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的《人民日报》刊登评论文章指出:“土豪大院”“土豪婚礼”“土豪汽车”……“土豪”称谓的流行。勾画出转型期中国典型的精神世相。与其说是揶揄,不如说是焦虑。焦虑的背后,则是物质日渐走向丰裕之后,对精神生活更上层楼的迷茫和向往。凭什么一只土豪金的手机,可以卖出离谱的价格?为什么那些炫耀式行善的“土豪”,可以无视众人的观感四处孔雀开屏?看似离谱的现象背后,其实有它并不离谱的社会心理基础。某咨询公司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受访中国人表示会“根据自己拥有的东西衡量个人成功”。有人总结,说这或许是“追赶型经济体”在特定阶段的常态。问题是,把成功仅仅定义为物质的富有,我们安于这样的常态吗?与“土豪”相似,还有一个标注时风的流行词叫“高大上”,所谓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什么才是“高大上”?开好车、住豪宅、喝名酒、穿名牌,如果这些都是的话,那么家庭的温馨、心灵的富足、友情的温暖。算不算?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视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世易时移,今天的我们将什么奉为人生的“高大上”,才能呈现我们时代的精神疆域、不负先贤曾经抵达的精神高度?如何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构建我们的精神空间、定义我们的时代气质?如果说,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和躯体,治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内部生理系统,那么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