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水号子的艺术特征

2014-04-29 00:44夏夜
北方音乐 2014年2期

夏夜

【摘要】酉水号子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它以质朴真挚的感情、独特的表现技巧和丰富的创作手法,在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中独放异彩。其艺术特征主要是:通过对武陵山区土家族宗教信仰和民族风尚的艺术表达,展现了其独特的山地文化魅力;在演唱风格上,通过节奏错落、旋律跳进的独特表现手法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审美特征上,通过描绘酉水船工劳动场景中的欢乐之美,反映了酉水沿岸土家族劳动人民的勤劳、乐观、勇敢、奋进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酉水号子;山地文化;欢乐美

酉水号子是湘西武陵山区酉水河岸船工在行船中哼唱的具有浓厚民族性和地方性色彩的一种原生态音乐形式。它分为桨号子、橹号子、纤号子等类型。从艺术特征来看,它歌词质朴,演唱形式独特,集浓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原生态音乐的质朴,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种独具魅力的音乐形式。 一.武陵山地文化的一个重要侧影 武陵山区主要是指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一个特殊地理区域。生活于武陵山区的民族主要为土家族。由于地域的原因,土家族音乐经常依附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宗教信仰,体现了地道的山地民族文化特征。酉水号子不仅在旋律、节奏、调式、唱腔等方面独具特色,而且在它的歌词中还将武陵山地的自然风貌、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融合在一起,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武陵山区众多山地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原始的宗教崇拜,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等。酉水号子就是武陵山地文化中具有浓厚民族性和地方性色彩的一种原生态音乐形式。它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酉水号子描述了武陵山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淳朴的民风,如“辰州上来十八滩,二面二幅桂竹山。人说桂竹无用处,小小桂竹撑大船。船儿弯到北关山,打酒称肉。东关豆腐西关酒,流氓痞子溪子口”。歌词不仅描写了酉水河自辰州逆流而上的竹林险滩等沿途风光,而且还将酉水河沿岸山民上山伐竹、下水撑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淳朴民风描写得淋漓尽致。歌词中还有铁炉巷的肉香、东关豆腐的鲜嫩、西关美酒的甘醇等地方特色物产,让人馋涎欲滴。

其次,酉水号子歌唱了酉水沿岸古老民族的风尚与习俗。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看,任何一个地域的音乐文化无不打上本地区本民族传统习俗的文化烙印。酉水号子要作为酉水流域一带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也必然会反映酉水流域一带的社会风俗。譬如,“箱子崖,真稀奇,岩梁挡江马蹄湿”。此处所说的“箱子崖”,指的就是酉水沿岸悬岩绝壁上古代的悬棺葬文化,它是酉水流域一带远古先民百淮部落及其后裔独特的丧葬文化。早在南北朝时期,湘西悬棺葬之记载尚存。类似于这样的文化内涵与当地地名相连的号子还有许多,其中不仅有酉水船工自身的社会风俗,也有酉水流域民间社会风俗。当然,酉水船歌号子毕竟是民间歌谣,而不是风俗志,它对风俗的记载自然不会那么全面系统,而只是根据歌唱的需要,适当地进行采录,故而酉水船歌中的风俗是经创作者们选择过的社会风俗。

最后,酉水号子还颂扬了对祖先的崇拜,如“婆婆庙,婆婆洞,雍尼婆婆坐当中”。这里所说的“雍尼婆婆”就是土家族人传说中的女始祖。相传大洪水时期,人类已经灭绝,仅剩下雍尼兄妹二人,后来兄妹成亲,才繁衍了人类。故而雍尼婆婆在土家族人心中,一直都是其始祖神灵。船歌号子不仅表现了土家族人对始祖神灵的崇拜,也有对苗族始祖神盘瓤的记述。如“夜郎王,有威名,盘瓤显圣沙湾村”。据古代文献记载,盘瓤为五溪蛮中苗族群众所崇拜的始祖神灵。在酉水两岸民间的传说中,盘瓤为远古高辛帝麾下的一只“龙犬”,因斩杀敌酋有功,赐予帝王之女与之匹配,后繁衍出苗族族众。酉水号子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始祖神靈的歌唱,也体现了良好民族关系的历史传统。

总之,酉水号子虽是一种民间音乐,但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丰富,反映了武陵山地文化的一个侧面,对研究湘西民族和文化历史,以及土家族音乐乃至中国民间音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节奏错落.旋律跳进的独特演唱风格

根据民间音乐节奏的习惯,酉水号子一般为七言四句式,每句字数整齐,节拍也大体相同。其节奏大体是每句八拍,每小节二拍,节奏、节拍按七字句歌词的音节作多样形式的变化。酉水号子音乐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乐音的组织形式,一般由“三声音列乐音、四声音列乐音、五声性乐音”组成,而且还有各种五声性的七声音阶乐音组织形式。如果从对酉水号子的演唱特征做一些现代音乐学的分析,就能更容易发现这种力量与节奏、旋律的完美统一。

首先以“橹号子”为例,橹号子主要是由小三、大二、小三度构成的la、do、re、mi、so五音列结构。它们旋律简单质朴,大都以平稳的下行进行为主,窄音域,窄音列,常常呈现出四五度的旋律跳进,但无大跳,如“鸬鹚岩,梯子岩,黄狗恋窝不起来”。但是,到了尾句,其主音均落在结束字上,给人沉着坚定的美感。“喊起号子,搬起捎来。一声低来,一声高。撑篙好像猴上树,拉纤如同虾弓腰。票滩好似龙显圣,下水也唱上水谣。大浪打来摆摆头,摔个跟头练个抛。”有时偶尔穿插一些下滑音,巧妙地渲染了歌唱者内心的情感,节奏律动规整,强弱交替均匀,使旋律增色不少。

其次以“桨号子”为例,桨号子主要由小三、大二、大二度构成的la、dO、re、mi四音列结构。这类号子的音节环环相扣,结构上自由、灵活、节奏鲜明,唱起来抑扬顿挫、高低疾徐,一韵到底,整体上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从而使歌曲的旋律回旋往复,给人一种酣畅淋漓、回肠荡气的美感。“檩滩好似龙显圣,下水也唱上水谣。大浪打来摆摆头,摔个跟头练个抛。号子一喊浪低头,打个尿颤山也摇。”节奏明快,歌词幽默,极富艺术感染力。 最后以“催橹号子”为例,这类号子是由大二、小三、大二度构成的re、mi、so、la四音列结构。这类号子基本上无歌词,仅以人们自然叫喊时所发出的四个虚词“噢、哈、呀、嗬”为唱词。歌唱时,号子节奏十分短促、急迫,犹如船工在波涛中狂喊,气势恢宏,如“拜哉梭咧(领)——噢(合)——拜哉梭咧(领)——噢(合)——拜哉梭咧(领)——噢(合)——咦呵呵呵!呀呵呵呵!(领)噢吼吼吼!噢呀噢呀噢呀噢呀噢呀噢呀噢(合)……”这是酉水船工号子中最有名的拉纤歌。它通常由一人领唱,众人以虚词应和,一呼一应,节奏鲜明,体现了船工们通过号子,齐心协力、同一节奏、统一力量,展现了船工精神振奋、不畏艰险的雄壮、力量之美。

总之,酉水号子句式灵活,节奏错落,旋律跳进,打破了传统音乐表达形式中的规整。 三.船工劳动场景欢乐之美的升华 生活在酉水两岸的土家族人大多亦农亦船,酉水号子就是船工们配合行船劳动中的即兴创作音乐。号子丰富多样,既有独唱、对唱,也有领唱、和唱、齐唱。唱法交错重叠、铿锵有力,烘托出船工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劳动场景,从审美的特征来看,充分地展现了酉水船工在与自然搏斗中的力量和欢乐之美。

首先,酉水号子描绘酉水船工艰苦劳动中的欢乐之美。在橹号子中既有轻松舒缓的慢橹号子,又有高度紧张、近似喊叫的催橹号子,而且随着船工情绪的变化,既有山歌调,又有高腔,还有根本无歌词却足以与风浪比高低的狂喊,节奏简短,轻快有力。有时船工脚踏船板,和着节奏,歌声浑厚有力,别有一番情趣,仔细品味,回味无穷;“上船号子”是起航时演唱的曲子。领唱者以悠长、徐缓的音调招呼同伴上船。张帆起航时,众船工也以平和的声调应和,哼唱出一幅船儿离岸远去的动人意境;“划桨号子”是当船儿行驶到风平浪静、水流较缓的潭中时演唱的曲子。船工怀着喜悦的心情,用桨和橹同时滑行,唱起优美的划桨号子,歌声此起彼伏,别有一番情趣;“起橹号子”是逆水行船时演唱的。为了加快航行速度,船工分两组:一组上岸拉纤,一组船头划桨,岸边和船头一唱一和,在高亢奔放的歌声中,拉纤船工迈着坚定的步伐,艰难向前,起橹曲调因而形成;“慢橹、摇橹号子”是船儿行至终点时演唱的。离码头越来越近时,船工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眺望家园,在辽阔舒展的慢橹歌声中结束了艰辛漫长的航行,登岸与家人团聚。那悠长的音调,犹如船工们心中对亲人的呼唤。

其次,酉水号子展现了酉水船工与自然抗争的力量之美。从自然环境来看,酉水河沿岸山高林密、水急滩险、交通阻塞,生活在酉水河旁的人们长期与外界隔绝,酉水河便成了他们沟通的唯一渠道。“三硇九洞十八碛,七十二岩上石堤”。这一民间谚语是对酉水河的真实写照。船工吟唱“催橹号子”时,船儿驶入险滩,阵阵恶浪扑向船头,船儿在风浪和旋涡里摇摇欲坠。但是,船工们毫不畏惧,在领唱带领下高唱催橹号子,与风浪展开搏斗,勇闯一道道险滩,场面激烈壮观,展现了船工与自然环境抗争的大无谓精神。

总之,酉水号子结构复杂,演唱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们旋律委婉、凄美,甚至悲壮,蕴藏着酉水船工们对生活的感悟、追求与渴望。与其他地区的船工號子不同,酉水船工号子更有催人奋进的力量和兼有几分诙谐、幽默的审美心态,展现了湘西土家族劳动人民敢于与自然搏斗、与命运相抗争的浪漫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