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民
【摘 要】对于中国来说,其建筑的历史已经非常的悠久了,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历史进程,这些建筑也各有各的风格,但是尽管如此,这些建筑还是有一些共通点的,就拿木结构建筑来说,首先在用料上,这些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风格,其次,都具有着坚实稳定的建筑结构,对于我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来说,其结构上的设计也为今天的建筑提供了参考,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今的建筑结构和设计理念,是在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的成果,继承了一定的优势,基于此,本文采用了逐步分析法以及理论分析法对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概念设计思想进行研究,找到古时木结构建筑的设计优点,并进行阐述和延伸,以期能够为中国现今的建筑理念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概念设计;思想
前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命安全健康,对于地震等灾害所带来的人身安全性降低问题,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筑结构的抗震等问题,对于中国来说,现今的建筑大多数都是混凝土結构的,当地震来临时,这些固有形体结构的建筑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地面的震动幅度产生共振效应,并且这些建筑的地基并不牢固,再加上建筑本身的重量,加大了建筑的损耗概率,使得这些混凝土建筑没有办法在地震中为人们带来安全的庇护场所,所以,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等问题的研究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最近研究者们将目光锁定在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概念设计思想上,这些木结构古建筑具有建筑风格强烈,抗震能力强以及不易损耗的特点,逐渐的映入到建筑研究学者们的眼前,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现今的建筑行业的设计理念提供参考帮助。
一、概念设计的内涵以及分类
对于“概念”这样的词汇来说,其拥有着十分深奥的内涵意义,其主要指的是在思考对象在人的脑海中所形成具有着一定的本质含义的思维形式,是对人体本身接触的事物共同本质特点通过抽象的模式,进而做出的一种思维上的概括[1]。实际上的“概念”也要通过产生、演变和发展等一些过程的延伸和拓展,并且“概念”是否具有着一定的正确性,也需要通过与“概念”相关的实践进行验证,接着在验证的基础上完善、演变和发展而且一直循环往复,直到完善,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人们对于事物的了解与认识将会逐渐的向客观现实相靠拢[2]。对于“概念设计”这个词来说,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具体的定义,相信就没有多少人了解了,其主要是通过一定模式的设计概念的应用,将整个设计过程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的设计方法,对于“概念设计”来说,要想较为优质的完成整个概念设计过程,就需要的对设计原理以及设计的对象等具有着相对来说较为正确、深刻以及完全的了解与认识,然后通过设计者的判断以及思维能力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然后展开的宏观设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实际是希望能够将设计对象良好特性以及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防止产生因为设计对象原有的缺憾影响到整个设计的成果。现今,概念设计的设计方法已经得到了普及,在人类的各项领域都有着涉猎,而并不是单单的局限于建筑结构专业,在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工程设计等领域都有着概念设计的身影,相比较原有的计算设计来说,概念设计更为实用,并且概念设计的操作较为简单,因此,概念设计优于计算设计[3]。
二、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概念设计思想分析
(一)承重概念设计的应用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在框架设计上与现代建筑结构具备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木梁(杭)和木柱相互构建,进而形成的具有着一定空间构架的承重体系,使得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荷载受到支撑。并且木柱与木柱相互之间存在着的窗户、门、隔扇以及墙壁等,都是单单起到隔离、防护以及增添建筑色彩的作用,对于承重方面来说,这些装置仅仅是对自身重量进行承载,而对于其他载荷来说,这些建筑设置并没有起到承重的作用。正是因为墙体等结构没有起到承载楼面以及楼体的作用,因此,这些木柱与木柱相互之间存在着的窗户、门、隔扇以及墙壁在位置移动以及设置上具有相当的灵活程度,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审美特点以及实际需要,对这些部分进行整改[4]。
(二)结构竖向分层
本文作者通过相关文献进行查找后,发现一些研究者们将木构建筑根据结构功能的区别,将其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厅堂、亭榭以及余屋和殿堂。这四种木结构建筑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尽管如此,这些建筑在设计构成上都拥有着一个类似之处,那就是在这些木结构建筑中,其结构的竖直向上具有着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的分层。例如木结构建筑中的殿堂建筑,其在竖直方向上就具有着四层,分别是台基层、屋盖层以及柱架层和斗棋层[5]。
对于这些木结构古建筑来说,因为它们具有着相对来说较为独特的结构特性,使得其拥有着较为良好的力学性能,令一些古时候的建筑能够完好的保存至今,让我们看到古人们的智慧,对于这些木结构古建筑而言,其经历过了无数的战火以及天灾,至今依旧威严的耸立在中华的土地上,成为我国典型文化的一个表征,促进着我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所以对于这些木质结构的古建筑,我们需要将其的设计概念进行梳理,并且将其与现代建筑理念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存进我国现代文化的恒久发展。
三、结论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无论在设计造型上,还是抗震等能力上,都具备着其他结构建筑没有办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不得不思考的是,尽管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具有着这些优点,然而,也具备着一些没办法弥补的缺点,比如说抗水灾以及抗腐蚀能力和抗寒能力等方面,都与现今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具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对于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来说,我们现今需要学习的并不是它的建筑内容和风格,而是需要学习这种特殊性建筑的设计概念,并且对这些设计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将其与现今的建筑设计概念进行有机的结合,合理的并且科学的进行运用,使得现今的建筑设计能够在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基础上得到更加优质的进步,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令我国国民的安全性能以及社会经济等都得到稳步的提升。(作者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