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人的理性认识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卓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如何鼓励和培养每一位学生去疑、去问、去探索,是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想问、敢问、善问、乐问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如果我们把数学的内容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就会激发起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该特别注意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的。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感悟。“悟”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外在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用心去感悟,才能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做到融会贯通,达到“真懂”、“彻悟”的境界,提高数学直觉能力。
教师的启发也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首先,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
其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
其三,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創设安全愉悦、民主和谐的情境,鼓励学生敢问
1.“爱”是敢问的前提。如果我们教师能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孩子,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心中博大的爱,那么在课堂上就应该时刻注意营造出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言心中之所言,敢问心中之所问。.“民主”是敢问的基础。小学生好奇心、自尊心与思维的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专制式的教学最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力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以自己的参与热情,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大胆提问。师生间情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教学是在知识和情感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可以激发创新意识,热情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地组织智力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引导学生会问,培养学生善问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教学无疑是主渠道。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则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出许多开放性的问题,以问引问。教师的问题有多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有多大,也就能提出多大的问题。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差异。原因在于教师因材、因人设问的能力高低各不相同而已。
四、向课后延伸,是学生“问”的源泉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发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引发更多新的问题。让我们努力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上课,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探索进取精神,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智慧,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景,探究之趣,成功之乐,全面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