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瑶
所谓“理答”,就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对话过程中的语言反应,是对学生回答的理会、整理、梳理,包括动作、神情等体态语言. 教师的理答应该开放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理答,能让课堂变得意想不到的精彩.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艺术理答呢?本文作一阐述.
一、在等待中促进自省
等待是一种重要的理答方式,教师要善于等待,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与时间. 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的时间从3秒延长到5秒时,就可以会出现下面一些结果: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增加,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减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增多,学生的自信心提高. 如:去年我教三年级两个班,在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将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题目不难,但三年级孩子缺乏一定的空间观念,难以找到变中的不变量. 三(1)班上课时,我问:“当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学生很快发现两个图形的周长不变. “你会求吗?”我迫不及待地问. “会.”学生们坚定地回答. 听到这么铿锵有力的声音,我心里美滋滋的. 课后,我写教学反思时想:这方法即使我不讲,大部分学生一定能做出来吧?现在课标指出: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果我不提醒,到底会有多少孩子会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到了另一个班. 题目出示后,我直接问孩子:“你会吗?”“会!”声音不高,在我的预料之中. “拿出随堂本,自己想一想做一做. ”于是,我把时间留给了他们,没想到孩子们在汇报时发现了丰富多彩的解题方法,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如生1回答:“我发现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是18厘米,那么只要用18 ÷ 2就是正方形的边长了. ”生2:“老师,这题不用算就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了!原来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现在变成正方形,只要将原来的长少掉1厘米给宽,而这时长和宽就正好是9厘米了. ”课后,我想:我是不是小看了三(1)班的孩子了?是我不放心我的学生吗?抑或是我的教学习惯让我不给孩子思维的空间呢?
看来,我们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有时放手的爱、等待的爱,或许才是真正智慧的爱. 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心浮气躁,要充分相信他们,用睿智引导他们,更要学会耐心等待. 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二、顺水推舟,启发诱导,积极理答
观察特级教师的现场教学和课堂实录,不难发现,他们的理答积极而富有智慧,具有及时性和激励性,教师能对每个回答的学生予以及时理答,在倾听学生发言时,教师不轻易打断他的思路,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不置之不理,而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 很多优秀的教师课堂上会运用大量的真诚的激励理答:“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举手!真好!超越自我就是成功. ”“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这些鼓励性的理答对学生寄予了希望,给学生注入了兴奋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理答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中并非是单一呈现的,而是并举呈现,把多种理答的方式整合起来,使其效果显示最优化. 激励性理答和非语言性理答相结合,如肯定就竖起大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真诚的握手等等,这种理答的组合方式是很常见的.
三、穿针引线般的理答,突破难点与盲点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会出现难点和盲点,尤其在双方的交流出现贫乏或障碍时,教师穿针引线般的提示和鼓励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可以起到对课堂互动的推动作用,又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表述逐步走向深层次、高境界. 在教学五年(下)“图形覆盖中的规律”这课时,课尾我出示一道实践活动题:小红和小芳两人同时被邀请参加宴会,她们想坐在一起,如果围坐在8人一组的圆桌上,有几种不同的做法?此问一出,学生有点措手不及,于是我提醒他们用画图的方法,结果学生很快认识到这道题是这堂课知识的升华.
四、扩大参与度,提升思维高度
转向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使师生一对一的交流变为一对多的交流,也是创设良好的课堂研讨氛围的有效手段. 正确地使用转向技术,就需要把同一个问题再次抛给其他学生,引发更多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培育,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五、追问、转问和探问,智慧理答
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并不能一下子答到关键点,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去追问,推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如:教学“可能性”时,我创设学生摸球的情境,哪名同学摸到一个红色的球,就能获得一本笔记本作为奖品. 学生跃跃欲试,但是上来五名同学一个也没摸到. 我若有所思地问道:“都没中奖,今天你们的运气可不太好呀!”学生着急了:“我们的运气不会这么差吧,是不是箱子里就没有放红球啊?”“你们都这么认为吗?”我反问学生,很多孩子表示赞同. 我把箱子里的球全部倒出,真的没有红球,学生们开始嚷嚷. 我转问道:“看来你们都有情绪,说说看,为什么我不想让你们中奖?怎样才能使你们有获奖的机会呢?”学生提议放进一个红球就可以了……但接下来摸球的过程中有中奖的,也有没中奖的,学生自己最终总结出可以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次摸奖的结果. 有趣的情境,充满数学思考的追问,带领学生向问题的纵深探究;环环紧扣的追问,使学生们对“可能”“不可能”两个词有了深刻的理解. 学生们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得,教师的追问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正如肯尼基·胡德所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如果说,好的提问活动可以架构一堂高效的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点燃其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的话,那教师推波助澜的理答必然在其中起着中流砥柱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