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平
^摘要: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地理课堂作为教育的前沿地带,进行环境教育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保;环境道德印尼海啸、汶川地震、南方冰灾、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名字个个触目惊心、震撼人心,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泪水、辛酸、恐惧、生离死别,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让我们无法再忽视它们的到来,也让我们不得不把环境教育提上日程。
所谓的环境教育就是普及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以及利用、改造、美化和优化环境能力的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怎样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地理教材内容、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渗透、促进、强化环境教育,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正在试用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陆地资源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资源现状,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这种渗透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接受了环境教育,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了解了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环境教育
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用自己的所学解决生活中的疑问,进行紧要关头的自救和他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指导學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环境观。
1.明确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是围绕人类的空间及可能影响人类的各种因素的总体。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舞台。根据人类对其的影响程度,可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类。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环境的需求和改造越加明显,人对自然的看法在不断改变,从原始社会的崇拜自然到农业社会的改造自然到工业社会的征服自然最后到后工业文明时期的谋求人地协调。与此同时的人地关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环境制约人类到环境遭破坏到环境问题尖锐到环境问题趋缓。
2.利用漫画,联系实际进行环境教育漫画大胆夸张,寓意深刻,画面诙谐幽默,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图像。利用这些特性联系实际进行环境教育,可认识到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如在学习世界水资源的危机时,可充分利用这张漫画,让学生分析这张漫画反映的现实问题。联系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利,水污染、水浪费现象日趋严重,导致一系列诸如太湖蓝藻般的“水质型”缺水、黄淮海地区的“水源型”缺水的现状。让学生谈谈对太湖蓝藻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21世纪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帮助学生树立人、环境、经济、社会相互统一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充分利用插图,进行环境教育插图的主题鲜明,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可以激发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如热带雨林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分析课本插图“热带雨林的作用”中的每一个方面,并总结出热带雨林的资源蕴藏和环境效应。
4.通过环保纪念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结合环保纪念日,如结合每年的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对学生进行环保专题讲座,以树立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教师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他们自身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在感知中得到了理性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组织环境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等活动,另外还可以结合环保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文艺晚会、展览环保绘画作品以及开展环保知识竞赛,开展环境专题讲座等。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中学地理既是传授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基础学科,也是传播和更新科学文化的主要载体,环境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生,学生是将来社会的主人,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环境行为决定着一个时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祖国的前途,人类的未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地理课堂这个主阵地,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形成敏锐的环保意识,科学的环境知识,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负责的社会态度,有效的环境保护能力,并通过课堂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