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立贤
摘要: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用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10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阿拓莫兰冻干粉针剂1800mg加入5%葡萄糖250m,静滴,1次/d,对照组采用茵桅黄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胸腺肽等。疗程视黄疸消退情况而定,急性肝炎为2~4w,慢性肝炎为4~6w。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肝功能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TBIL、DBIL、ALP、GGT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值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腺苷蛋氨酸和阿拓莫兰联用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黄疸型;腺苷蛋氨酸;阿拓莫兰
现将我院从1999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0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用腺苷蛋氨酸与阿拓莫兰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均为我院1999年2月~2012年10月的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排除肝外阻塞性黄疸、药物性淤胆性肝炎和酒精中毒性肝炎所致胆汁淤积。入组患者包括急性乙型肝炎16例,慢性乙型肝炎52例,丙型肝炎12例。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4~6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意大利AbbottS1P1A生产,商品名:思美泰)1 000mg加入5%的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00mg/支)18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采用茵桅黄(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1次/d。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胸腺肽等。疗程视黄疸消退情况而定,急性肝炎为2~4w,慢性肝炎为4~6w。
1.3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指标数值降至正常;有效: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数值降幅超过50%;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 V2检验。
2 结果
2.1症状改善 全部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消失,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治疗后有轻微恶心呕吐及注射部位疼痛(5.0%),不影响继续治疗。
2.2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见表1。
2.3疗效 治疗组显效25例(62.5%),有效10例(25%),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19例(47.5%),有效11例(27.5%),无效10例(25%),总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药物不良反应 腺苷蛋氨酸未见不良反应,阿拓莫兰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共发生2起不良事件,1例轻度上腹部痛,但不影响疗效;1例恶心呕吐,继续用药后不良症状均消失。
3 讨论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有:①肝细胞浆膜的结构、物理特性和功能的改变。②肝细胞膜和连接复体的通透性改变[2]。腺苷蛋氨酸是蛋氨酸和三磷酸腺苷(ATP)在腺苷蛋氨酸酶作用下产生的化合物,它对体内转甲基和转巯基生化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而阿拓莫兰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具有保护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代谢、解毒、消除自由基及胆汁排泻等功能[3]。
本文结果显示,腺苷蛋氨酸和阿拓莫兰联用治疗瘀胆型病毒性肝炎1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黄疸消退、肝功能指標降为正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翁明钢,叶圣德.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肝炎33例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2,4(3):187.
[3]彭秀兰.阿拓莫兰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J]2002,11(19)6:460.编辑/刘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