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传霜 冯兆海
没有不能改变的学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师。为了使数学成为学生的朋友,就应开展符合其认知规律而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以营造愉悦情境,使之学得快乐轻松。
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我引导学生总结已有经验,利用学到的方法迁移,通过组内合作、自己尝试编写口诀,说说自己的理解与编写思路,就很有效。到背口诀这一环节,我又引领找规律,再通过游戏、比赛等活动进行,你一句、他一句,小组内比、组与组比、男女生比等,大多都能流利背诵。但学困生还是不行,他们或算手指,或在心里悄悄数,背口诀时吞吞吐吐,做题时仍不太会用,总用习惯的算法——这作为建立数感、理解口诀的经历,是没问题的。虽然等待也是深悟过程,我们应该学会等待,但总不能停留在初始阶段,总还要同时讲效率,加快学习进程。怎么办?我冥思苦想,十个手指让我豁然开朗。我伸出双手,尝试着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弯曲手指,弯曲第几根手指就是几九的口诀。弯曲左边手指少一的数量就是积十位上的数,其余手指数就是积个位上数。学生立刻兴奋了,学着动手操作,反复练习,很快掌握并背熟了9的乘法口诀。再出题,学生答得既快又准。因为符合学习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所以,即使是学困生也都迎刃而解。
到应用9的乘法口诀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皮球9元钱,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学生提出:买3个多少钱?再让他指名列式:9×3=27(元)。我又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他问另一同学:“你应用了哪句口诀?” 列式者答:“三九二十七。”我又启发:“你还能提出问题吗?”小老师又问:“这里的3 和9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列式者答:“9 表示每个的价钱,3表示球的数量。”我因势利导:“你们能用这句口诀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编应用题吗?”大家都积极参与起来。
这样,使数学生活化,与同学们感兴趣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领学生自己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经历了数学的发生、展开和解决问题过程,这就具有挑战性、刺激性,使之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能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而学以致用,在应用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因而兴趣盎然、其乐融融。在总结收获时,一名同学说:“我学会了口诀,还会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如此,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积累实践活动经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激发学趣,让孩子喜欢数学,让孩子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数学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就能使数学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活动。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习成为他们主动的行动,提高其数学素养,优化数学教学才会有根本保证。
(吉林省蛟河市漂河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