艺术在吸收完营养之后,却痛斥民间艺术是“低贱的”。二、西方艺术殖民对中国文化的压迫: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西方就大量吸取中国民间艺术的营养,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大肆抨击,到了现在他们又高价卖出他们低价买入的艺术品,这其中不难让人猜测美国媒体的用心,这也是一场“艺术战争”,国人应该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