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基层工会组织状况调研报告

2014-04-29 00:44贵州省总工会
理论与当代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会主席工会干部工会组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同全体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六大、贵州省工会十三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总工会党组于2013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由党组7名成员和1名巡视员带领8个调研组,深入全省9个市(州)、17个省级产业(行业)、30余个县(市、区)工会、100多个基层单位,就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状况和作用发挥情况,采用听、看、访、问、议等方式,与1000余名来自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会干部、一线职工、先进模范、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个别访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616份,了解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各调研组形成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召开了由调研组全体成员、省总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等参加的为期两天的以“深化解放思想、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工作创新”为主旨的大调研交流研讨点评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袁周全程出席会议,并针对事关工会工作的重要事项和创新发展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调研成果。

一、贵州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基本情况

从总体情况来看,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基层工会组织基本健全,在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继续巩固和加强的情况下,乡镇(街道)、社区、园区及新建企业工会普遍建立,并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各自作用,但发展不平衡,国企工会好于乡镇(街道)、社区、园区、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工会,规模以上企业工会好于小微企业工会,国有独资企业工会好于混合制、股份制企业工会,老企业工会好于新建企业工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工会好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工会。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省企业工会组建率为97.99%,企业职工入会率为96.85%。

我省各类基层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职工,在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围绕主基调、主战略、“5个100T程”和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建设工程,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工业强省·工人当先——工会组织在行动”系列活动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建功立业劳动竞赛。首钢水钢公司工会建立了“公司、二级单位、车间、班组”四级劳动竞赛体系,谢祥工作室为公司降低成本1.6亿元。二是积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多数基层单位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厂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公开生产经营情况、改革发展方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职工所在单位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的为76.91%(调查问卷有的未选择,下同);职工所在单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且能够按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分别为83.52%、78.40%;职工在职工代表大会或者民主议事会、劳资恳谈会上发表意见和提出提案的为61.51%;本单位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分别为68.27%、62.42%。58.60%的职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得到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三是维权帮扶情暖职工。目前,我省所有市(州)、县(区、市)总工会都按照“有牌子、有人员、有场所、有资金、有制度、有活动”的六有标准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部分大中型企业工会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站(点),帮扶服务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职工。水矿工会用1000万元工会结余经费收购创办的全资公司(康宁医药公司),吸纳就业67人,每年拿出120万元利润帮扶困难职工。四是切实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企业工会将人才培养工作与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相结合,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各类培训,提升职工素质。思南县总工会与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积极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需求、职业介绍等服务工作,帮助16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陶冶情操,传播正能量。

二、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成效明显。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组织不健全、工作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到位和工会活力、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不够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问卷统计显示,49.92%的职工遇到困难和问题倾向于找工会解决,30.70%的倾向于找亲朋好友解决;41.44%的职工认为单位工会发挥作用好,30.81%的职工认为较好,14.33%的职工认为一般。

(一)基层工会干部兼职化普遍。除少数国有和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和极少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外,其他基层工会基本上都没有按规定配备专职工会主席或专职副主席和专职工会干部。有的基层工会主席、工会干部身兼数职,只能把工会工作当“副业”,“捎带干”。调查问卷统计显示,33.6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了解职工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方面效果一般。

(二)有的基层工会主席不讲任职条件、产生程序不规范。有的基层工会主席由行政副总(职)或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部长等中层干部兼任。有的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由企业主的近亲属兼任,或者是“雇主提名”式选举,没有依法经过民主程序。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25.62%的被调查者认为单位的工会主席是单位领导或上级工会委派并通过选举产生的,7.15%认为是其他方式产生的。

(三)有的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基层工会特别是新建企业工会的干部队伍新手多、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工会业务生疏,缺乏必要的培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和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所需的知识储备不足,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处等方面的技能欠缺,在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给人以“工会只能办事务、搞活动,不能担当大任”的印象。调查问卷统计显示,17.50%的职工感觉单位工会主席在为职工维权上,说话不太有分量和毫无分量,11.81%的认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集体协商中,单位工会虽然很努力为职工争取利益,但不懂协商技巧,该争取的争取不到。

(四)有的企业制度和机制建设不规范。大部分企业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制度,但缺少实效性。一些基层单位的厂务公开载体少而简,内容粗放。有的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落实不力。调查问卷统计显示,9.71%的职工认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集体协商中,单位工会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五)有的企业工会经费和办公场所保障不到位。一些企业工会没有独立账户,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把税务代收后留在企业的60%工会经费划拨给工会使用和掌控,或者象征性地拨一点,工会开展工作所需经费要向企业行政申请。一些基层工会没有必要活动场所和设施,处于“空壳工会”“牌子工会”“纸上工会”的有名无实状态。

(六)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四无”(无编制、无专干、无经费、无场所)现象突出。乡镇(街道)、园区工会没有编制,工会主席一般由分管联系工会的党政副职或人大主席兼任,有的从乡镇党政工作部门抽调一名干部兼做工会工作。乡镇(街道)、园区工会经费既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也没有纳入工会经费分成体系,主要靠上级工会给一点,向政府要一点,向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讨一点,对基层工会工作指导力不从心。

(七)县级工会编制少、干部老化。工会经费财政计拨不到位,资产流失较严重。大部分县级工会的编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3~5人。有的工会干部属于照顾性安排,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有的工作多年得不到晋升,工作状态不佳。大多数县财政把计拨工会经费变为年度工会经费财政定额预算,依法计拨额与预算额差距大,县级工会开展工作经费不足。在旧城改造中,县级工会固定资产流失较严重。部分县级工会人财物现状,导致对基层工会的指导和服务心有余而力不足。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对上级工会在推动基层工会工作方面的工作评价:选择很好的占50.69%,选择一般的占30.24%,选择没什么效果的占6%,选择说不清的占4.32%,未选择的占8.75%。

三、发挥基层工会作用。增强在职工群众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基层工会现状,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作用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强化服务。总的思路应当是:国有企事业和党政机关工会抓创新和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抓巩固和规范;县(市、区)、乡镇(街道)、园区工会抓人财物保障:省、市(州)工会抓指导和服务。

(一)着力顶层设计,积极争取各级党政对工会工作的支持。积极争取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意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经费投入、阵地建设、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待遇落实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工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把2014年作为工会改革创新年,结合工会实际,出台《贵州省总工会关于全面深化工会改革的意见》。

(二)着力做实基础,进一步健全基层工会组织体系。一是以全总非公法人数据库、我省工会组建台账及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企业数为依据,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重点抓好各地新兴特色产业、新增企业、劳务派遣企业建会工作,消除“空白点”。着手调查研究外包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和管理问题。二是认真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全省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规划及细则,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规范化建设。三是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型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直选或由地方工会聘用,探索企业工会主席社会化路子,改变由于兼职过多而不能一心一意做工会工作的现状。四是可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产业相通、工作方便”的原则,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建设。经济发达、企业和职工人数较多的地区,可推进乡镇(街道)、园区总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基层工会指导、协调和服务的作用。

(三)着力做强实力,为基层工会服务职工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工会资产的认识,增强各级工会组织“守土有责”意识。二是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好党委和政府赋予的资源优势,加强职工文化阵地的建设,壮大工会资产。三是将工会经费的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工会在完成分解任务后,其自身留成部分足额落实到位,不被截留或拖欠,以满足工会正常开展工作的需要。四是通过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上级工会加大投入、以奖代补、合理确定留成比例等形式,统筹基层工会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五是进一步推动我省市(州)、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财政计拨工作,提高足额率。

(四)着力做优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会工作的分类指导。一是建立、健全联系点制度,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培育先进典型,为基层工会开展工作搭建好舞台。二是建立健全对下考核激励机制,并在考核分值上加大重点内容和重点工作的考核权重,充分调动各级工会积极性,下大力推动基层工会作用的发挥。三是积极探索以乡镇(街道)、园区工会为主,县级工会为辅的两级工会替代非公企业工会履行部分职能的途径和方法,由上级工会承担非公企业工会难以完成的任务。四是落实保护基层工会工作者专项经费或基金,为他们撑起“保护伞”,提供维权保障,解除后顾之忧。五是探索给予基层工会兼职工作者一定劳动报酬,调动其为工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着力做亮品牌,进一步研究探索基层工会出新出彩的活动和工作载体。一是叫响做实现有工作品牌,如评选“五一劳动奖章(状)”和劳动模范,创建“工人先锋号”、开展劳动竞赛、“送温暖工程”“梦圆金秋助学活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之家”建设等。要赋予老品牌新内涵,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扩大工作外延,进一步把这些品牌工作做得更实、叫得更响。二是围绕单位、职工“双赢”目标设计活动、载体,围绕单位、职工实际来选择活动、载体方式,围绕职工需求、单位支持来确定活动、载体内容,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敢于创新,打造新的工作品牌。三是坚持“一年做几件事”和“几年做一件事”相结合,把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事情办好办实,办出成效,并长期坚持、加强策划、加大宣传,使更多工会工作品牌得到党政支持、惠及职工、社会认可、广为人知。

(六)着力做大影响,提升基层工会在职工中的吸引力。一是开展先进典型大选举行动,注重把中共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主和获得劳模、优秀企业家、慈善家等荣誉称号的企业主所办企业的工会培育成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它们对小微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组织获得模范职工之家称号的企业工会与需要帮扶的非公企业工会结对子传帮带。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工会组建、会员发展、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二是开展文体活动大普及行动,突出工会特点和职工特色,彰显工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搭建起一个彰显广大职工作为经济社会建设主力军、先锋队风采的平台,让文体活动成为广大职工和工会组织形象宣传的大窗口,进一步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开展职工素质大提升行动,以“爱国·敬业·奉献”为主题,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努力把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认识得更深刻、领会得更透彻、贯彻得更自觉。

(七)着力素质提升,进一步建设好基层工会干部队伍。一是开展工会干部大培训行动,重点对县(市、区)、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干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者进行工会基本理论和相关业务知识与实操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统一考核,与年终工作考评挂钩。二是积极争取县(市、区)、乡镇(街道)、园区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在无法增加行政编制的情况下,通过内部调剂等方式为乡镇(街道)、园区工会按同级副职配强专职工会主席,或者按中层正职配强专职副主席。通过争取事业编制和公益性岗位,聘请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为乡镇(街道)、园区工会配齐专职工会工作人员。

(执笔:赵庆增)

猜你喜欢
工会主席工会干部工会组织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上级工会要为工会干部撑腰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
400万元公款美容的工会主席是怎样的一朵奇葩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