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之我见

2014-04-29 16:57:24胡玉清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汉字教材作文

胡玉清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为此,我认为要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应从最基本的做起。

一、感受教材的力量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学生借以获得知识的中介和手段。这些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蕴含着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精髓。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疑难问题、系统知识、课文要点等内容,教师通过准确精当的讲述、生动形象的描绘,带领学生如临其境、深入体味;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开启学生思路、解除疑难;激发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拓展学生视野、丰富见识。

如,在教学《论“习以为常”》一文时,“人就是习惯的奴隶,坏习惯摧毁人生,好习惯成就人生。”引导学生使用手机时要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所倡导的拿来主义原则来对待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分清良莠。

用讲来引导、启发,不是用讲来灌输、填塞。让学生明白教材对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感受教材的力量。

二、学以致用的写作训练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二者相辅相成。写作是一种技能。学生的写作基础普遍薄弱,作文内容缺乏生活气息,作文不是无话可说、干瘪枯涩,就是假大空、无病呻吟。因为阅读的少,只是凭空瞎想,写出来的内容无疑是苍白的。

教材是最好的写作宝典,其文体章法、遣词造句无不可以用来模仿和借鉴。《我看见了大海》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催人向上的立志故事,故事简单,却离我们很近;语言质朴,如同故事一样纯朴。文章充分体现了真、善、美,它的寓意就在于“我看见了大海”。学生通过学习后思索一番,自己的青春如何度过?写一篇“有关青春的话题”作文,可以抒发自己的人生认知,描述自己的生活阅历,挖掘自己及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与迷茫点。由此,一点点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写作能力,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时常鼓励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积累作文素材,所写的作文自会有内涵与文采的。

三、课外多读书,提高素养

唯有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学生要以书为伴,以知识为友,在阅读中,会发现语言的魔力,進而发展到对语言的迷恋。这些看似“无用”的书,将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一泓清泉,随着时间的累积显现出卓尔不群的学识与眼界,更为受益终生。优秀的书籍组成了一个伟大宝库,它就在那里,属于一切人,而又不属于任何人。你必须走进去,自己去占有适合你的那一份宝藏,而阅读就是占有的唯一方式。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唯能使你的生活充实。常对学生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是贫乏和空虚的。

海纳百川,不断积累,学生通过阅读经典,陶冶性情、熏陶气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摒弃学习上的功利思想,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四、感悟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点,而生活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由这个点延伸开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产生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效果。语文与社会接触非常紧密,可以说每一篇语文文本都源自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语文和生活同在,凡有人交往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和语文学习。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知识,历练能力,陶冶情操,修养品质,发展个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关心国家的发展及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如,每年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神州飞船的发射等等都是我们关心的。最近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及河南台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等节目,在浮躁的空气中飘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让人眼前一亮。如今提笔忘字是种常态,在键盘时代,汉字俨然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听写大会”它唤醒了人们在这个时代已经日趋淡忘的汉字情结,引发了众人对汉字书写“渐行渐远”的感慨。自己会经常提醒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与汉字亲密接触,遇到不会认的字勤查字典,闲来无事时读读书,渐渐会有见字如晤面的感动。

猜你喜欢
汉字教材作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汉字这样记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