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兰
【摘要】目的:研究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护理方法,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2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法,通过对患者满意率,抑郁水平变化及肢体恢复程度的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情况,并做出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率,抑郁水平变化及肢体恢复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抑郁症中医护理有其特有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普通护理方法,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中医护理的作用。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75-02
中风后抑郁症,是在中风发病后发生的一种精神性障碍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抑郁症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悲伤,体重下降等精神和躯体症状[1]。其发病率极高,在中风患者中发病率达到20%-60%,且其漏诊率高、患病后死亡率也比普通中风患者高出大约3.4倍[2],且其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对精神病越来越重视,中风后抑郁症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中医护理疗法的研究,发现其对中风后抑郁症治疗作用明显,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 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12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抑郁指数计算,得出所选患者轻度抑郁70例,中度抑郁4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34例,女22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为(50.1±5.2)岁,对照组患者:男33例,女23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49.8±5.1)岁。通过基础资料调查,发现所选患者在性别、年龄、抑郁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普通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康复和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注意依据病情变化降压降脂,脑缺血患者注意抗凝血治疗,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患者抑郁程度的评测,依据病情让患者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并辅以心理疗法,及时和患者鼓励、沟通。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辩症分型,对症治疗,并辅以针灸疗法。①临床上除了精神抑郁,不思饮食外还表现为胸闷腹胀,胸胁胀痛,苔薄腻, 脉弦等,此类患者主要为肝气郁结所致,应注意患者情绪变化,日常饮食中加食莲藕、萝卜、山楂等疏肝理气食物,多按摩患者背部。心理疗法上注意,及时开导,劝慰患者将心中烦闷倾诉出来,多鼓励患者与家属、医护人员沟通。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宁,容易劳累,健忘,忧愁,舌质白,脉细等,此类患者是心脾虚弱所致,日常时可以辅以服用补中益气丸。心理疗法上注意多给患者留有安静的环境,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多给患者讲解使其充分认识中风,并 多用成功事例鼓励患者。③临床表现为心烦气躁,易怒,舌黄, 脉弦数等,此类患者主要是气郁化火所致,在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饮用枸杞、菊花等去火茶,心理疗法上因注意让患者及时发泄,多注意教授其一些自我调节方法。④临床上表现为腰膝无力,畏寒肢冷,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等,此类患者为脾肾两虚造成的,日常饮食上因增加写温补型食物:羊肉,山药,生姜等,日常也应多注意做适当的户外运动。同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进行情志护理[3]: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建议患者进行音乐疗法等各个心理层面的护理,其主要是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而同时又能发展护患关系的一种护理方法。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病情为患者辅以醒脑疏肝的针灸疗法,每天一次15min。
三个月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抑郁水平变化及肢体恢复程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变化情况。
1.3疗效标准
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抑郁水平,以10分以上视为有变化,分值越低抑郁减轻情况越好;采用尼莫地平评分法评价肢体功能,分值减小,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1.4统计学方法
,7@#
数据分析通过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ⅹ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可得观察组和对照组抑郁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效果更为明显,且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抑郁水平变化,肢体恢复程度及满意率组间差异都很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中风后抑郁症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有很积极的意义,其在改善抑郁,肢体恢复,使患者满意方面均有很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思羽,趙庆华. 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护理干预疗效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7(23):1842.
[2] 韦晓勇.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 36) : 5549.
[3] 刘玉静. 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中医护理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3: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