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权
摘要:世界是由万物的生态链构成的,万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对初中生物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生物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观察,让学生发现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方式。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方面自主探索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创新精神。观察探索能力是众多能力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探究活动就是从观察入手的。推进生物有效教学,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观察;探索;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57
一、观察探索能力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观察是一种有意的知觉,也是一种“思维的知觉”。观察能力是指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表现在生物学科上就是要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细微变化和本质特征。
观察是探究的第一步,科学的学习要从观察入手,观察是获取知识的门户,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是“观察——直觉思维——想象——抽象思维——本质揭示”。培养观察探索能力是中学生物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初中生物教材有许多分组实验,每章节都有观察、讨论、阅读、思考、实践的内容,突出了观察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的方法
观察探索是学习生物的基本方法,是学习一切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没有达尔文大量的观察和探索研究,就不会有今天的进化论,在科学史上,凡一切有伟大成就者,无一不是十分重视“观察”的重要作用的。大量事实证明:善于观察,具有较强的观察探索能力,是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
1. 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探索兴趣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和心理素质的不同,学生在学习和观察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水平。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辨认动、植物等。进行生态调查时,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还培养了观察兴趣、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特别是野外观察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热爱大自然,增强他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多指导学生的家庭观察实验,培养有意观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身或周围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和生命现象。
2.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探索方法
观察探索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很必要的。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为例,显微镜中出现许多连成一片的洋葱表皮细胞,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就要加以指导,先看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再选择一个较完整、清晰的细胞观察结构。观察细胞结构时,要从外到内,依次观察各部分结构特点。这就是一种最常用的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的程序观察方法。
3.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观察探索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全部的“讲”取代学生的“观察”。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会看,首先是肯注意观察,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观察。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探索能力的题目。其次就是教给学生带上问题观察,将我们要学习的知识、问题带到题目当中,做到有目的地观察。比如在讲授植物的向光性前,让学生自主观察植物比如向日葵一天早中晚生长形态的变化,通过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三、创新观察方法,使探索更具有创造性
探索是人生主要乐趣之一,可以给学生带来乐趣。一个懂得和感受探索的幸福,有过深层次探索体验的人,都会获得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惊喜,解读出富有个性魅力的独特意义。而创新观察方法,则是发挥探究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如教学观察洋葱上表皮细胞和动物的口腔上皮细胞(用显微镜),教师要用富有激励和挑战性的话语的鼓动学生积极动脑,让学生放手触摸显微镜,随意调整显微镜与切片的位置,而不是教师调好位置后简单地让学生看,让学生在观察中大大发挥了其创新潜能,使学生尝到创新的乐趣,将探索提升到更深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得出生物由细胞构成的结论,认识细胞的各个结构。
综上所述,观察与探索密不可分。观察是探索的基础和前提,探索是观察的延续和升华。有观察才有孜孜不倦地探索,同时,探索也离不开耐心细致的观察。观察能力提高,能激发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感官去观察自然事物,探索自然现象和大千世界。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融观察、探索于一体,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好的科学人才。
(作者单位: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中学 13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