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铁生,一九六一年生于北京。自幼师从画家康宁先生学习中国画。同时向罗尔纯、薛智广先生学习素描和油画。其间得到李苦禅、吴作人、白雪石、王叔晖和大康等先生的亲授与点拨。除水墨画外,他也涉猎架上抽象油画和装置艺术。在国内外举办过众多个展和联展。同时涉猎诗歌与散文创作,著有多部诗文集。其大量绘画作品被海内外买家收藏。现常居住在北京和伦敦两地。
北京画家何铁生善于运用多重元素勾勒他的作品,这或许缘于他对生活的多侧面体验。在何铁生看来,虽然缺乏扎实而严谨的理论支撑,但新水墨已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近乎于“保真”的优势,得到了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关注,他甚至认为,当前就是介入新水墨收藏的一个不错的时机。
但同时,何铁生也关注到资本裹挟之下,艺术创作群体的心态变化,当创作的劲头缘于资本而非艺术需要,他也开始担心一些问题了。
形式追求超出传统精神内涵,
新水墨铺陈与拓展存在理论困境
记者:中国新水墨作品现在很受追捧,甚至已经成为中产阶级收藏新锐们的首选。您怎样看待这个板块的热度?又如何理解“新”字?
何铁生:新水墨画是近十来年才新兴的画种,无论从创作还是理论上,以前没有成就体系。它既不同于我国传统水墨文人画,更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工具、材料千差万别。就观念而言,它是紧贴当下的。在保留中国传统笔、墨、纸等的基础上,保留宣纸纸性的特点上,大量运用西方现代艺术创作中的方法和理念进行创作,这是对有唐以来中国传统水墨的大胆革新。笔墨概念放任无忌,立意鲜明,甚至有大量破败、凌乱和恐惧的形象与内容,同时在形式上的追求又远远大于其材料自身的传统精神内涵。这,就是“新”。
半世纪以来,美术创作一直奉行的是主题、思想和写实的技巧。而现在则更加注重色彩、创造、纯形式和与其它门类艺术的横向交叉与重叠。以前是形式服务于内容。而现在形式本身就是内容。这也是“新”。
或许,新水墨这个种类在学术成果的梳理上暂时还比较单薄,但在国内外拍卖市场,这个版块已经先声夺人了,甚至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而在相应的理论体系上真正去做、认真去研究的人却并不多。我认为这是存在缺陷的,因为这个种类将由此在一无反顾的前进中跛足,这是新水墨市场的铺陈与拓展在理论上的困境和矛盾。
不难看出,在新水墨快速发展的背后,很多国外商业机构一直跟踪甚至可以说是扶持着这一市场。
早些时候,有位纽约佳士得水墨项目专家就说过:“当代水墨是一个新兴市场,我们希望能够有所建树。从纽约举办的展售情况上来看,无论是参观者还是买家的反应,都表明国际买家对当代水墨有着广泛的诉求,以整体形式在全球化语境下推出这些艺术家及他们的创作,无疑是一种跨文化的积极动作。”
现在,香港和东南亚也有了一批新的藏家与客户。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展览与拍卖会,亲身接触到这一令人向往的画种,由此逐步明确并建立了这个富有魅力的收藏主题,借助一些权威的、知名的艺术网站和相关画廊的从中搭桥,将其定义为自己收藏的首选。
同样因为市场的越来越热,吸引了一大批新锐的买家,大家除了对新兴艺术的向往和追逐外,资本对这个项目的逐级推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3年,中国当代水墨继续强势升温。在2013年中国嘉德香港春拍中,嘉德首次推出“香港水墨”专场,共有20位艺术家的25件作品亮相,受到藏家热烈追捧,成交比率高达88%。
在拍卖场上,香港及内地的主要拍卖公司普遍将当代水墨作品列入当代书画这个范畴进行拍卖,也会将一些数量有限、具有当代观念的水墨作品归类到以油画为主的当代艺术专场中进行拍卖。这种做法很像当初拍卖林风眠先生的画一样,说明了当代水墨的市场规模尚不足以形成专场的规模。新水墨刚刚受到市场和资本力量的关注,收藏的好时机悄然到来。
尽管如此,相对于动辄千万元、几千万元的近现代绘画和当代艺术,中国新水墨的市场似乎仅仅是起步,一切才刚刚开始。它亟需得到市场的关注,大部分当代水墨艺术家的拍卖行情只不过才启动。这是一块丰厚的沃土,可挖掘、开垦的还很多。
今日和昨天已有天壤之别,
无人可以任性地固守传统
记者:在您看来,新水墨或实验水墨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如何健全它学术与理论高地的植被?艺术家的绘画风格、未来发展与其对世界和历史的自觉能不能相互融通呢?
何铁生:水墨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的一个部分,相传始于唐代。东方文人飘逸、清简的哲学思想一开始就因应笔墨纸砚的自然性而得以传达。生于自然,表现万物,表达生命的发散和融合,进而以水与墨色的焦、浓、重、淡、清,结合笔势的跌、宕、起、伏、静,在宣纸上产生借手绘心的万化佳境,简便而不简单,绝对适宜中国文人看世界的心境。这种由来已久的艺术方式,也造就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光辉而独特的地位。
自西方绘画进入中国始,水墨画经历了百余年的万千巨变。它的姿态与内涵,直接反映了一个时期中,中国与世界相互关照的行为和思想,是与思维方式同步自觉的一个画种。也就是说,当水墨以独立姿态成为当代艺术时,它 “遭遇”的一切问题恰恰也是这个时代问题。今天和昨天已有天壤之别,无人可以任性地固守传统。这是一种每天都在寻求突破的自觉与力道,而它精神内涵的全面提升恰恰正在改变着水墨世界的全部现状。
水墨发展至今,所处的环境发生巨变。与其说这是水墨面临的创新挑战,不如说是整个时代对于艺术的迫切诉求。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的视野已涵盖了远远超越自身的矢量范畴。人们迫使自己再也不必去拘泥于原有的传统介质或材料工具。因为大家发现,以当下的观念与心得来审视,水墨自身就在那里发光,它仿佛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现象。因为其本身的静态或被赋予的动态现象,就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世界反向回馈于我们的一种方式。它可能、也可以在任何物质材料上永久沉默与突然发生。同时,水墨这种介质和心像也体现于自然世界的伟大而无穷尽的变化之中。我们在东西方当代艺术中不难发现各种水墨作品的创作与浸淫,它仿似大自然的一光一影、一动一静和恒久与飞逝的感觉。这是奇妙至极的序曲。新水墨或实验水墨,它通融于任何时代或自然万物之间,独立而不可替代,只能间接通过时间与人们对艺术的透析达成短暂的共识。
艺术与资本原本没什么关系
记者:有人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是资金或者推手包装出来的。这些人手握资本和作品资源,甚至垄断画家和市场。您如何看待新水墨板块火爆背后的资本力量?是否存在爆炒和泡沫,这样的热度背景下,画家们的心态和话题又是怎样的?
何铁生:这一市场的强劲发展,既是资金的推波助澜,也源于国力增强后我国人民对艺术创作照亮生活的迫切愿望,更是我们对文化价值与体系的重新认定。
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始终有着强大的话语权。它既掌握着第一手的资源,也控制着这些资源与资本的流量、流速和方向。这些因素促使了新水墨板块的爆发和热度。
市场始终带有强烈的逐利特色。近一段时期,国内拍卖市场中流通的当代水墨作品的数量一直处于一个新的增量状态。虽然还不足以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因为此前这一板块较少有大额资本的介入和恶意炒作,因此投资环境还不算太混乱,也未必轻言“泡沫”二字。
再者,伴随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地区藏家的介入,当代水墨已完全具备一定的国外买家基础,或者说,她已经很国际化了。资本始终是逐利的,具有这些国际盘的优势,再伴随着新买家的源源不断地介入,作品的成功易主也让人嗅到了当代水墨在未来艺术市场当中“犀利”的价值。所以就整体而言,当代水墨市场的未来仍然看涨。
需要看到,当代水墨历经多年酝酿和蛰伏,必有一批新锐和中西思想融通并兼的艺术家会留名于当代水墨史上。同时,由于目前很多当代水墨的优秀作品因缺乏关注而整体价位不算高,多在几万元至50万元之间,价格逾百万元的都极少,因此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当代水墨必会走向市场喷发的阶段。对于真正的藏家而言,现在当然是介入新水墨最好的良机。同时,这一领域也不存在中国传统水墨那些真伪鉴定难题,创作者大多健在,从这一方面说,其投资风险就小之又小了。
当然,还不能说这个市场已经成熟。尽管在艺术品的一级市场推广中已然见到了成效,它仍然还处于突围与决战之中,还在当代艺术这个广阔的世界寻找自己的确切位置。
业内学术的理论对一个艺术家的推广是必要的,但显然又不如商业谋划的力量更大,学术常常在资本面前显得轻如鸿毛。因为曾经有一些新水墨画家的成功,而这种所谓“榜样”的力量,会促使很多以前不画水墨的画家也去接触水墨、直接参与这个市场。他们热切希望同样能够获得金钱与其它无形财富。所以当下的大部分艺术家心态有些浮躁,艺术创作从一开始就不纯粹。但最要命的一个问题是,艺术家本身与资本市场,是没有什么必然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