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语文教学需要改进,只有认真地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才有可能。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始终关注改什么和怎样改的问题。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要在赢得“双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去创新、去发展、去提高。如今,许多优秀的公开课如雨后春笋,充实着我们的课堂,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课改教师。从中我们也收获不小:先进的五彩纷呈的多媒体辅助设备,激情燃烧的课堂氛围,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老师富有激情的引领下,尽显着自己的个性,使课堂焕发着无限生机。
一、精彩的课堂不能忽视“双基”
长期以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传导、授业、解惑之所在。学生正因为掌握了这两项技能,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幼儿成长为知识渊博的学子。凭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勤奋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着自己的言行,丰富着自己的阅历,发展着自己的能力。学生的点滴都是课堂中积累的,都是在老师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中获得的。所以,课堂是学生知识来源地,是学生个性展示的最佳场所。一堂真正的好课,不但要实现目标,强化双基教学,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发挥,人格魅力的展示,而且也是激情洋溢,灵活多样,富有创新精神,令人回味无穷的。
曾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课:学生们在积极地配合老师回答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大胆、主动、积极、大方,没有一点矜持的样子,课堂气氛是非常活跃的,师生间平等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特长,“表扬鼓励”的激励式学习也凸出无遗,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尽现其中。从表面上看,新的课感改理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特别是课件如锦上添花,老师恨不得把所有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都用上,以显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分别讨论、扮演角色、编课本剧、充当小记者采访等,可以说只要符合课改理念的教学形式全套上场。至于学生在这节课中都积累了哪些词,认识了哪些生字,理解了哪些句子,能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没有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只重视工具性,会导致课堂的枯燥无味,培养的是没有创新精神的书呆子,只注重人文性,会让学生华而不实,如空中楼阁,经不起风浪的袭击。
二、确立教学目标不能忽视“双基”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新课标的精神把握不准确,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双基”训练,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点,因为语文教学的双基训练是语文学科“工具性”性质的体现。语文教学是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和精神旨趣的活动,其行为是有着明确的目标追求,而且目标的确定需要理性的思考,需要对历史、社会、文化与人性的洞察,目标的制定还决定于教师对儿童的理解。这实质上是要求我们,立足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教学,制定教学步骤。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对字、词的积累、理解,对句子的领悟,对文章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有的放矢地实施这几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语文的价值内涵得到再现,精神视野得到升华,道德情操得到培养。
三、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能忽视“双基”
简简单单教语文,还语文教学以本来面目。强化双基教学,并不是说回到教师一言堂,学生机械学习的模式,而是要求我们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堂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的《两小而辩日》,这是一堂简单的课,只有黑板、课本、粉笔,但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在40分钟内得到了充分展示。特别是“读”的过程更为精彩,那不是在读,而是在辩,把几千年前的故事情景尽现眼前。在这看似简单的课中,目标实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使整堂课都焕发着激情。
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要在赢得“双基”效果的基础上去创新、去发展、去提高。在現实生活中展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要在赢得“双基”效果的基础上去创新、去发展、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