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曾说:“迎接未来科学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求同存异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只局限于抓纲务本,一本教参往往是教师们传授知识的蓝本,从字词、文学常识、到课文分析,课后练习,教师教得天衣无缝,学生学得扎实迈力,但临到实际运用就不是那么有效了。许多学生应试时只习惯于和熟悉的题目打交道,舍此之外就别无他法了。更为奇怪的是学生的答案大多呈标准统一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们被限制在教参的藩篱之中,教参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学生也把教师的说教当成是金口玉言,不加思索地做笔记、搞背诵,久而久之思维便固定僵化。大家知道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思维方式应该是发散的,教参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只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教师倘使不拓展思维,宥于狭小的范围之中,其结果只能使教学走入死胡同,教师必须坚持多种思维方式授课,不一味苟同于“权威”,更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走出固有的框架
语文教学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学生完全可以在这片自由的天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事实上教师们的许多做法却限制了学生们的自由。我们的教师在授课时总会想尽千方百计,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上来,不会赋予他们以时代的新意。而事实上有些作品所涉及的情况已经与现实格格不入了,我们怎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呢?寓意较深的文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学生是无法感受到的。我们不妨让学生从直接感受语言上下功夫,不刻意地去追求深刻的主题和社会意义,学生能够领会多少就算多少。久而久之,有了深厚的生活积累理解就不会是一件难事了。在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尚停留在固有的教学程式之中:先字词,后段落,再篇章,显得刻板单调没有一点创新意识。大家都知道语文这门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老师分析的再透彻,学生不会运用,教学归根结底是失败的。其实教学之时完全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分析文章时突出一点兼顾一般就足够了。中国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教师篇篇大讲特讲,何时能授完课呢?笔者以为应该淡化传统的授课模式,大胆取舍,还老师和学生以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择其所好,重点研读,亦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让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部分篇目与现实生活实际已经相去甚远,其作品所赋予的时代内容已经失去固有的本质特色。特别是近现代的一些知名作家的许多作品已经不大适合学生的口味了。部分作品主题大多与特定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与当代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比方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往往是一些老师讲授的重点篇目,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备课教课,而学生实际上领悟了多少,恐怕老师也不知道。因为那个时代离现实太远了,学生根本无法去接触,他们只是从老师的讲解中得到的一些间接信息而已,学生所谓的理解只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在现有的教材中恰恰是一些非重点篇目比较接近学生的实际,所以我认为是否应该将这些文章作为教学的重点。对教材中不适合中学生的篇目可以大胆删减,取而代之的是补充一些能反映青少年成长历程的篇目让学生研读,这比教师的那些枯燥的说教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四、将“时尚”“热门”引入语文教学
知识经济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语文学科所涉及到的信息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文字传授。一些学者把语文学科纳入了“语文科学”的范畴,对它所涉及的范围作了重新界定。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交际等方面的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积累,没有大胆的创新精神,仅仅只满足于学一教一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更新思维方式,随时捕捉到瞬息万变的信息,将其融入教学方能拓展语文教学思维空间。生活处处皆学问,即使是社会上流行的俚言俗语也直接或间接与语文教学有所牵连。近些年来出现的计算机网络、微软设备,现代信息交流手段、宣传媒体、国际实事等语文学科均会涉及到。从这一点出发,语文教学应该是宣传“时尚”、“热门”,接受新信息的主要物质载体。学语文怎么能碰到新鲜名词就绕道走呢?如果认为那不是语文教师所研究的范畴,那就大错特错了。基于这一点笔者以为语文学科应该是不拘泥于现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应敢于走出课堂之外,勇于接受全新的教学及社会信息,这样才能拓宽思维空间,使教学焕发出生机。
总之,激活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敢于尝试,方可达到游仞有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