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隋王朝虽然是昙花一现,但它在历史上却起了巨大的进步作用,更开创了盛唐文化的先河。正因为时间短促,致使隋代的物质文化面貌从考古学上很难分辨出来,能够确认为隋代的文物也屈指可数。
1959年5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安阳市豫北纱厂附近发掘了葬于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的张盛墓。张盛,字永兴,南阳白水(今河南省南阳市)人,生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卒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享年九十有三。张盛早年入仕,在官场中小有名气。隋朝立国后,他从县令一类的下级官吏,渐升至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成为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
张盛墓中随葬品品类丰富、数量众多,总数达192件,除一面铜镜外,均为陶器和瓷器,是隋代文物的一次集中发现,反映了隋代社会生活的真实风貌。
在随葬品中,有各种俑类95件,其中有侍吏俑、武士俑、仪仗俑、伎乐俑、舞俑、仆侍俑、胡俑、僧俑等。除少量瓷俑外,绝大多数为陶俑,这在其他隋墓中是少见的。
生活用具有52件,皆为瓷器,品种有瓷壶、坛、瓶、罐、三足炉、三足带环盘、博山炉、灯、双耳盂、钵、独柱盆、碗、盒、奁状器、小瓷缸、环足盘等。从胎质和釉色看,可分为青瓷和白瓷两大类。所出3件青瓷碗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相比,其胎质更加细腻,釉色纯净,很少有杂色和污染现象。而其他大部分均为带有不同浓度的浅青色白瓷,这些白瓷虽已没有北方青瓷灰胎厚重的特点,但白中仍泛青或泛黄,与青瓷釉色接近。这既显示了白瓷在初创时期的原始性,同时也十分确凿地证明白瓷起源于北方,而且是从青瓷发展而来的,它为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窑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74年2月,在安阳市北郊安阳桥南洹河之滨发现一处重要的瓷窑址,从窑址中出土瓷器标本判定,这处窑址自北朝开始烧造,延及隋唐。后隋文帝杨坚将安阳改称相州,窑以地名,故安阳市发现的隋代瓷窑址,又称“相州窑”。有学者认为,张盛墓所出瓷器整体上仍属于北方早期青瓷系统,其中有些器物已接近白瓷,这些瓷器应是相州窑的产品。它的出土,对相州窑乃至中国陶瓷史的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日用器物模型出土43件,有陶磨、陶碾、陶碓、簸箕、陶井、陶灶、陶屋、陶靴、陶履、陶座、陶马蹬、陶珠、陶印等。其中的一些家具模型,反映了当时官宦人家室内布置和日用起居方面的情景。
张盛墓出土随葬品极为丰富,这里,我们从中选取几件予以介绍,通过这些文物,可以看到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隋代白釉黑彩侍吏俑
该俑束发戴进贤冠,身穿圆领广袖衣,披(衤+两)裆,内衬蓝衫,外着上衣,原涂红绿色彩,现大部分已经脱落。腰际束带,足蹬云头靴,双手交于胸前,抚剑,双目平视,神态自若,肃穆而虔诚地站立在莲花座上。高72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
从质地和釉色看,俑为白胎白釉,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釉质莹润光洁。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头发、冠帽、眼睛、眉毛、胡须、衣饰、鞋和剑鞘等醒目部位都点画有黑彩。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北方地区所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白釉黑彩俑。
彩绘瓷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但在西晋时已有青釉点彩瓷器,到了东晋这种点彩瓷逐渐增多。其主要技法是瓷胎挂釉后,再在需要突出的部位点彩,然后晾干入窑一次烧成。这种简单彩绘的方法增添了陶瓷作品的感染力,很快被世人所接受。白釉黑彩侍吏俑的点彩技法基本上承袭了青釉点彩技法。同墓中所出镇墓兽的四肢关节和鼻、眼等部位也都采用点黑彩的办法来突出镇墓兽的威严形象。到了唐代铜川黄堡窑时,用黑釉装饰粉盒画出菊花、团花等装饰,更使白釉黑彩工艺提高了一大步。
白釉黑彩的做法是隋代一大发明,它为白瓷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宋代磁州窑的白釉黑花艺术蜚声中外,就是在这种创新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隋代彩绘伎乐陶俑群
陶俑均为黑发朱唇,头梳平髻,脑后插梳。长裙系于胸前,双带下垂。跽坐。有的穿褐衣或红衣、红绿竖条裙,有的穿褐衣黄裙或绿裙,衣裙上面的色彩现在大部分已经脱落。身高多为17~19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
这批陶俑均为女性,手中都持有乐器,组成了一个乐队。乐器的种类有竖箜篌(八柱)、琵琶(四弦曲项琵琶、拨弹,五弦直项琵琶、拨弹)、钹、笛、筚篥、排箫(十七个管),并分别作吹奏和弹奏状。还有一俑两手未执乐器,但却呈于胸前作拍状,看来此俑是在掌握节拍,类似今天的指挥。这是一支典型的坐部伎乐队。
“坐部伎”设置于何时?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玄宗时“分乐为两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由此可知,到唐玄宗时期始将其分为立部和坐部两种。从本质上说,“立部伎”和“坐部伎”只是唐代宫廷乐舞的不同类别,它们都可用于唐代宫廷宴享等活动中,都是为朝廷服务的。其区别是:立部伎在堂下或室外广场演出,声乐立奏,演出规模和场面较大,多以鼓吹和打击乐伴奏,以演出队舞和散乐为主,气氛热烈,技艺粗犷。坐部伎在堂上或室内演出,声乐坐奏,演出规模较小,多使用管弦乐器,以演出乐曲和歌舞为主,气氛温和,技艺更加娴熟和精湛。
张盛墓中坐部伎的出现,说明至迟到隋代,乐队中已经出现了坐部伎。它是隋代一支具有燕乐风格的官府乐队的缩影,也为研究我国音乐舞蹈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隋代白釉围棋盘
该围棋盘高4厘米,边长10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盘上纵横各刻十七道直线,加上边线,共有十九道纵直线和十九道横直线,共361个交叉点。棋盘上面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个小孔,形成“五星”,显然是为了便于识别棋子的位置而有意制成的。盘的四个侧面,有类似壶门的装饰。墓内用特制的白瓷围棋盘随葬,说明张盛生前不仅是一位驰骋疆场、南征北战的大将军,同时又是一位围棋爱好者。
据文献记载,围棋起源于我国,至迟在两干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盛行,当时把下围棋称为“博弈”。在西汉时,中国的围棋已经传人古印度,唐代时传人日本,成为中外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日本正仓院所存的古代围棋盘,据说就是中国唐朝皇帝赠送给日本天皇的御用品。明人胡应麟在《庆州委谭》中说:“今围棋十九行,三百六十一路,宋世同此。然汉制十七道,唐局或十八道。”清代晚期方浚颐的诗中说:“十七十八道,汉唐截然分。徐铉改十九,宋以后咸遵。”徐铉是南唐宋初(917-993)人,按此记载,五代至北宋初年才开始有十九道围棋。有关围棋的实物资料,在我国各地屡有发现,目前考古所见时代最早的河北望都汉墓中出土的一件围棋盘,石质,棋局为十七道。张盛墓围棋盘的出土,表明早在隋代初年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十九道围棋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十九道围棋盘,也是世界围棋史上一件珍贵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