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
>>我把今年暑期档的数据统计下来,91亿,进口片占了51.4%,国产片49.6%,算一个平手嘛。在6月份的时候,进口片《变形金刚》拉到了77%,七月份国产片《后会无期》、《小时代》表现得很好。因为《分手大师》和《变形金刚》在一个档期,拿了六亿多,很好的啦。在发行上没有输给《变形金刚》,人气上也很足,这样就把七月份国产片的份额提起来。在八月份又进来了好多国产片,《闺蜜》《朝内81号》等等,我们觉得是平分市场的,你票房高了一点点,我人气多了这么多,我有人啦,人气在。
创作人才、观影需求升级
郭敬明、韩寒他们顺应了中国电影换代升级这个潮流,他们就是这个潮流里面的一份子,中国电影或者说电影市场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有这么多影院、银幕,有了这么多资金,产量也挺高,不说质量怎样,有了这么大一个形态后,就有了要升级的需求,如果不升级的话,就瓶颈了。
升级是全方位的,一是观众的主流发生变化了没有?80后、90后、00后替代我们原来的60后、50后,另外是导演、演员、编剧的升级。现在偶尔能够看到很著名的一个编剧的电影,你就觉得特别老套,好像就是讲的过去那个年代的故事,比如《归来》,消费者的观影感受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不是一边倒都说好,包括老年群体。
编剧导演创作班子团队都需要升级了,来适应今天观众的需求,观众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粉丝电影我还不能完全判断它是不是一个趋势。传统电影人会看不惯这种类型,实际上还是带了一个框儿去评判。当年《失恋33天》大卖的时候,我的学生让她的妈妈去看,因为《电影报》周末要去调研嘛,她妈妈比我年龄小一点,闲暇的时间比较多,经常看电视剧,回来就说,这不是电影,这是电视剧,可这不影响《失恋33天》被年轻群体追捧啊。
关键是,我们电影人骂他,说这不是电影,是来圈钱的,是电视剧,把它骂出去。关键是电影的本身是什么?不能很僵化的东西,非要是什么样儿才是电影,非要是什么样的类型,什么样的格式才是电影……《爸爸去哪儿》就顺应了80后当了爸爸妈妈这批人。我们的子女都是独生子女,现在他们都开始当爸爸妈妈了,我们也没有教他们,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最根本的意义就是在教80后怎么当爸爸妈妈,所以,是不是80后、90后这些人追得最凶呢?观众认可来电影院来看它,它就是电影。观众的体验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顺应观众的需要。电影需要新鲜度,特别是观影人群主体是年轻人。
发行、院线升级
《猩球崛起》刚好过了一个周末,周末火爆了一次,周一回落,这也很正常,下一个影片的首映日就是它的回落点,这是有规律的。
一周是7天,北美就是把周末三天作为统计数据,我开始研究的时候就是要求他们给我三天的,但是那些掌握了数据的人,说我们不可能给你三天的,我们给你七天的,所以我们现在中国主要按周算,我还刚好把这本书写完了,里面有一章叫新片首周发行,黄金起票日就是周五六日三天,黄金分割线。
如果说票房是100块钱,把这三天应该占60%,《猩球崛起》周末有这么好的成绩,周一到周四正常情况下也只能占整个周的40%的收入,业内有两个说法,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四。
现在电影还是快消的,因为电影院想要挣快钱。这是我们这个市场不规范、不正常、不健康的表现。我们国内很多电影院都只有一个大厅,或者一个小厅,没有分流,所以很多国产影片会因无法排片而死掉。试想,演一部新片可能是200块钱,演《泰坦尼克号》可能是3000块钱,对所有的经营单位来说,经营的效益是最有吸引力的。
我们现在还在转型时期,大家还很浮躁,我们的文化需要有所区分才行。中老年需要什么文化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中青年需要什么文化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这次我大概算了一下,国产片序列类型有13部,进口片只有5部是续集的,类似于《变形金刚》,《驯龙高手》这种,但我发现,中国续集影片的第一部市场有个爆发高潮,还不错,第二部全部下滑,《窃听风云》、《狄仁杰》做得比较好。总体来看,我们的电影公司既缺乏项目选择,还缺少足够的耐心去精耕细作,过急、过于追求商业利润,产业还是在比较粗放的一个阶段。
不过,我还是相信,长期电影工业的体制会慢慢形成。
档期规划的升级
好莱坞曾经也是竞争档期,竞争影院,为票房拼命打广告,结果是劣势竞争与分流,大家互相消耗了力量。好莱坞的六大公司,后来达成了默契,比如说北美有4万张银幕,大的发行公司,都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的项目规划。比如说派拉蒙公布了《功夫熊猫》3月28上映,那福克斯公司也有一个同样类型的影片,其他公司就绝对不会选这个档期了,不会出现撞车。
六大公司会把影片提前一年、两年、三年公布,小的独立的发行公司就根据大影片档期按照市场的调节模式,顺理成章去安排规划,不会像我们一个月进口片扎堆的。第二个方面,档期不是提前公布了吗,那么,不管是上映投资多大的影片,有一个上限, 4万张银幕的10%,这样,中等规模的影片有放映的市场份额,两千多张、一千多张银幕的小规模影片也会分流出放映机会。所以,市场的格局是有分类的,不可能乱来。
默契很重要,但默契的前提是沟通。比如说6月5日,你是派拉蒙,我是迪士尼,我们的影片有可能是同类型的,规模差不多的,我们坐下来谈,这个最典型的案例是福克斯的项目《泰坦尼克号》超支,超到后面吃不消了,后来就找到了派拉蒙,变成福克斯和派拉蒙合拍,但以福克斯为主。再选发行的日期,在北美最好的档期是暑期,选七月,卡梅隆完不了工,八月也没完工,选了九月,派拉蒙不同意了,派拉蒙也有一部影片上,它也投了资,就和福克斯商量,但10月福克斯有一部影片要和他撞车了,就一直拖,卡梅隆也有拖工,最后定在12月,派拉蒙、福克斯都没有重头影片了。
但1997年12月当时不是最好的档期,却是相对宽松的档期,加上《泰坦尼克号》是那个年代投资最大的影片,两亿美金,所以大家都没想到是连续12周,一直上座率很高,这样就可以不下线。片方和影院的分账是这样的,第一周片方拿9影院拿1,第二周片方拿8影院拿2,演到四五周后,可能就倒过来了。一开始,也不是说放映全覆盖,所有的市场都是《泰坦尼克》的,但它会慢慢覆盖,票房好嘛,所以这个影片放映了三个月。
讲好莱坞,是我们可以去向人家学习比较成熟的、科学的東西,少走弯路。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在与好莱坞的合拍片里学习人家的管理、理念方面的先进经验。我的预计是,未来国内电影市场档期将提前规划,合理安排,均衡放映。档期信息透明,大片相互协调将是产业关注的重点。
另外,中国电影到这个程度,应该是特别活跃才好,一是研究的人要多,另一方面要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帮助这个产业越来越走向完善。
(实习生姚倩对此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