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
摘要:延边州地处吉林省东部的中、俄、朝三国交界,是东三省沟通海外的重要窗口。中国朝鲜族音乐保留了传统音乐形式,又借助西方的现代音乐技法,建立了自己的调式体系、创作方法及风格特点。朝鲜族民族音乐让我们解读了一个民族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丰富涵义,我们应该对民族音乐文化重新进行审视,充分发挥传统民族音乐的社会功能:增强民族认同心理、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规范能力、调试能力、教育意义。
关键词:朝鲜族音乐 民族音乐 社会稳定
一、延边州朝鲜族音乐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或延边,地处吉林省东部的中、俄、朝三国交界,是东三省沟通海外的重要窗口。延边州全部人口当中,朝鲜族占39%,汉族占59%。朝鲜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而著称,被称之为歌舞的民族,朝鲜族民歌有独具特色的“轻而明”、“柔而哀”、“俗而幽”的民族音乐风格。
二、延边州朝鲜族音乐的社会性发展
(一)朝鲜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存
建立朝鲜族音乐文化实物陈列馆、传统音乐档案馆、音乐文化生态展览馆,保存并展出朝鲜族民族乐器、服饰、现存乐种的乐谱、音像资料等实物和图片,在小范围内使朝鲜族音乐中的原生态乐种能以“活”的形式存在。
(二)发展朝鲜族传统音乐文化特色
中国朝鲜族音乐保留了传统音乐形式,又借助西方的现代音乐技法,建立了自己的调式体系、创作方法及风格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在以保留民歌为主的传统音乐核心音调和“长短”组合的基础上结合十二音技法、音集论、序列写法、泛调性、多调性的写法 。
三、延边州朝鲜族民族音乐的社会功能
朝鲜族民族音乐让我们解读了一个民族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丰富涵义,我们应该对民族音乐文化重新进行审视。要充分发挥传统民族音乐的亲民性特点,使其能够更好地担当起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之任务,这也正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的独特价值所在。
(一)增强民族认同心理
中华民族各成员有着天生的国家认同心理,即在民族、语言、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上的心理一致性,这种一致是一种持续的状态,这是民族共同体内部整合和存续的基本条件。文化的统一通过文字、语言、音乐等得以在民族范围内广泛传播,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常与国外沟通,在西方价值观和思潮的冲击下,盲目地崇拜国外经济文化的心理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引发,民族认同心理是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的强大保障。
(二)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
各少数民族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本民族的特色,如文字、习俗、祭祀仪式等,各个民族分支之间仍保留相当程度的民族文化传统和话语差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北方地域文化。延边州朝鲜族朝鲜族学校中汉语和朝鲜族语的“双语教学”、民族节日和风俗仪式的保留、朝鲜族民族音乐的传承等等,都为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规范能力
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和影响社会变化的多种因素,决定了规范功能的多元性。在民族音乐文化的规范功能中,对思想、习俗、信仰的教化,作为“软力量”对社會成员加以规范,朝鲜族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以潜在的方式在许多歌曲当中有着鲜明的反映。
(四)调试能力
民族民间音乐的心理调适功能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它可以缓和人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而产生的压抑、困惑、紧张、焦虑、不安、不满等情绪,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和释放,从而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结构。例如朝鲜族民谣《丧殡谣》,速度慢而旋律悲衰,领唱与合唱的呼应,表现了人们在送葬时的悲伤情感。在现实情景中,送葬人可以以歌寄情,尽情哭诉,宣泄悲伤的情绪,化解生活的烦恼。心理的调整,对稳定情绪和保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教育意义
音乐的教育意义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音乐旋律和歌词风格各异,有的生动活泼,有的忧郁悲伤,有的催人奋进,有的激越悲壮等等,不同的音乐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长期聆听某一种类型的音乐,在道德情操方面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结语
延边州朝鲜族音乐蕴含着朝鲜族的信仰、社会意识、生活方式等文化信息,继承和发展朝鲜族音乐文化,是对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尊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依托,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整合,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促进动力。
参考文献:
[1]申浩,盛翠兰.中国朝鲜民族与朝鲜半岛民族音乐的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06).
[2]吕锋.论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功能及其现实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3]张继艳,李艳,韦国善.民族认同心理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作用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