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以松
一、案例呈现
2012年8月,我接手了一个全新的班级,在这个班级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更有过许许多多不同的收获。但是,在这个班级,我一直有个“烦恼”,他就是我们班最令人头疼的一个男孩,名叫小L,来自美丽的吉林省松原市。他有着黑土地上人们特有的憨厚、直爽,也有着东北男人常有的冲动、粗暴。有他在的班级,凝聚力很强,同学们能心往一处使,但是他自身却是个不好的反面典型,抽烟、打架、上课和老师冲突、敲诈等,许许多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事情都在他身上出现过。对此,我真的对他头都大了。
为此,我曾多次与孩子以及他母亲和姑姑谈心,但是,他往往当时答应的好好的,过段时间就又回到老样子。当时因为多次抽烟的原因,我曾想取消小L的住宿资格,结果发现小L的母亲是住在单位宿舍,周末过去也是挤挤才能住宿的,可以说他们家真的很艰苦。到了第二学期,他变本加厉,抽烟被学生处抓住,还和老师顶撞,直接被处分;到了第二学期期末的时候,他更是对我班另外一名同学实施变相敲诈,被同学举报后,他的处分到头了——留校查看,签好退学申请。
二、案例分析
本来我以为这个孩子可能就这样了,也许不会有多少时间,他就可能要退学了。但是一件事情改变了这一个学生。第三学期到了,开学初,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颁奖典礼,表彰上学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的同学,不少同学的奖金甚至达到了4位数。当时可把他看得眼红的,他立马对我说他也想参加技能大赛。我对他说你首先得在其他各个方面好好表现,如果有机会我会给你争取的。过了几天,学校的兴趣小组老师到我们班级来物色人才,希望他们能主动参加兴趣小组,继而参加技能大赛。我和小L谈了下,他当即表示一定要参加,我问他为什么参加,他说他想获得荣誉,得到奖学金,不想给妈妈、老师添麻烦了。我当时对他说,你说得对又不对,不给家长、老师添麻烦是对的,因为你大了,但是光为了荣誉和钱,那你就看得太狭隘了。他思考了一会儿,说他不想再这样吊儿郎当下去了,他想好好学点知识和技能。我对他说兴趣小组的各项基础都需要从头开始,他说他早就想好了,我又对他叮嘱了许多注意点,终于还是不放心地把他送到了兴趣小组。
刚开始到兴趣小组的几天,我一直都不太放心,经常偷偷和指导教师谈话,也时常去关注他。有事没事也和他谈谈心,尽量将他那种光想要荣誉和奖金的想法转化成对家庭的负责,他好像也渐渐理解了这种暗示。慢慢的我发现他的心稳定了,学习上也很刻苦,指导教师也说他很认真,能够完成各项任务。渐渐的,我发现我可以不用时常关注他了,而他也慢慢地找到了一条自己所需要的路。从我后来和他的谈话中,我越来越发现这个孩子渐渐成熟起来了,他脑子并不笨,有的时候还会经常对班级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习上也能主动学习了。在最后的技能大赛中,他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经验提炼
首先要读懂你的学生。具体地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社会背景、健康状况、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智力发展特点等。孔子的教育理念就是因材施教,我相信大多数教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当然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却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往往我们遇到了一个孩子,我们知道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也看了别人的诸多案例,认为很了解他了,但是我们对他依然束手无策。
其次,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弱点”。所谓弱点,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意志、品行等方面的精神特质,是就人的心理和精神等主观方面而言,而不是指客观的生理条件。自尊心、荣誉感每个人都有,这是人向上的一种重要动力,不管被试对象有多大错误、缺点,但这种情感仍然深深地埋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还有就是人都喜欢听好话,这种现象在我们学生的身上经常有所体现。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学生肯定想得到别人的表扬,所以会努力表现自己。因此,当学生在认真劳动时,或者积极参与活动时,我就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和成绩。
最后,一定要和学生真诚沟通。不要将自己总是定位在“教师”这个身份,与学生交流保持距离,要适时地和学生沟通,让学生了解你的想法,这样学生才会将他的想法和你交流。在处理小L的问题上,我自认为我虽然觉得小L各方面都很有问题,但是我还是真心想让他向好的方面转变的。其实所谓人的感觉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我也会有感觉的。在这个案例中,为什么小L和我主动说要参加兴趣小组,不光有颁奖仪式的感触,其实是平时他和我说话也很自然,没有因为老师的身份不和我说话。而我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能了解他的本心,他的真实的想法。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地了解学生,如何才能因材施教,我思考了很多。我认为,我们教师只有对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促其早日成才。
(江苏省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