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教育”的意义、内涵及其建构

2014-04-29 00:44曾明泉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

曾明泉

摘要:“宜人教育”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背景下,结合丹徒的地域实际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它既有地域文化的厚重积淀,也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层解读,更是具有区域内涵的丰实目标。“宜人教育”的内涵包括课程、管理、课堂、社团、学生的自主发展等各个层面,旨在通过“宜人教育”理念的践行,形成区域的教育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

关键词:宜人教育;区域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9-0012-05

教育是“为了人的解放”(弗莱雷)。从哲学高度看,作为价值关涉活动的教育,其深层次改革实际是按照一个全新的价值标准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变过程。面对科技第一资源和人才第一力量有机结合的战略高地,面对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战略支点,我们对教育的本体与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思考,在丹徒教育综合改革中,提出了“宜人教育”理念,并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力图建构起与生命和谐发展的教育新模式。

一、“宜人教育”的提出

1.“宜人教育”是向教育本源的回归

《论语·乡党》里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寥寥十二字,孔子的仁者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人论”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可概括为:在教育对象上认为“性相近”,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目标上提出培养和造就“君子”(高素质的人);在教育内容选择上强调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德以育人”(德育思想),设立“六艺”(课程设置),推崇“乐学”(愉快教学态度),要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全面发展),提倡“生无所息”(终身教育观);在实施过程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启发式教育),“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因材施教),强调根据人的特点,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对此,孟子曾有“仁”就是“人”的精准诠释。“宜人教育”继承并发扬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本哲学,坚持回归人本、以人为本,坚持“每个学生都是人才”的学生观,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强调关怀人、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其实,这与儒家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谋而合的。

2.“宜人教育”是对教育价值的追问

古今中外教育大家,都将教育的价值聚焦在人的成长上。纵观《论语》中诸如樊迟请教“稼圃”之事等篇章,不难看出,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总是围绕“克己”、“爱人”、“成人”、“做人”,即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并不囿于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苏格拉底也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要求人深刻思考并达到道德完善。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教育》中,更是将教育定义为“生活”。在他看来,教育并不只是用来训练学生的心智,心智训练只是过去的延续,却永远无法发现新的事物,无法造就一个圆满的个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改革家陶行知认为,教育的功能是“教育人,改造人,影响人的发展”,教育学生“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宜人教育”正是基于对教育的同样理解,对教育的本源价值去伪存真,主张以生命孵化生命,以人格熏陶人格,以品行影响品行,以情感点燃情感,使人随着生命生长规律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充实、进取、生长。

3.“宜人教育”是对当下教育的重塑

审视当前教育,弊端主要有三:一是顺从权威,个性丧失。长期以来,教学以应试为本,课堂以知识为本,评价以分数为本,本应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被妖魔化为见“分”不见“人”的机械活动,学生沦为知识容器和考试机器。沉重的学业负担、过重的升学压力、枯燥乏味的校园生活,无情剥夺了学生健康、运动、实践乃至生活的权利,甚至导致激情丧失、精神萎靡、人格扭曲。二是急功近利,道德缺失。社会转型引发的道德分化、价值多元,使得当下教育愈发浮躁,“学习、应试、文凭、就业、高薪”似乎成为教育的唯一主题,成为成败得失的评判标准,幸福、价值、爱……这些贯穿一生的“风景”成为不足挂齿的装饰和碎片。教育正无奈地沦为一种“工具”,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甚嚣尘上,左右着教育的方向,教育与其真正的目标日益背道而驰。三是偏重智力,背离生活。知识源自生活,本质是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理论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但时下教育在知识的内化中太过刻意强调结果,往往不遗余力地宣扬知识的神圣性,追求体系的严密性,却不愿享受来自生活的精彩。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事实、竭力发展智力的同时,很少启发对人生整体过程的了解,教育成了训练心智的工具,与生活渐行渐远。“宜人教育”是“弘扬人性、尊崇个性”的教育,一切为着促进生命成长、奠基人的幸福生活,力图使教育回归“唤醒智慧,培养人的完整生活”的本真。

4.“宜人教育”顺应教育改革方向

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从国际视野来看,无论是2009年美国的全面教育改革计划,还是法国的新一轮高中教育改革、2010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教学的重要性》教育白皮书,都将“公平而卓越”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追求,更加反思教育的价值取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挖掘人的潜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从国内形势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推进教育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促进学校办出特色,等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的内涵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内涵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灵魂也是以人为本,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不难看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5.“宜人教育”植根丰厚的地域文化

丹徒历史源远流长,建立县制已有3000多年历史。西周称“宜”,出土的“宜侯夨簋”被尊为“吴国第一铜器”。春秋属吴,名曰朱方;战国属楚,改名谷阳。秦时属会稽郡,始皇东巡,闻术士言谷阳京岘山有王气,遂派三千赭衣囚徒凿断山脉,改名丹徒。自此,历朝均以丹徒名县。丹徒先祖以“宜”命名,意义深远。“宜”的本字为“且”,本义为动词,意为“祭祖杀牲,平分肉食”。后引申为二,一是平均之意,指将一块肉切成均等的数份,如“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二是“应该”、“恰当”、“合情合理”之意,如“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以“平等”、“适合”为核心的“宜文化”已成为特色鲜明的丹徒地域文化。在新时期,“宜人宜居宜学宜商”更被地方政府赫然列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地方文化的滋润之下,在积极探索“宜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宜人教育”更加注重平等地对待每个生命,以“适应规律”、“适合个体”为追求,力图促进每个人最大限度的个性化优势发展。

二、“宜人教育”的内涵

“宜人教育”是在对教育现状深刻反思基础上,基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种新探索,是一种充分尊重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教育手段对学生实施有效心智开导、倾心呵护学生心灵、高度关注学生人格塑造、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教育。

1.“宜人教育”是人本教育

从教育动机看,“宜人教育”不以甄选和鉴别为最终目的,而是以培养富有生命元素的“人中人”为成就,通过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生命的对话,引导学生科学地对待生活,成长为一个热爱生活、人格健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2.“宜人教育”是生本教育

从教育价值看,“宜人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平等地对待个体差异,充分顺应并放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始终将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原点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一切都是为了促进每个生命的成长。

3.“宜人教育”是适合教育

从教育资源和学生发展的动态匹配看,“宜人教育”严格遵循规律,不是反向的削足适履,而是由无数的格罗·佩斯法乎自然设计出教育教学的“迪斯尼路径”,构建适合发展的教学内容,设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以静待花开的心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充分的发展。

4.“宜人教育”是个性教育

从教育评价看,“宜人教育”高度关注教育的生态,崇尚独一无二,反对泯然众人,始终以“君子不器”的胸怀,善于发现人的潜质,着力培育并张扬人的个性,将学生个性化成长和优势发展作为衡量质量高下和办学成败的标准。

5.“宜人教育”是多元教育

从组织形式看,“宜人教育”尤其突出教育方法、方式、途径的多样化、灵活性、创造性,将自主权和选择权还给师生,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构建兴趣各异、学生选修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多元融合,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包括教师在内的每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三、“宜人教育”的原则

1.共生性原则

在教育教学中,到底应以谁为中心,一直众说纷纭。传统教育思想惯于强调师道尊严,在此指导下产生的“教师中心说”往往容易抑制乃至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使教育蜕化为单向传递、强化训练的“灌输式”知识传授。近年来,很多人提出“学生中心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交给学生”似乎成了勇于改革的生动写照。但冷静思考,这种片面强调学生中心地位的思想,往往也会使教育失去应有尊严,极易使提升人、成就人的教育走向反面,弊端显而易见。“宜人教育”认为,教育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要求在教育世界里,摒弃主客体二元对立的陈旧思维模式,坚持共在共生思想,让教师与学生都成为教育的主体。就教师而言,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意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就学生而言,应坚持“以师为本”的换位思考,理解并读懂教师,在“我”与“你”、“师本”和“生本”的相互作用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共同获得生命发展。

2.整全性原则

当前教育往往将人才定位为“知识人”,过于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常常沦为教育的附庸,变得可有可无。毫无疑问,这种教育思想培养出的学生或许会成为某门学科的专门人才或后备力量,但其能力、素质、精神必然是不健全的,也不可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融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于一体的存在。“宜人教育”正是全面观照人的这三种特性需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观照人的发展,着力提升人性本色,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态度和爱好,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努力使人的三性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从而培养出具有鲜明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整全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势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生成性原则

雅斯贝斯认为,人是宇宙中唯一能够“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不是简单地“是其所是”地存在着。人具有一种超越本能,能通过自身创造实践打破生命本能和现实规定的束缚与桎梏,在“应然”与“实然”中不断转换。也就是说,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既不可先验预设,更无法最终完成,始终处在生成之中。基于此,“宜人教育”的生成性要义有三:一是不对学生进行预设,坚决不给学生的发展定位画像,而是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人才,都能通过努力不断进步并最终取得成功;二是特别重视唤醒并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不从外部“打破蛋壳”,而是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自内部“破壳而出”,成为发展的主人;三是坚持“最近发展区理论”,积极引导学生找准最近目标,持续不断地由“原是”变为“不是”,或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向“不是”转化,在动态生成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创新。

四、“宜人教育”的建构

1.确立“宜人”的发展目标

“宜人”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做到三个统一:一是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统一。要坚定不移地将“为人民幸福、让人民满意”作为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始终以“成就学生、成功教师、成名学校”作为学校工作的主线,努力实现个人与集体在“宜生、宜师、宜校”的共同目标指引下同心同步,同频共振。二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教育不仅指向文化的传承,更要指向人格的唤醒与建构,指向陶冶性情、提升人性、锻造健康饱满的人格。要将人的发展始终置于时代的洪流、社会的主旋律之下,着力寻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交点”,培养人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聚并弘扬正能量,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三是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必须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强化落实课程计划,正确处理“考试”与“考查”的关系,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增强能力素质上下足功夫。同时,要清醒看到,现代教育的核心不是管理人、控制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人的个性是改造社会、创新发展的力量之源,片面强调社会共同性只会教会学生适应社会,并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为此,需要充分帮助学生发现特长、发掘潜能、发展优势、个性成长。

2.构建“宜人”的学习内容

科学教育的僭越与人文教育的式微,是当前教育的最大弊端。推进“宜人教育”,从宏观来讲,首先要充分尊重并发挥科学与人文之于教育的一体两面作用,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既追求科学教育“真、善、美”的内在气质,又力避无科学的人文教育带给人的盲目信从与无根玄思,使教育充满生命关怀和人文关心。从微观层面来看,在课程设置上,“宜人教育”更加强调服务学生终身发展,高度关注学生与社会的契合,强化对校情、学情、生情的研究,在科学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加突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通过丰富生动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生存、发展与服务社会的一技之长,力争使学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文明发展的创造者。

3.选择“宜人”的教育方法

“宜人教育”坚持“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坚持“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要求教者不仅精通教材、研究学生,而且熟谙教育内容对教和学提出的要求,寻求最适合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要求始终落实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一直处于“跳一跳、够得到”的主动发展情境。在教育过程中,“宜人教育”反对浮华,主张返璞归真,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个性特点,高度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管。在学习方法上,“宜人教育”在关注教师能动作用的同时,更加认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构建、自主评价,始终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同学间的融合度、师生间的互动度置于首位,充分尊重认知规律,着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内化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不断扩大并开放学生课堂空间,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合作引导,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生动化特点,学校成为师生互动、相互促进的知识生成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充满久远的生命活力。

4.培育“宜人”的教育团队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推进“宜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对学生,要坚持“每个学生都是人才”的教育观,坚持“不求人人得高分,但求个个有进步”的质量观,高度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个体差异与成长规律,充满爱心,升华情感,严慈相济,善用包容之心和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善以赏识和激励、成就学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导师;对自己,始终定位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服务者、引路人,坚持“学生第一、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敢于自我否定,善于自我反思,在教中研、教中学、学中教,力争形成鲜明教学风格和育人特色;对教育,敬畏规律,使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源、回归人性,使教育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充满智慧和欢乐的活动,使学生都能拥有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品格,并在自己的秉性和能力范围内获得应有的、充分的发展,成为幸福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5.健全“宜人”的教育评价

“宜人教育”并不回避考试,从不将考试成绩看作刻意追求的目标,所谓分数只是教育过程的必然呈现。“宜人教育”评价更多人性化、多元化,主要采用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和个体跟踪管理的办法,纵向与横向比较相结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提高,在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上的新进步,关注生命成长的深度、厚度与丰满程度。同时,“宜人教育”高度重视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力图从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多个维度,积极构建以学生的品质、体格、知识、特长、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等多要素组成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评价及时调整、优化自身的教育行为,使学校办学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之中。

真心渴盼更多的教育同行与专家学者能给我们的探索以指引,愿我们共同的努力能为更多孩子早日铺就一条“宜人”的成长、成功之路。教育改革创新,我们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
浅谈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学改革
国内移动语言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P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省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省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改革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变革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