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解中考题时“拨开乌云见明月”

2014-04-29 23:48徐亚飞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考试卷南通市直角三角形

徐亚飞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0-01

面对题型众多的中考试题,我们往往眼花缭乱,给人无法下手的感觉。殊不知很多情况下,许多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只要能静下心来,我们都可以从复杂多变的题型中找到基本题型。在这里仅探讨复杂图形中存在的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是比较特殊的基本图形,它的边和角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如边的关系(勾股定理)、角的关系(两锐角互余)、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等,因而直角三角形在初中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呢?在初中阶段,涉及的判定方法有很多种。如:①三角形中有两角互余;②勾股定义的逆定理;③三角形一边上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⑤相似(和一个已知的直角三角形);⑥垂径定理;⑦切线的性质……,这几年南通市对这个考点的考查度越来越高了。下面我就罗列了南通市近两年中考中,涉及到直角三角形(垂直)的一些题目,供大家参考。

例1(2011·南通·第8题):如图,⊙O的弦AB=8,M是AB的中点,且OM=3,则⊙O的半径等于【 】

A.8 B.4 C.10 D.5

本题需利用垂径定理,证得OM⊥AB,进而由勾股定理得解。

例2(2012·南通·第22题):如图,⊙O的半径为17cm,弦AB∥CD,AB=30cm,CD=16cm,圆心O位于AB、CD的上方,求AB和CD间的距离。

本题考查的实际上还是垂径定理的应用,仍然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类似于2011南通市的第8题,但本题是解答题,故要注意书写格式,尤其是辅助线的作法。这里介绍一种作法:连接OA、OC,过点O作OE⊥AB,延长OE交CD于F。∵AB∥CD,∴OF⊥CD。在这里OF⊥CD不是通过辅助线作出来的,而是在前面辅助线作法的基础上,证明得到的,相信这种方法大家在平时解题时,一定遇到过不少。

其实,本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出题者没有给出如图所示的图形,那么本题的难度系数将会上升一个档次,要考虑AB、CD位于原点的两侧,解题思路不变。

例3(2011·南通·第26题):如图1,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分别延长OA、OD到点F、E,使OF=2OA,OE=2OD,连接EF.将△EOF绕点O逆时针旋转a角得到△E1OF1(如图2)。

(1)探究AE1与BF1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当a=30°时,求证:△AOE1为直角三角形。

第二问就是直接证明△AOE1为直角三角形。题目中能直接用的条件只有∠AOE1=60°及OE1=2OA,在中考閱卷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由OE1=2OA,直接得出∠AE1O=30°,进而推出了E1A⊥AO,显然掉进了出题者所设的陷阱。

那该如何证明呢?首先我们把复杂图形简单化,把△AOE1单独提炼出来,图形清晰了,思路也就更容易出来了。这也是我们处理复杂几何图形常用的方法之一。

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方法一:取OE1的中点G,连接AG。∵OE1=2OA,∴OG=OA。又∠AOE1=60°,则有等边△AGO,∴GA=GO=GE1,∴E1A⊥OA。

方法二:过点A作AH⊥OE1于H。在RT△AHO中,∠O=60°,∴∠HAO=30°,∴OA=2OH,又OE1=2OA,即■=■,又∠O=∠O,∴△AE1O∽△HAO,∴∠E1AO=∠AHO,即E1A⊥OA。

方法三:延长OA到点M,使AM=OA,连接ME1。∵OE1=2OA,∴OE1=OM,又∠AOE1=60°,∴等边△E1MO。由三线合一,可得E1A⊥OA。

本题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有意思的是,2012年南通市中考试卷的第26题也考到了类似的知识点,可见该知识点的重要性。

例4(2012·南通·第26题):如图,菱形ABCD中,∠B=60°,点E在边BC上,点F在边CD上。

(1)如图1,若E是BC的中点,∠AEF=60°,求证:BE=DF;

(2)如图2,若∠EAF=60°,求证:△AEF是等边三角形。

对于第一问,是一道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的题目,我们有多种思路去证明BE=DF,如:可通过△ABE≌△ADF来证明(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但不一定可行);或证CE=CF,即通过证等腰△CEF来解决;亦可证F是CD的中点。对于多条路在我们面前,我们该如何来解决呢?这也是学生在解题时常常遇到的问题。这时,我们可改变解题思路,由从结论出发,转变成从条件出发,即从“执果索因”转变成“由因导果”。

方法一:由条件可知:∠B=60°,且BA=BC,所以可以连接AC构造等边△ABC,由E是BC中点,可得:AE⊥BC(三线合一),进而可得∠FEC=30°,又∠C=120°,所以△CEF为等腰三角形,CE=CF,∴BE=DF。

方法二:因为BE=■BC=■AB,又∠B=60°,所有可以猜想到∠BAE=30°,即AE⊥BC,但这种证法的易错点就是:不能由BE= =■AB,直接证得∠BAE=30°。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不就和2011年南通市数学中考试卷第26题的第二问一样了吗?

对于第一问,我虽然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我们细细推究,不难发现,这两种方法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从∠B=60°出发,构造等边三角形,最终的目标都是要证到AE⊥BC,进而解决问题。所以本题看似求证两条线段相等,实质上还离不开证直角三角形。当然本题肯定还有其他解法,在此不一一展开说明。

通过对南通市近两年中考试卷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或线段互相垂直)是近几年中考考点中的一个热点,但是我们只要能抓住题目的本质,相信大家在解题时,定能拨开乌云见明月。

猜你喜欢
考试卷南通市直角三角形
含30°角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对一道中考试题的研究
一句话也没说
5.2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
拼搭直角三角形
平行线的性质中考链接
南通市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