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茜
【摘 要】为加强和规范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维护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本文根据民族地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作中的实践总结,就如何加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提出一些基本建议,使我县固定资产管理全面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关键词】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我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经历5.12特大地震,经济更是遭受毁灭性打击,这几年北川县行政单位资金来源主要是灾后重建基金、政府融资、财政拨款、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援建资金和捐赠资金等,灾后重建形成的国有资产渠道多样性,固定资产的重大庞大,是地震前的好几倍,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尤为重要。
一、行政单位的特点及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是指凡是以援建、自建、捐建、购置、划拨、接收捐赠等方式所取得的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都属于国有资产,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在保证行政单位正常运转,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面比较广,范围比较宽。这是因为根据我国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即使对于那些尽管单位价值较低,没有达到相关的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且基本保持原有形态的有形资产,都应该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来进行管理。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比企业简单,固定资产管理没有企业严谨和规范。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跟企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行政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社会各界捐赠等;第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减值准备,同时也不计提折旧;第三,基本建设会计没包括在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中;第四,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反映毁损、报废、出售、盘亏的固定资产净值;第五,购建的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实际成本在当期支出中直接列入,实际成本价值必须同时在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两个账户同时反映,对固定资产净值不作反映。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现行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是购建固定资产时,没有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单位新增固定资产构成了财政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是负债购买,单位固定资产增加了,负债也增加了,但政府预算却没包括负债,即收付实现制不能精确反映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这是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一个重大缺陷。二是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这是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一大特点,一方面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磨损情况、自然损耗情况,另一方面不能反映资产被淘汰被贬值的风险;这样的处理结果会使资产的真实价值与账面价值完全相违背。三是账外资产大量存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单位没有进行明细分类管理,未按相关规定处置、出租国有资产,部分捐赠收入、大宗物资未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等。比如接受捐赠的传真机、照相机、批次的移动U盘等专用设备和公共设施的固定资产(比如:桥梁、公路等)。
2.固定资产购置存在弊端。主要是有些乡镇有意逃避政府集中采购,自行购买应纳入政府采购中心的物质,比如零星购置的专用器材、电脑、空调等。还有些县级部门存在无计划采购、重复购置等问题。从而造成了固定资产采购成本加大,国家资金浪费等。
3.不重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我县的行政单位资产购建资金多来源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捐赠,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与配置管理相脱节,使用效率不高。单位购置人因为谋取私利,与投标人暗中串通,造成同样的资产政府集中采购比零售的价格还高,并没达到节约财政资金,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反而引发腐败。
4.固定资产清查存在问题, 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有些行政单位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固定资产的入账手续不全,存在“三账不符”的问题,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的台账、保管账、出入账登记等管理账簿。
5.资产处置不合规。有的部门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既没有履行固定资产处置报批程序,又无采取公开招标、协议转让等资产处置方式。
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1.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现在使用的还是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相比,我国行政单位的核算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相对落后,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完善和更新不及时致使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有漏洞。与此同时,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报表上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长期以来,形成资产总量的虚增。
2.提高采购人的法律意识
一是有些乡镇单位认识的不到位,思想上的错误,处罚力度不够,因为集中采购必然会削弱采购人的利益和权利,采购人就产生了抵触心理,利用集中采购机构在运作中的不够公开透明等因素,人为规避集中采购;二是部分行政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不精打细算,不合理安排,盲目、重复购置问题严重,资金利用率不高,有些领导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考虑脸面,虚荣性作崇,并不考虑实用性,许多闲置固定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造成国有资产悄无声息地流失。
3.管理不严格,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
一是固定资产买入、转出、责任赔偿及追究制度不健全,形成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不明确;二是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竞标,比的不是价格、不是质量,而是关系,供货商当然明白这些行业潜规则,舍得花钱送礼搞关系,这些额外付费从哪捞回来呢?当然是把政府采购价抬高。三是我县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一般由财务科人员兼职,未经专门的培训和学习,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有些部门有资产领用、保管没登记,资产无清理记录和无借用凭据等现象存在;四是因为单位领导不重视,导致管理部门不负责任、图省事、怕麻烦,缺乏核算和管理意识,许多固定资产就成了闲置的“废铁”,浪费了大量的纳税人的税款。
4.固定资产定期盘存制度形同虚设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进行定期清查,要求每年至少盘点一次,以保证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行政单位长期以来习惯了“重经费分配、轻财产监管”、“重购置轻管理”的模式,部分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单位领导却根本不知道,已拆除、更换、淘汰、毁损固定资产不及时做账务处理,缺乏财务监督环节,形成了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现象。由于固定资产的盘点制度不认真执行,造成了固定资产账户不实,账卡、账物不符。
5.固定资产缺乏规范的处置制度
一些单位管理人员资产处置没有要严格按照“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办理,没经批准擅自处置国有资产。也没有建立和完善行政单位资产购置、处置、增减审批等规章制度,无管理约束力。也没建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信息系统。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既不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也不对资产进行评估,随意处置,或随领导的意愿私自作价处理。
四、改善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建议引入权责发生制度
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出现的新业务,不利于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预算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今后预算编制和政府会计核算的主流趋势和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加强政府财务和预算信息的全面性和透明度,提高公共部门运行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提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能准确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直接通过“固定资产”账户反映,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财政拨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同时还应对取得的各项固定资产按不同的资金来源,如外购、自建、接受捐赠、调拨等分别进行核算。
2.预算单位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是按照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采购,各单位还要有计划把握配置固定资产,数量上要与工作相匹配、性能上要与实际需求相匹配、跟财政预算匹配,以在配置上达到节约国家资金的目的;二是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并开展专门的业务培训,使其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开展工作要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总账跟明细账,全面反映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要彻底告别“三无”现象。
还特别需要重视车辆和房产的管理,车辆和房产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价值大,使用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突出,重点关注,提高警惕,加强相关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车辆和房产的使用情况对全社会进行公开,引入社会和舆论监督。
3.根据行政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
行政事业单位应依照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掌握实物资产真实信息。财务科要根据财务处理程序?及时调整实物资产账面记录?设立总账、明细账及实物资产卡片账,保证固定资产的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4.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
固定资产的调拨、出售、出让、出租、置换、担保、抵押、对外捐赠以及报废等,一律先报县人民政府进行审批;县国资部门依据政府审批意见,通过合法程序确定具有国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处置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并根据评估价值提出处置资产的价格建议,报县委、政府审定后按程序进行处置。
5.国有资产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全县所有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或经营性资产转为非经营性资产,都必须按照程序报县委、县政府审批后方可实施;对全县所有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含出租、处置收入)应全部上缴县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县财政根据授权管理单位实际情况核定工作经费及必要的维护成本,重大事项要报县委、县政府审批后执行,支出要按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和程序进行。
6.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制定考核办法,把全县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县级部门和乡镇年度目标考核,有利于单位领导提高重视,管理的好坏与单位和个人的利益直接挂钩,明确责任主体,增加管理主动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五、结论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单位开展业务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物质基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必须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把分级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领导、资产管理员、财务人员及广大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成本,提高单位综合实力,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同民.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年第5期,第1页
[2]陆涛.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甘肃农业,2006年第5期,第1页
[3]刘秀龙,李鹏,李雪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路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4期,第3页
[4]赖永武.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1期,第1页
[5]陈兵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9期,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