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培养探讨

2014-04-29 00:46文丽明
北方音乐 2014年3期
关键词:乐感音乐教学钢琴

文丽明

[摘要]在钢琴的音乐教学中,乐感对于钢琴的学习和教学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是音乐的灵魂所在。钢琴演奏者必须具有乐感,才能够达到演奏的较高境界。因此,在钢琴音乐的教学中,应当将乐感的培养当做一项学习的基础,在一开始就对学生加以培养和强调,这既是钢琴教育和学习的规律所在和客观要求,也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乐感;钢琴;音乐教学;教学方法

多数钢琴教学中,教师和学习者往往将关注和练习的中心放在指法的练习、节拍、音符和分局等基础知识和技能上,而忽略对乐曲作品的曲式、风格以及和声的培养学习和深入分析,甚至是等学生作品完成后才开始将乐感的培养提上日程。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思路,使得学习空洞乏味,学生的演奏缺乏对作品思想和精髓的表现,演奏出的音乐作品也就没有情感的感染力。因此,笔者认为,在钢琴音乐教学对乐感的培养中,拥有良好的听觉是其必要的基础条件,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分析是其技术保证,丰富的想象是其必要的途径,情感则是其决定因素。教学中只重技巧练习缺乏乐感培养,弹奏出的作品必然毫无生机,味同嚼蜡;离开了手指技巧,乐感便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良好的乐感能让音乐焕发生命的光彩,穿越空间和时间的界限带给聆听者应有的音乐美感,如同一幅风景。

一、乐感的培养,听觉是基础和前提

音乐的天赋,听觉是重要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听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在听中培养学习者在内心对钢琴美感、乐感和歌唱的感觉,从而达到在弹奏中能够将内心对作品的情感如同演唱般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这个过程就需要来自听觉对音色的变化、力度的层次、节奏的脉搏、踏板的清晰、乐句的均匀、旋律的流畅、形象的完整等方面的判断,以期达到更加完美的艺术效果。

借助听觉来对演奏中的动作力度等进行调整,打造好的声音,本身就是实现演奏技巧进步和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进行识谱伊始,首先就应在演奏中先正确掌握音高、节拍、指法,这样才能准确表现音乐,同时音乐术语的注意、理解和学习也是识谱中需要重视的;其次,要听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乐句、乐段;听旋律与伴奏的关系:应怎样触键?音色应有何不同?怎样注意声部层次等等。这些细枝末节的有效处理,是实现作品细腻真切表现的关键。因此,乐感要以听觉的加强为前提,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构成良好乐感的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

二、深入理解和分析作品是实现对乐感培养的重要技术型保障

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都是以音乐作品为基础的,因此,演奏者只有对创作者及其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作品的分句、层次、和声、调性、速度和力度等,才能准确地把握和实现作品演奏的入境人隋。

第一、音乐作品也讲究起、承、转、合,所以对乐句的呼吸进行分析是重要的一个步骤。其中旬头、句尾和乐句高点是乐句处理三个需要注意的点。句头是起点,句头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演奏全局,因此,句头的声音要“挂”住,清晰而具有穿透力,使声音清晰地震动到每个人的心里。发展推动,是音乐的倾向,体现一种强烈的趋势和动感,是音乐的根本特性,音乐没有推动发展倾向就失去了活力,没有了生命。

第二,多数钢琴作品都是多声部的,因此,对作品的深部层次的分析是不容忽视的。要实现音乐作品表达清晰,需要演奏者弹奏的双手能够突出乐感,体现出层次性。这就要求学生在指法技术上的娴熟,只有非常讲究地、恰当地摆好各声部的位置,有意识地对各个声部做好安排,才能有比较好的整体效果。

第三,和声是所有音乐作品都具有的,都有着一定的色彩,而调性也有不同的特性和色彩,这就都需要分析作品。大三和弦明朗,小三和弦暗淡;和谐和弦比较平和、明亮、堂皇一些,不和谐的利弦则比较尖锐、紧张度较大,需要解决到和谐和弦上去。

第四,音乐作品都需要运用相应的速度快慢和力度强弱来对比和表现,且两者不完全独立存在。音乐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对比。在对比上,既可以是整曲整段的进行音乐特性的整体性对比,组曲、套曲、奏鸣曲、变奏曲、回旋曲等乐曲中,也可以是一个乐句内部或者乐句间两种音乐特性的微小对比。在教学中对于乐谱中学生容易忽略的力度和速度的符号,教师需要让学生引起足够重视,明白它体现对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

第五,作为音乐基本要素之一的节奏,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没有了节奏的音乐就不能称之为音乐。纵观音乐史的发展,众多的音乐教学者对于学生在乐感培养时,都把严格而训练有素的节拍及节奏感作为重要环节加以教育和训练。人们对音乐节奏的节拍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心体验的律动感。这种律动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通过训练能够达到让学生对节拍重音出现的周期性正确掌握,培养良好的律动感及节拍感,并能准确把握各种拍子所表达的基本音乐特征。

三、乐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必要途径

只有个体对乐曲形成一定的感知理解才能够在大脑中形成音乐带来的想象,钢琴演奏的一切艺术表现都是通过声音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比拟象征以及模仿的关系来实现的,因此,对于演奏者,其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程度、想象力,都直接关系和作用于对音乐作品中想象的塑造,也直接影响到聆听者的情感和意境鲜明程度。为此,在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既需要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引导,启发他们进行想象并将获得的情感和领悟融人到弹奏和训练中,形成潜意识的表现习惯,也需要学生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生活实践来培养和积累情感,启发想象。这样在演奏作品时,才能将想象和音乐联系起来,达到深刻的理解。

四、乐感的培养,情感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它通过特定的符号及音响结构的运动形式来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态度进行具有主观内心情感的展示,它是人的大脑将客观世界进行反映的一种形式。而对于演奏者来说,则需要将理性的理解建立在与心灵感受和激情融合的基础之上,才能赋予音乐鲜活的生命力。例如:钢琴曲《夕阳箫鼓》,这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教授于1975年根据同名古曲改编的。改编曲在钢琴的表现手法上挖掘了钢琴的独特音色来摹拟我国民族乐器如筝、箫、琵琶、鼓等的演奏特点,要把这些表现“中国风格”的神韵演奏出来,首先我们必须对这些乐器的音响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演奏中国钢琴作品,不能拘泥于技巧的运用和乐谱的再现,要发挥韵味性、气质性的东西,这需要通过自身感受和灵性去把握。

猜你喜欢
乐感音乐教学钢琴
纸钢琴
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
跳跃的黑白键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