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风雅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4-04-29 00:44王淑娟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诗歌情境情感

王淑娟

优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让孩子从小背诵古典诗文,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13岁以前的儿童是记忆力黄金时期,此时期作诵读训练,无论对加强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格,还是开发记忆力,打好语言文字基础,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反复诵读,促进思维

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让学生将字词的解释生硬地背诵出来,甚至照某些书籍上的解释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完全照搬下来,将诗歌的学习变成了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机械的记忆;不去深层次地感悟诗歌的内涵,对诗句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更深层次地挖掘作者写这首古诗的时代背景和古诗深层含义。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我认为,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古人写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吟诵,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只有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之妙,才能充分感受其韵律之魅力。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指导诵读时,我经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指导学生掌握诗的情感基调。根据诗的不同内容,或欢快活泼,或豪迈激昂,或凝重沉郁,或婉转舒缓,或轻盈优美;第二,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注意用普通话读出诗的节奏、韵律、重音、停顿等;第三,指导学生对诗中的警句、妙语反复吟诵,铭记于心。通过多年来的实验证明,古诗的理解必须在不断的诵读中形成。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在读中更深刻了,正所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诗歌的教学,教师要教有所得,学生要学有所获。反复诵读是一种心理感应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诵读,来增强语感,促进思维。

二、创设意境,享受诗美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曾说:“爱诗懂诗从诗美艺术中汲取精神素养,这对于儿童的‘精神成人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的确,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教师要善于发现诗歌中的美,引领学生一同走进美,感受美。

例如,杜甫的《绝句》,向我们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令人读起来心旷神怡。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栩栩如生的画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含蓄深远的艺术情境。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诗句的艺术魅力,体会意境,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展示作品所蕴涵的美,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充分感受到美,进入崇高纯净的审美境界。

三、以情激情,厚实能力

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只有细心揣摩,才能领会其中蕴含的意蕴和情味。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多品味语言,激发情感,体验课文情境,感受作品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趣,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艺术的最高样式。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体会诗歌的感情可以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入手,抓住关键词语所蕴含的丰富感情。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老师要身体力行地提倡读诗,并积极为学生营造读诗的氛围;还要不断地开发教材以外的优秀诗文,提供给学生。让我们的孩子兴趣盎然、发自内心地热爱诗歌,真正做到于诗风雅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诗歌情境情感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诗歌不除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歌岛·八面来风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