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世超
摘要:钢琴起源于西方国家,因为其美妙的音色而受到全世界人喜爱,自16世纪第一台古老的"钢琴"传入我国后就受到我国广大音乐学家喜爱,并探索我国钢琴民族化道路。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在多方面与世界接轨,在音乐上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接触更加频繁,这使得我国音乐学家在创作中有了更多灵感,本文就我国钢琴作曲技法的民族化研究进行论述。
关键词:钢琴 艺术特征 民族化
当今,钢琴在我国已经是一种常见的乐器,自朗朗在受法国总统之邀,出席于埃菲尔铁塔举行的法国国庆音乐会,作为唯一受邀的亚洲艺术家进行演出,展现了我国音乐学家在钢琴上的高超技术,现阶段我国音乐学家正努力将带有我国民族传统风格特征的音乐和西方作曲特征相结合,以此来推动我国音乐学家钢琴曲上的创作。
一、我国钢琴民族化创作的萌芽
我国第一曲民族化钢琴是由赵元任创作全区只有22节的《和平进行曲》,此曲第一乐段采用双乐句,第二乐段采用并行乐段,两段语句在材料上进行了对比,同时在创作中融入西方古典乐作曲技法,整个曲目一气呵成。虽然曲目中我国名族化音乐元素并不明显,但这是我国音乐学家的第一部自创钢琴曲,是我国名族化钢琴创作的第一步。
二、多元思想在民族化钢琴创作中的运用
目前,我国音乐学家不再做单一民族化钢琴曲写作,他们如今将我国各名族音乐特色和欧洲创作技法合理结合,进行各有特色的民族化创作。
19世纪40年代齐尔品在我国举办的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其中贺绿汀音乐学家的《牧童短笛》脱颖而出,《牧童短笛》写法以复调化为主,巧妙地规避了欧洲和声体系与我国民族音乐语言的不协调,同时也是我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体现。
三、创作手法民族化
建国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民对音乐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音乐学家创作出更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曲,20世纪60年代我国出现了大批具有民族化特征的钢琴曲,下面就民族化创作中几种方法进行分析。
(一)旋律民族化
旋律民族化的作品有很多,例如《兰花花》,此曲目就是根据有原有民歌改编,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了民歌的主旋律。
创作少数民族旋律风格的作品需要在节奏或调式上做文章,多在少数民族音乐中进行取材。例如《新疆第一舞曲》在创作中,丁善德先生就运用了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主旋律写成的。
(二)和声织体民族化
我国音乐学家在音乐创作中注意都对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织体虚实和与和声色彩之间的追求,着重突出主旋律,并不一味追求“浓墨重彩”,《巴蜀之画》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
在音乐创作中要注意选择和创造与我国乐器演奏技法接近的织体音响。模仿、吸收我国民族乐器的特色及音响效果,这是增加我国钢琴曲目创作中名族风格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在《翻身的日子》作品中,运用小二度模仿板胡的下滑音。《小奏鸣曲》中运用四度、五度音模仿笙的声音,使作品极富有民间情趣。
(三)节奏民族化
节奏民族化是我国钢琴作品的显著特点,敲锣打鼓,是表达我国人民内心情绪的习俗,在我国民间生活中,敲锣在我民间音乐中占有什么重要的地位,敲锣经常被我国音乐学家运用在钢琴曲的创作之中,例如,储望华在《翻身的日子》创作中就采用了大量锣鼓节奏来烘托旋律,使整个乐曲在演奏过程中高潮迭起、充满激情。
(四)复调
我国音乐家在不断创作中,将我国音乐的复调和西方复调创作方法合理结合。随着音乐学家对钢琴的深入研究,复调技法在钢琴曲创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也导致在钢琴音乐作品中的复调音乐分成了两种形式。
1.将复调音乐的技术手法灵活自如地穿插或融汇于主调音乐织体之中,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在这一阶段,钢琴作品创作中非主要使用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两种方式,例如吴祖强的《水草舞》B段就是运用切分型卡农模仿。
2.以复调音乐作为钢琴作品的体裁,这种钢琴作品的逻辑性更加严密,同时具有一定的诚实性。在这一阶段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将我国名族音乐与西方的复调技法相结合。更加突出了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特点,使作品更加具有名族韵味。如吴祖强的《民歌创意曲》、罗忠镕《五声音阶小前奏曲与两部赋格》等。
四、变奏性及三部性结构特点
(一)变奏性
变奏性就是根据主题陈述,和对其进行多次繁衍而构成的多段结构。例如《钢琴变奏曲》,其主题选取山东民歌,歌词表述了人名美幸福美满的生活景象,整部作品刨除主题和结尾,共进行了八次变奏,刘庄(作者)在合理基础上运用了自由变奏原则,让作品得到了扩展。
(二)三部性
在我国早期的钢琴作品中主要以三段体为主,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变化,三倍曲式最能体现这种变化,在这一阶段作品中经常可以欣赏到A段和B段有巨大差别的作品,A段热烈,B段抒情,此类型作品成为了这一阶段作品的主流。例如,丁善德的《扑蝴蝶》、黄虎成的《蓉城春郊》、《抒情小品》等。
五、结语
钢琴作曲作为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是没有国界的,但在创作过程中我国的音乐学家要根据我国民族文化创作出具有我国文化特点的钢琴曲,这种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钢琴家要走近我国不同民族生活,了解每个民族音乐特点,将每个民族音乐特点融入到钢琴曲创作之中,让我国钢琴音乐在世界音乐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秦俊.后现代主义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06).
[2]唐碧蓉.浅谈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族风格[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代百生.何谓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钢琴音乐[J].中国音乐学,2005,(03).
[4]陈芳.钢琴技巧与作品内涵——浅析《滇南山谣三首》的中国民族风格[J].大眾商务,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