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课程学习目标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2014-04-29 00:44:03扎西达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8期
关键词:实效乐学和谐

扎西达哇

摘要:在新课改中,课程的本质决定了她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只有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创设乐学情境,倡导适学方式,开启思维门扉,发展全体学生,树立三维一体意识,促进全人发展教育,充分利用媒体技术, 发挥现代教育效能,生成发展和谐统一,整合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体验,增进学习结果,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追求高效优质教学,就是我们的同一个梦想、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乐学;和谐;发展;实效;优质

新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为迎新时代的挑战,伴随风行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开始了全面的课程改革。当前,新课程改革己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新课改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生全人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艺术水平,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也是作为国家教育发展脊梁的广大教师的同一个梦想、永恒的追求。

一、创设乐学情境发展全体学生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指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让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获得充分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我们需有伯乐的眼光,发展学生的种种潜质;我们也应该创设可供千里马自由驰骋的天地,让学生的才能得以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也是最有效的。借助巧妙创设的情境,再现课程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二、倡导适学方式开启思维门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上过一节精彩的启示课:《逼公鸡吃食》。他捉来一只大公鸡,在课堂上强迫公鸡吃食物,无论怎样强喂,公鸡就是不吃,而松手放开公鸡,让它自由时,它马上自主地去啄吃食物。可见,只有很好地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高效的优质的教育。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环节。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由许多具体形式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种学习方式,而是多种学习方式(如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的组合。教师要根据实际去组织合适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学习思维转变,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方式和质疑探索的意识,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研究,探求精彩的未知世界。

三、树立三维一体意识促进全人发展教育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三个纬度,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生成发展和谐统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实施教学目标而不断推进的动态过程,有着灵活的生成性和许多不可预测性。一节课,特别是公开课,事先必精心准备,细密组织,反复操练至熟能生巧,但新课改课堂上要求的是“诱导”而不是“诱骗”, 更不是“强迫”学生进入预设好的游戏程序。课堂上要根据现场、学生及自身情况来确定课程的走向。生成性作为新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但生成和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对矛盾统一体,预设是基础,生成是发,新课程呼唤高水平的预设和自然、精彩的生成,这样的课才有真实感、现场感、有悬念、有效果。

一堂好课,永远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我们期待着有更多这样有效的课堂教学:民主和谐、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及时调控、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所有学生的学习充满梦想和希望。

(作者单位:青海省治多县希望小学815400)

猜你喜欢
实效乐学和谐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28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8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25:36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4:49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