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立平 富月
[摘 要]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课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内容,设计该课程的整体思路及实践教学方法,指出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综合柜员;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9- 0107- 02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这门课程是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为核心,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工作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组织教学过程,模拟商业银行销售工作环境,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软件实训室,将其作为一个虚拟的商业银行业务部门,聘请在商业银行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参与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课程。
1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
根据标准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模块设计,每个模块都是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每个任务模块教学过程都以相关的银行体系和法规为基准,按照业务操作的流程顺序逐项学习各项临柜业务的操作要点,借助模拟银行仿真操作设备、仿真业务凭证、业务印章、业务操作程序,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练习,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胜任银行综合柜员岗位的职业能力。
1.1 重点培养职业能力
本课程以模拟银行作为上课场所,模拟银行同真正银行的工作环境相似,具有相同的设备和银行在实际应用中所需的用具,配备与银行实际应用相同或高度仿真的业务软件,配备与银行业务相同或仿真的耗用品,如:磁卡、凭证、账簿、货币等。教学目标不仅是学习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熟练应用。
1.2 基于行业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
围绕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进行一个广泛的社会调查,主要面向大连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然后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在调查中针对银行柜员岗位的设置及该岗位对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归纳与思考。
1.3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课程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认识实习,使学生去银行柜台了解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第二是课堂实践,即在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实训;第三是校外实践,在商业银行给学生安排实习岗位,真正体验银行的综合柜台业务。
2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2.1 采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学生设计不同的情景,在仿真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自己的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并得到老师的及时指导与纠正。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情况,可设计为个人技能、综合技能和应用能力训练。个人技能,可以让两个学生为一组,扮演储户和出纳员;综合技能,可以让两个学生为一组,扮演一个外国客户和出纳员,做一个大笔的取款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纳员不仅要说英语,还要照顾客户具体的需要;应用能力,如让学生给客户办理银行存款,但发现存款中混有假币,学生对客户的态度可自由发挥,除了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没收假币外,还要根据客户的态度做出相应的解释,这种情况下,检查出纳员随机应变能力。
2.2 教学过程以工作流程为主线
这里的工作流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出纳员的日常工作流程,二是指每一个业务的工作流程。众所周知,银行出纳员的工作具有重复性,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这种实践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作为一名临柜柜员,每日都要遵循签到、出库、日间操作、日终平账、签退这一工作流程,每一步都是下一步的前提。在课程一开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明这一工作流程。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时刻明白自己处在一天工作中的哪一环节上。在学习每一个新的业务时,教师都按照这一操作流程来讲授,学生也按照这一流程来练习。这样,学生会把流程铭记在心,最后形到习惯,不容易在忙乱中出错。
2.3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一边学一边做。实训课程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后,实践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升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学结合是教学工作的最合适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单独传授理论知识,而是在学生做业务时把相应理论贯穿整个过程,这些理论包括专业知识、行业背景、规章制度、案例等。
3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知识点多而杂,学生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并且对企业之前和之后的环节缺乏了解,大多数学生会觉得课程很无聊、很困难。教学内容整合的程度也较差,例如储蓄,在实际操作中储蓄分为对公和对私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者整合在一起。此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缺乏一些新业务,内容太过老套。
3.2 教学团队
本课程的教学仍是以学校的专业教师为主,老师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与把握,但主要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实践能力比较弱。学校老师没有办法把最新的行业知识带入课堂。老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对于该种实践课程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学型老师,更多需要的是了解行业最新需求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
3.3 教材
现有教材更注重对传统知识结构和基本业务的介绍,缺乏一个清晰的线条和具体的任务分工。同时,由于柜台业务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现有的知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最新的行业发展的要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学生在实际工作后会发现自己所学内容与现实操作有很多不符之处,不得不自己进行二次学习。
3.4 教学条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真正意义上的仿真模拟银行并没有建立,与银行的实际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差距。缺乏银行柜台业务的基本文件和基本配件,例如银行内部相关文件不足;无法让学生直观了解柜台业务的基本流程;缺少密码器、单独的小键盘、压数机、点钞机等。在操作软件的选择上,现有的仿真软件只拥有简单的业务知识,并且比较强调私营企业的处理。软件不进行及时的升级,许多最新的业务不涉及,这样使得学生对于银行的实际柜台业务的感知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不能很好地与未来工作岗位对接。
4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4.1 重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金融业的发展对银行出纳员的要求,还要考虑学生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的需要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按照柜员每天业务处理的内容和顺序,介绍所有业务当中的知识要点,并且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学校的模拟银行和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4.2 培养教学团队
整个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效果。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大力提升师资质量:一是聘请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向学生介绍最新的商业银行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二是让在校教师在银行柜台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和锻炼,然后回到学校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成本低,更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4.3 修改教材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材料应针对在一线工作的商业银行出纳员,在具体的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把相关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典型工作。根据出纳工作的最新发展,把相应的最新知识纳入教学的具体内容,并且可以从商业银行出纳员最新培训资料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写教材。除了创新教学内容,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尽可能生动,例如中间穿插一些漫画、插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4 改善教学条件
与行业合作建成能完全模拟银行真实环境并综合银行出纳、储蓄、会计、银行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等各项业务的全真化校内实训室,设置客户休息区、大堂经理区、现金业务高柜区、非现金业务低柜区、后台业务处理区等,配备服务器、小型机、电脑、票据打印机、捆钞机、磁码机、假币识别仪、银行业务软件、身份证鉴别仪、复点机等主要银行设备,使学生在真实环境、真实情景、真实业务流程下进行银行各项业务的实训操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丽梅,黄雅娟. 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银行柜员业务核算与操作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1(9):34-35.
[2]张敏敏.略论《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实训》教学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9(6):88-89.
[3]姚惠.浅析《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J].企业导报,2012(23):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