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丕波 崔继明
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小学是首批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多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等课题实验,分别获得了黑龙江省及全国优秀课题奖。现正进行“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这一课题的实验,此课题于2013年被确定为了国家级重点课题。这些课题立足于素质教育改革,目标指向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实验进行得扎实有效,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建设“新四室,有效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
我校将原有的“老四室”:计算机教室、学校广播站、电教室和图书馆改造成了“新四室”:网络计算机室、校园电视台、多功能录播室、电子图书馆,从而使学校信息化建设前进了一大步。
网络计算机教室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将学生按照座位自动分成学习小组,教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完成任务,最后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共同学习。
校园电视台为同期声可视频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红领巾广播站只能听到声音的状态。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在总控端可以通过直播或者转播的形式向各个班级进行播放,同时还成立了各个小组,如播音记者组、文字记者组、采编记者组等,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各项能力。同时,校园电视台还通过电视课堂的形式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了实验工作的开展和平时教研工作的实施。教师、学生参与电视活动,有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这种形式更加突出了预设性、展示性、实践性,为师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多功能录播室改变了传统的电教手段,设立了计算机、投影机、电子白板、音响控制系统,特别是安装了采编播一体的系统,可以实现在教师授课的同时转播到各个终端进行播放和录制。我校所有的公开教学课都在这里进行,不仅现场效果好,而且还能留下影像资料,对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研究工作及实验工作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电子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只能进行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增添了电子阅览和网络查阅的功能,为教师备课、查阅资料提供了实物和电子材料。我们实验的研讨活动,参加UC网络教研活动都是以这里为现场进行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四室”建设没有高精的尖端设备,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却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新四室”建设及有效使用的同时,我校还对“班班通”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电子白板进入每个课堂,成为服务教学的有效资源与辅助设备。这样,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整体上有了升级,也拓展了信息化渠道。
2.以应用促学习,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应用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于是,我们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用信息技术而不使用的,就是没有达到教学管理要求,在教学评价中就要受到批评。我们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是有效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用得恰当、用得科学、用得有效的,在教学评价中就会得到表扬。我们还要求所有实验教师,所有年轻教师必须达到有效使用的水平。
通过我们的严格管理,我校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应用的比率不断提高,现已达到90%以上。
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实施情况
1.组织管理
“九五”、“十五”实验工作的特点是创新,软件开发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资源建设创新、教师培训创新……这些艰苦的工作之后,我们收获了设备环境、师资队伍和一些成功经验。这个过程伴着课程改革一并进行,可以说,我们跟课程改革共同喜获丰收。进入“十一五”、“十二五”,如果还一味强调创新,必然会丢掉一些我们已经获得的成果,或是我们的成果得不到进一步的深化,更或是偏离我们正确的路线。由此我们调整了实验思路,一方面要全面推广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同时还要注重在推广与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创新。实验的管理工作,由学校科研室主管改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管理。这样,实验具体工作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定动作,也因此将设备、师资和经验有效地整合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室则立足实验前端,在新信息、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方面,在实验研讨课的指导方面,在阶段性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方面,在新模式的探索方面继续发挥着作用。我们坚持引领与管理并重,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实施”为核心,全面展开实验工作。
2.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下面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这一课题为例,简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我校以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为实验学科,其他学科一并参照进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实验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探索整合的思路慢慢清晰,整合的效果渐渐显现。
(1)正确理解有效整合的意义,有效实施整合教学
有效整合的实质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介入,促进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并以信息技术的特殊性使学习内容的外延尽量伸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将整合教学的目的设计为将复杂理论形象化,投入学习互动化;复杂原理浅显化,认知体验深层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思维培养创新化。例如,在学习语文阅读课《三峡之秋》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手段的介入,将方纪的美文具象化为了风光图像,黑色的文字变化成了彩色的动态图像,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切。同时,学习的外延进一步扩展,三峡四季之美都成为了学生探求的内容。进而,学生对三峡的美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感悟,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实现了创新思维的大跳跃。再如,数学课的《平移和旋转》,通过电子白板,教师的演示更加直观形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互动实现得更加有效。
(2)网络环境教学得到推广,教与学的形式不断创新
由于前期我们进行了“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语文学科网络环境教学相对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立足这个基础,我们又在其他学科大力推进。首先是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其中包括文字处理、简单的图形处理、上网浏览、信息收集整理、简单的软件应用等。这些技能的训练,一方面依靠信息技术课来实现,另一方面也需要实验教师付出一定的努力。通过系统的工作,我校学生整体信息技术素养有了一定提高。我们将学科教学课引进网络教室。通过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研究探索,总结出了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一些有效做法。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为高效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打好基础;培养协作学习的习惯,使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培养爱护信息技术环境的习惯,保持学习设备的正常运行;培养爱护自己的习惯,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培养服从管理的习惯,保证教学秩序。
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是以自主学习的形式来实现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说到底就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活动,因此,为了改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需要考虑其年龄因素。教师的耐心是前提,一定的“强制”手段是必要的,任务驱动是最好的办法。
加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要达到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良好效果,从根本上讲还是要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在自主学习的全过程时刻保持着对学习任务极大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使得对自主学习的调控变成一个学生自我约束的主动过程。要想实现这一点,就要从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构成的,教师要设计有趣生动、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掌握所学知识。设计活动的时候,要保证活动的目的性明确,并保持各个活动之间能够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活动的数量也不可以过多。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必须加强学习资源的设计。从资源的内容角度看,要完成从“辅助教”到“辅助学”的转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过度强调娱乐性,使得学生的兴奋点始终保持在学习的内容上而不偏离。从资源制作、技术呈现角度看,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资源分类放置在不同的网页,在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环节中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引导,让学生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资源范围中开展学习,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过程性评价,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教师加强课堂实施的引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要当好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学习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任务驱动:在开展自主学习之前,教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指向,这样学生在一个明确任务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时就可以更有效地集中于学习内容,防止浏览迷航。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要做到目标明确、导语明确、对象明确、时间明确。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在一个怎样的特定时间段里完成。
示范引导:小学生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的操作示范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一般应该先通过大屏幕做一遍演示,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操作。另外,也可以把一些关键提示语作为板书在黑板上呈现。
个别引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适时反应,及时做好个别化的指导和示范工作,关注全班学生,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组。
网络环境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分组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即学习程度,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以及学生间合作融洽程度等,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坚持放手让学生操作原则。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还在于学生有了计算机这个学习介质。所以,教师在做好了以上的各项工作后,要大胆地让学生操作计算机,并通过网络互助学习。一般这样的课,给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否则就失去了网络课的意义。
我校开展信息技术实验工作,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作用,改善了学校信息技术软硬件环境,促进了课程改革,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了学校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思想和方法。最大的效果还是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根本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