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伦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进程的深入,大量国省干线公路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同时,也面临着更高要求的养护工作。筑路机械设备作为基本的公路养护工具,其管理工作的效率与公路养护的施工成本及质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本文首先介绍筑路机械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其次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筑路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筑路机械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筑路机械;公路养护;科学管理措施
引言
养护与管理为公路建成后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流量、车辆超载现象的增长,导致国省干线公路早期损伤严重。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筑路机械被应用在公路的养护工作中,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筑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路的养护效率。在此种情况下,为充分保障公路养护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对筑路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
1.筑路机械管理工作的内容
1.1机械设备的前期组织
在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施工过程中,需使用到种类繁多的机械设备,同时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公路环境。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对工程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做好筑路机械设备及施工队伍的前期组织工作,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搭配,并成立具有高技术水准的操作小组及维修保护小组。与此同时,施工单位派遣专业人员承担筑路机械设备的管理责任,通过建立完善且严格的现场施工管理体制,对设备的各项工作技能进行严格检验,从而保障筑路机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1.2机械设备的施工管理
由于筑路机械设备服务于公路的养护施工,因而工程的施工进度受到机械设备工作性能的直接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公路养护施工单位应加大对筑路机械运行的重视力度,并要求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对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的发动机运转报告、燃油消耗率等信息数据进行认真记录,为以后设备管理人员的诊断及维修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1.3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包括筑路机械设备在内,许多设备均需要进行适当的维修和保养,才能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工程施工单位应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参考设备厂家提供的信息制定出合理的设备维修与保养方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充分保障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同样需要保证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1]。
2.我国目前筑路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筑路机械设备养护缺乏及时性
随着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工作不断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筑路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已成为众多公路养护单位的目标之一。然而有些单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未能对使用后的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养护,加大了设备损坏率的发生。有的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甚至将设备的养护工作拖延至下一项工程建设中,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设备的养护,而且还会对下一项工程的建设进度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2.2筑路机械配备缺乏科学性
在公路养护企业中,许多施工单位都需要完成多个工程项目,为了减低施工成本,实现经济收益的提高,一些企业往往选择租用廉价的筑路施工机械。由于这些筑路机械设备存在性能低下、操作人员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路面摊铺质量差、施工效率低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但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也不利于施工企业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
2.3设备、工程管理的配合缺乏一致性
在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企业中,其工程项目部门通常由路桥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设备管理人员难以参与其中,因而使得公路的养护施工与设备的管理出现了不一致。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虽然使用筑路机械设备,但对其各项工作性能无法熟练掌握;而筑路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虽然了解设备的性能及技术状况,但无法对施工操作进行现场指挥,从而导致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矛盾的发生。
2.4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偏低
在一些公路养护施工企业中,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偏低,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有的企业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甚至让缺乏理论知识与岗前培训的操作人员直接进行工作,对路面的碾压及摊铺质量造成了极為严重的影响[2]。
3.加强筑路机械在公路养护中科学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
筑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需包含设备的操作规程、保养规程、以及维修保养办法等多个方面。为保证设备施工管理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到施工操作的各项环节。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认真执行“三定”制度,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每台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检修及保养等,一旦确定操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就不能随意进行变动,防止出现新的操作人员因不熟悉设备的工作性能,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在实际施工中,还应建立每天报告、每周总结的制度,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并定期举办施工安全教育活动,监督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写好施工日志,便于对操作经验进行总结和交流。
3.2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加强集中管理
在完成公路养护工作的前期规划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筑路机械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并加大集中管理力度。施工单位可以在工程项目部安排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设备管理人员,对筑路机械设备开展全程管理。此外,项目部应当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机构,充分结合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将各级职能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3]。
3.3独立核算筑路机械的管理费用
在维修保养筑路机械设备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有的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通常将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纳入公路养护工程的建设投资款项中。这种管路方式常常会导致施工单位重视使用,忽视维护保养的局面,甚至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而不采取维修保养措施,导致设备出现损坏。独立核算筑路机械的管理费用不但能将设备管理从施工管理的制约中摆脱出来,而且还能有效避免设备维修保养与工程施工因费用问题而出现冲突,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任务的有效进行。
3.4加大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力度
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对施工的安全性、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等均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大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力度意义重大。施工企业可通过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发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加强对设备的爱护,避免出现马虎维修保养、随意浪费等情况。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定期开展相关设备操作培训,加强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高其操作水平,有效减少机械设备发生事故的概率[4]。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说交通运输产业的进步,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质量也在不断加强,这对筑路机械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公路养护施工质量与机械设备的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加强对筑路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通过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加强集中管理,对筑路机械的管理费用采取独立核算方式的同时,加大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力度,从而促进养护机械设备使用的合理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公路的养护建设。
参考文献:
[1]汪冬玲,陈卫萍.对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的思考[J].公路与汽运,2013,8(01):531-533.
[2]曹晓新,夏锦红.浅谈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期的安全管理[J].职业时空,2012,10(21):59-62.
[3]范绍军.公路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的几点体会[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02):294-295.
[4]陈攀.浅谈筑路机械的使用和管理[J].民营科技,2011,12(05):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