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肖梅玉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急救中心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患者242例,对就诊患者的院前急救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有效的医患沟通,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充分准备,过硬的急救操作技术,医患的密切配合抢救,保证了正常的院前急救工作。结论 通过制定防范对策,降低了急救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救事故等患者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包括患者在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转运等环节[1]。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它具有客观性、损害性和不确定性。护理风险是客观的,但也是可以防范的,只要早发现,早预防,就能杜绝一些潜在护理风险的发生。现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的工作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人在120急救中心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患者242例,男性145例,女性97例,脏器损伤合并骨折87例,单纯脏器损伤26例,多发骨折41例,脑外伤48例,孕妇难产5例,心脏病合并高血压35例。其中222人抢救成功,11例因外伤伤势过重,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9例因呼救不及时抢救无效死亡。
2 院前急救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
2.1记录信息不详 护士接听急救电话时,由于呼救者地方方言,普通话不标准,讲话听不懂,造成记录有误。 护士询问事发地点、路线及病情的不详细等,电话号码的记录错误,造成联系不上患者或找不到患者事发地点,失去了抢救最佳时间,引起医疗纠纷。
2.2医务人员反应速度慢 医护人员和司机对抢救时间的观念不强,急救车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发。 由于路况复杂,出诊途中堵车,车辆出现意外等,延误了抢救时间。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
2.3准备工作不到位 "120"出诊后发现急救药品不全,氧气不足,或缺少止血带、绷带、纱布等常用物品,仪器设备不能使用如心电监护没充电,手电筒内没电池,简易呼吸器气囊漏气等都能影响抢救患者。
2.4人为因素
2.4.1医护人为因素 ①护理人员不具备全面的急救知识,主要表现在抢救的医护人员年资较低,缺乏临床经验,加之精神紧张,无法准确进行静脉穿刺,显得忙乱不堪,不能与医生密切配合抢救。②预见性差,责任心不强,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观察不仔细,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未得到及时的处理。③沟通,护士对病情评估不准确,医护人员未及时与患者沟通履行告知义务,或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或沟通不到位。④护理记录未完善,由于院前急救时间紧迫,在现场护士无法书写护理记录,目前护理记录无统一格示,这就是院前护理记录存在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风险。
2.4.2患者因素 ①由于病情的复杂性,一个患者身上可能有多个系统,多个器官同时受累,有些患者还存在原发病,病情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在急救过程中隐藏着不同程度的风险。②加之患方对急救效果期望过高,当救治的效果与患方的期望值相背时,患方误认为是医护人员不负责任,救治不力造成的医疗投诉或纠纷。
2.5环境因素 由于现场急救条件有限,每个急救现场的环境不相同。院前急救所处的环境多数在患者家里、路边、工地、野外等,转运途中因病情危急需要抢救,救护车内空间狭小和路途的颠簸,给治疗操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3 防范对策
3.1通讯是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之一,也是急症医疗体系的灵魂,是提高医疗急救应急能力的基础。
3.2快速出诊 在院前急救中,时间就是生命,猝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患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准确及时赶到现场,展开救护工作是院前急救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医院要完善服务体系的管理,保证医疗服务体系的正常工作,制定院前出车制度,接到电话后,3min之内出车。
3.3保证急救用品的完好与齐全 建立抢救制度及物品管理制度,急救药品物品要做到"五定"(定位、定量、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严格交接班,做到每班检查,以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加强护士业务培训 强化护士急救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部要对各种急救操作及各种抢救设备及仪器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3.5加强护患沟通 沟通技巧对护士来说是一门必修的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执行一切护理活动的基础。沟通是工作中相互配合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2]。及时有效的交流是缓解矛盾,避免纠纷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护士对病情要准确评估,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
3.6完善护理记录 院前急救工作任务重,工作紧张、繁忙,抢救患者是一个接着一个,出诊队伍组织结构要合理,护士排班要采取新老搭配的原则。院前急救时口头医嘱多,护士一定要做到"三清"(听清,问清,记清),保留安瓶以便查对,没有来得及记录的应在有效时间内及时补记,对患者病情、抢救时间、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所用的抢救药物等都要详细的记录。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可以减少风险及纠纷的发生[3]。
4 结果
风险管理贯穿于院前急救的各个环节[4],通过实施风险因素分析总结,有效的医患沟通,各种抢救物品、药品的充分准备及医护人员过硬的急救操作技术,大大降低了护理风险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治愈,患者的满意率也达到98%以上,护理纠纷也有所减少,发生率为0.1%。
5 结论
院前急救患者从现场就地抢救、转运到医院的一个救治过程。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要做好充分的物品准备工作,一切以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做到胆大心细,遇事沉着冷静,娴熟的操作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效的沟通技巧,通过不断评估和识别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风险,制定风险防范对策,从而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降低了死亡率,避免了护理风险的发生,也改善了医患关系,保证了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有平.120急救中心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103,109.
[2]陈素兰,陈川诊.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當代护士(专科版)2010,12:193.
[3]关丽宏.院前急救护理存在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3(9):695-696.
[4]张蓉.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1(9):173.
编辑/刘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