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冰冰 孙萍
摘要沙棘属植物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生态适应性,被广泛地应用到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事业中。在此分析了沙棘属植物资源现状,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沙棘属植物的良种引进、繁殖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沙棘属植物资源调查和培育实践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今后我国沙棘属植物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沙棘属植物;资源现状;良种选育;繁殖技术;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2-07401-03
胡枝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植物为落叶灌木、小乔木或乔木,常有枝刺;植物体各器官常被鳞片、鳞毛或星状柔毛[1]。沙棘属植物的地上部分具有旱生结构,对干旱忍耐力强,植株生命力旺盛,且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及抗逆性[2],可以生长在年降雨量350 mm以上或少于350 mm的区域;在水分充足地区,其地下根系发达、萌桑力强,能够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且生有根瘤,有利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氮素营养,是大力种植推广的优良水土保持树种[2],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沙棘是生态建设中首选的先锋树种。沙棘属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3],有保健强体、养颜、防癌、抗癌等作用,被称为“绿色黄金”,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等产品加工中。沙棘独特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潜在的经济开发价值,使得它在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笔者对沙棘属植物的资源分布、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1沙棘属植物资源现状
沙棘属植物现有7种11亚种,可分为有皮和无皮2组[2],其地理分布很广,广泛分布于欧亚温带地区(表1),最北到达波罗的海沿岸的芬兰,最南至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尼泊尔和锡金,东到俄罗斯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西至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地跨2°~123°E、27°~69°N[5-6]。其中,大部分沙棘属植物(7种5亚种)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及其毗邻地区,这一区域也被认为是沙棘属植物的类群分布中心[7]。
我国沙棘属植物现有7种7亚种[8],主要分布于森林—草地(草甸)过渡带;其分布东起大兴安岭西南端,西至天山山麓,南抵喜马拉雅山南坡,北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地跨75°32′~121°45′E、27°44′~48°35′N,覆盖了我国12个省(区)。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沙棘属植物类群分布最多的国家,且其资源蕴藏量也最大。根据全国沙棘资源普查资料,我国沙棘属植物总面积达92万hm2,其中天然林占73.41%,人工林占3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