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莹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82份问卷,回收率100%,82例患者中存在焦虑的患者64例,占78.05%,恐惧的患者47例,占57.32%,自卑感和抑郁的患者58例,占70.73%,意志消沉54例,占65.85%,期望70例,占85.37%。结论:肺结核病患者具有焦虑、恐惧、抑郁、自卑、意志消沉、期望特征,临床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分析,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信心,提高依从性,积极配合,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特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07-02
肺结核病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慢性传染病,人在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会立刻发病,可能会在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或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引起临床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盗汗、低热、乏力、女性月经失调、消瘦等,对患者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威胁。针对肺结核病患者心理特点,给予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38例,女44例;年龄10个月~84岁,平均年龄(32.8±5.4)岁。其中,原发性肺结核39例(47.56%),血源播散性肺结核6例(7.31%),结核性胸膜炎9例(10.98%),淋巴结核2例(2.44%),骨结核1例(1.22%),粟粒型肺结核9例(10.98%),空洞型肺结核14例(17.07%),结核性脑膜炎1例(1.22%),盆腔结核1例(1.22%)。
1.2 方法
本研究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问卷主要包含以下六项基本问题[2]:焦虑、恐惧、抑郁、自卑、意志消沉、期望,本次调查共发放82份问卷,且均全部回收,回收率100%。
2 结果及分析
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产生着各种生理及心理上需求,一旦其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发生矛盾或难以适应时,则其心理上会感觉不平衡,由此而引起其精神生活出现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紧张、焦虑等,并且会进一步影响其身心健康,同时由于患者文化结构、阶层、病程等方面的不同,且还存在着某些特殊心理需求,本研究中,该82例患者主要存在以下心理特征:
2.1 焦虑及恐惧
患者一旦预感会发生不良后果,但其自己又无法控制,则会导致焦虑及恐惧这一情绪反应。本研究中,我们调查发现82例患者中存在焦虑的患者64例,占78.05%,恐惧的患者47例,占57.32%。导致如此高比例的因素主要为:①担心家庭经济问题,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该病治疗时间长,且大部分劳动能力受限,尤其农村患者,其本身存在家庭经济拮据,且该病治疗费用昂贵,时间长,导致其难以入院治疗,长时间拖延病情,当病情非常严重,生活及工作等受到严重影响时才入院治疗,或病情有所好转因担心经济问题就停药,由此而导致病情更为严重;②担心虽然经过治疗但仍然会传染其他人;③担心该病不仅对今后的工作、学习造成影响,甚至会对其个人婚姻造成影响。
2.2 自卑感和抑郁
由于结核病属于传染性疾病,该病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母体传播,患者由于疾病影响,会出现肢体疼痛变性、不能生育等,生活、学习、劳动等均受到严重影响,且常常会遭人歧视,因此,患者容易产生自卑和压抑心理,同时部分患者由于经济、结核病保健常识等因素的影响,擅自停药,无法做到坚持服药,从而致病情反复发作,产生抑郁、伤感负性心理,同时其十分敏感医务人员言行,情绪波动较大,机体内平衡严重受到破坏,由此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中,我们调查发现82例患者中存在自卑感和抑郁的患者58例,占70.73%。
2.3 意志消沉
本研究中,82例患者中有54例(65.85%),由于长时间治疗,病情反复,而信心全无,同时由于病情久治不愈感疲乏不堪、放弃治疗,由此导致疾病治愈受耽误。
2.4 期望
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存在着期望心理,向往治疗结果是自己所期望的,需要人们,特别是医护人员的理解,希望自己不受歧视,在集体中属于“平等”的一员,希望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本研究中,82例患者中有70例(85.37%)
3 心理护理
3.1 树立信心
肺结核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关键在于协助患者树立信心:①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了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结核病已经能够有效手段有效防治,只要早期发现、在治疗过程中遵医嘱规律用药、并能够定期复查,结核病是完全能够治愈的,这不再只是一个梦想;②对患者的作为采用鼓励性语言给予肯定,使其自信心能够增强,积极配合各项治疗;③告知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不是短时间内就可治愈的,同时治疗期间病情反复属于正常情况,做好心理准备,稳定情绪,不可心急。
3.2 消除自卑心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当根据其心理状况,满腔热情的给予接待,使其能够感觉温暖和欣慰,同时应当通过谈心、交心等方式,了解患者存在的负性心理,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安慰,生活中尽可能的给予体贴关怀,设心处地、换位思考患者心理,体验他们的难处,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同时将自己如何理解疾病及人生态度与患者进行探讨,并告知其面对心理冲突如何正确解决处理,引起共鸣,最终使其能够将思想包袱丢掉,消除自卑心理,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3]。
3.3 加强与家属之间的沟通配合
医护人员应当耐心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儿童、老年结核病患者,家属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承受着较大的精神负担,护理人员应当指导家属不仅在生活起居方法,同时应当在身心方面给予患者更多帮助,不能对其歧视,并且为使家属能够对病情有充分了解,应当向家属讲解结核病相关知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建立合理的护理计划,使患者能够通过家属的鼓励和支持得到力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息,客服自卑心理。
3.4 避免焦虑心理
在临床中,我们需要根据焦虑的不同诱因,制定有针对性心理护理,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主要诱因是由于长时间治疗、自身家庭经济等因素,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时应当根据病情及经济条件,尽可能的采用最基本抗痨药,从而使各项费用能够减轻,使患者能够安心住院,由此使各种负性心理减轻,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思想、生活以及学习工作情况的关心了解,尽自己能力帮助患者解决存在的困难。
3.5 做好健康教育
①饮食指导:肺结核患者应当戒烟酒,宜进食富含丰富维生素、蛋白质、高热量的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②用药指导:肺结核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同时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若在治疗过程中未能按照医生指导进行科学用药,则可能导致一系列毒副反应及耐药性,因此,应指导患者用药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且未经医生同意不可擅自更改或增加药物。③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应当保证充足睡眠,不可过度劳累,同时加强锻炼,从而使机体抵抗力得以加强,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并且应当定期回院检查[4]。
综上所述,肺结核病患者具有焦慮、恐惧、抑郁、自卑、意志消沉、期望特征,临床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分析,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信心,提高依从性,积极配合,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淑玲. 肺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365-366.
[2]姜涛,宋继武.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192.
[3]刘美芳.心理护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50-51.
[4]刘轩.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