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婷
摘要对安徽淮南大通湿地生态复垦区的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等9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试与统计分析,以此对生态区土壤肥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区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状况比较严重,应对土壤进行增肥,以利于植物的生长。
关键词煤矿复垦区;土壤肥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S1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2-07378-02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的能力[1-2]。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占全国一次能源总量的74%左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测算,煤炭开采的万吨煤炭塌陷率少的有0.033 hm3,多的达0.533 hm3,平均为0.2 hm2。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使得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加剧了人地矛盾,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3-4]。因此,通过对现有煤矸石复垦区及周边废弃地的土壤肥力进行分析,将分析数据的具体数值表现在图例上具有实际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大通矿生态环境修复区位于淮南矿区,东至规划中兴路,西到规划淮舜南路,南起规划沿山路,北达规划洞山东路,占地面积约438 hm2。修复区所处的大环境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地形南高北低,高程在30~200 m之间,基本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地势条件。该区水体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垃圾渗漏液组成,总水量不大。
大通湿地生态复垦区是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分别对原煤矸石、生活垃圾及化工垃圾堆等区域进行修整改造而成,表面覆土厚度在10~20 cm。
1.2研究方法
1.2.1样品采集。根据大通湿地生态区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污染情况,将该区域划分为建筑垃圾充填区、矸石化材混合充填区、生活垃圾充填区、煤矸石裸露区、径流、湿地区以及其他对照区,共设置21个采样点。采用重金属分析采样器分层采集土壤及矸石样品,以20 cm深度为一个土壤样品,约1 kg,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装入纸袋,并贴上标签带回实验室。同时,利用GPS对采用点进行定位,记录该采样点的GPS坐标,并且对采样地点、周围植物生长情况和煤矸石具体填埋深度情况等进行详细现场记录。大通湿地生态区采样点分布图如图1所示。
1.2.2土壤样品预处理。将土壤样品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把样品弄碎后平铺在干净的牛皮纸上,摊成薄薄的一层,并且经常翻动,加速自然风干。待样品风干后,拣去其中的石块、植物根系等杂物,按四分法弃去多余部分,保留约300 g。再将风干土样用玛瑙研钵研磨,分别过18和60目尼龙筛网,装入纸袋以备测定。
1.2.3测定方法。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取重铬酸钾容量法;速效磷含量的测定采取0.05 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全氮含量的测定采取开氏法;速效钾含量的测定采取中性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容重的测定采取环刀法;含水量的测定采取烘干法;pH的测定采取电极法。
2结果与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统计大通湿地生态区土壤理化性质统计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大通复垦区土壤分层含水量均值为8.33%、6.73%、7.97%,基本符合复垦区植物的生长需要。从图3、4可以看出,至上而下,复垦地土壤容重呈递增趋势,孔隙度减小,说明土壤密度逐渐增大,透气性减小。这与土壤本身结构相吻合。从图5可以看出,水杉林地土壤的pH在5.95~6.93之间,呈弱酸性;其余采样点土壤pH均大于7,均值呈弱碱性,且表层土壤的碱性要高于深层土壤。从图6可以看出,土壤中可溶性盐分范围在385.60~732.10 μS/cm,土壤盐分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