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本无价,高山流水自有情

2014-04-29 00:44方晓梅
北方音乐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创新

方晓梅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对音乐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师钢琴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钢琴教学改革究竞如何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如何进行有效培养,这些问题已成为高师音乐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问题;创新;措施

高师钢琴教学肩负培育中小学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针对目前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效摆脱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通过对钢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思维等角度进行创新教学试验,能够有效提升高师钢琴教学水平。

一、高师钢琴教学现实与时代发展慢半拍

高师钢琴专业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等方面,经过业界相关人士的不断探索和尝试,已经创造了很多适合高师钢琴教学的教学模式,为钢琴教学提供了教学参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高师钢琴教学也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措施正确面对。 (一)教师对学科目标定调不准 钢琴教学要求针对学生个体、群体实际制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针对各个阶段制定教学目标,大多是针对一个作品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侧重点偏离教学对象,不能形成共性的具体问题,钢琴教学自然成为钢琴弹奏技术课。钢琴教学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学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但是在具体教学行为实施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随意性很大。由于没有系统意识,常常是就事论事,使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技能体系,技术漏洞难以避免,学生的整体发展受到限制。 (二)强化机械训练忽视情感投入 钢琴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站在不同角度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钢琴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音乐,通过钢琴这个载体让学生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学习钢琴不能只是一种技能的学习,而应该是心灵感知、情操陶冶、品位素质的培养。然而,目前钢琴教学却将这个根本问题给丢弃了,钢琴教学更多的是对姿态、手型、指法、音准、节奏的学习和控制。钢琴只是一种音乐表达的工具,学习钢琴只是一种手段,为音乐表达做准备。钢琴教学应该从音乐教育入手,而不是单纯手指的机械训练。 (三)注重技法指导淹没个性特点 钢琴教学是个别教学,教师要对单个学生进行教授指导。由于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辅导形式等也不应该完全相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针对群体制定教学手段和教学进度,或者是根据教学习惯制定相应教学方案,以不变应万变。在一架钢琴上一次次重复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个体特征不明显。这当然是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相悖的。教学方法的一成不变,教出来的学生也难以有自己的特点,对音乐的理解缺少个性,更不用说什么音乐创作了。这无疑像工厂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四)钢琴教学缺少趣昧艺术演绎 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本身就是情感艺术,钢琴教学自然需要情感投入。无论什么样的钢琴曲子,都是情感的集中表现。如果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对钢琴曲子的理解就显得肤浅,钢琴传递的就只是声音而不是音乐。

钢琴教学本身应该是一种愉快的、趣味性很强的活动,特别是对那些美妙的音乐曲调的演绎,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享受,但钢琴教学中,这种趣味性被人为降低了,美妙的乐曲被弄得支离破碎。钢琴表达变成技巧弹奏和情感缺位的钢琴练习,难以形成感染力,当然就不会与受众形成情感共鸣。这样的钢琴教学和弹棉花还有什么区别呢?

二.高师钢琴教学创新意识培养要旧曲新唱

钢琴教学创新不仅可以克服传统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欣赏、表达的能力,更好地发挥钢琴教学的教学职能作用。

(一)教学内容创新要体现钢琴艺术宽度、厚度

高师钢琴教学内容有比较强的沿袭性。教学内容创新,体现的正是学科内部各课程之间的合理交叉和优化,让有限资源得到最合理开发,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思维,促进情感融合和升华,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逐步完善教学内容新体系,形成高师钢琴教学资料数据库,完成对钢琴内容的更新升级。

1.高师钢琴教学要增加民族性、中国风

高师钢琴教学内容要注意音乐文化传输的平衡,要实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融合。由于受传统影响,现行钢琴教材中西方音乐所占比重较大,西化教育趋势仍然非常明显,学生接触西方钢琴作品居多,学生所熟知的西方钢琴家也居多,而对我们的民族音乐作品却知之较少,中西音乐文化传输出现失调。所以,高师钢琴教学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在完成规定作品学习后,不妨加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渗透和学习,要对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演绎技巧进行系列专项训练。如果能够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编创一些中国风格练习曲,训练效果会更加明显。高师《钢琴基础教程》还是根据1981年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大纲(草案)》编辑的,时隔几十年,很多内容已经过时。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常常加入一些中文流行歌曲,像《歌声与微笑》《簡单爱》《童话》《谢谢》等,学生特别感兴趣,学习热情高涨。

2.高师钢琴教学要借鉴融合姊妹艺术

高师钢琴教学不应该是独立的闭门造车,应该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钢琴的艺术特点,提高钢琴学习的效果。音乐和美术、文学、舞蹈、戏剧有太多共性特征,相互之间的融合指数相当高。因此,在高师钢琴教学中,要将各种艺术门类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

音乐和文学是不可分的。文学是音乐创作的源泉,而音乐又是文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文学需要音乐来诠释,音乐需要具备文学因素来增强其表现力。高师钢琴教学内容增加文学艺术的审美认识,对增加音乐内涵有重要促进作用。音乐和美术绘画也是息息相关的,音乐是流动的时间艺术,绘画是凝固的空间艺术,都可以给人带来美感和心灵的震撼。音乐与绘画的动静结合,能够极大丰富音乐的内容。优秀的音乐作品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听众引起心灵的共鸣。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钢琴教学内容和艺术空间都得到拓展,这对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有积极作用。

(二)教学形式创新要注重钢琴教学实用性

传统钢琴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相对僵化,习惯操作模式严重束缚了师生对钢琴前沿教学的认知,长期封闭教学势必让学生思维呆板,难以突破传统教学的窠臼羁绊,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学生基本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钢琴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師钢琴教学中,要继续执行一对一教学授课模式,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媒体技术的不断介入,极大丰富了钢琴教学的授课手段。可以利用电脑技术收集、整理、调用钢琴音乐资料,制作针对性更强的各种类型的教学课件和钢琴训练曲目,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钢琴教学数据库。通过网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最直接、最便利的指导,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对钢琴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对钢琴教学的新要求。像《牧童短笛》这首曲子,笔者就专门制作了音乐课件,采用不同节奏、不同和弦进行演奏,让学生反复倾听比对,筛选最佳弹奏方案,学习效果相当不错。

高师钢琴教学要注意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优化整合。教师在给学生进行示范演奏时,要对作品进行解读和诠释,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得较多的信息积累。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演奏练习时,增加一些情感投入。教师再根据学生在演奏中反馈的问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反复强化训练,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内涵,掌握钢琴弹奏要领。这种情感教学其实就是钢琴曲的二度创作过程。学生在学习时,同样是经历一个创作的过程。这样的钢琴教学才是真正的师生互动,比单纯教学生弹琴技法要强上百倍。

(三)教学思维创新要实现钢琴教学创作启迪性

音乐是听觉艺术,高师钢琴教学要用音响来表现音乐形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样一首钢琴曲子,为什么不同的人弹奏的效果不一样呢?这不仅是弹奏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不同,会有不同的个性表现。在钢琴教学中,不妨多找一些钢琴家的演奏进行比对学习,让学生通过比较感知音乐作品的个性魅力。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音乐感知特点,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当然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不能把教师自身的认知强加给学生。这样才能拓宽学生思维,久而久之,让学生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

钢琴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角度、不同认知点对曲子及演奏风格进行大胆探索,这样才会促进学生逐步学到钢琴演奏的真知,领会作品的内涵。像练习《月亮出来了》这首曲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月亮是怎样从云朵之中慢慢露出来的,特别是结合歌词来理解更有针对性。“月亮像害羞的姑娘,非常美丽。”学生会很快掌握演奏的要领,而且不同的学生会注意用自己的独创性来表达这首钢琴曲。有些作品中最能引起共鸣的部分,应该是教师最需要利用的地方,要通过对这个片段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展想象空间,增强演奏的感染力。

高师钢琴教学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教学大纲,对钢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思维进行大胆改革,制定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这对提升高师钢琴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钢琴教学改革还可以为中小学输送更多合格的音乐教师,为中小学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高师钢琴教学创新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初探
谈钢琴教学中意志力与兴趣的培养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
“由技入道”与“由理入道”——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