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野下语文诵读教学探讨

2014-04-29 00:44彭亮
成才之路 2014年32期
关键词:境界课文教材

彭亮

我从事中专语文教学好多年了,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刻领悟到作为语义教师的责任。我教学的对象是中专学生,他们思维活跃,直觉认知较好。他们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有着更独特的个性特征。语文课是中专生的非专业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较难把握的一门课程。到底该如何引导学生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并不是给学生讲大道理,或者“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提升学习兴趣的突破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专生专业学习成绩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课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作为非专业课的语文课,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情趣和人文美,是语文教师搞好教学的突破口,而诵读是学生充分感悟语文情趣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学绝对不能忽视诵读。诵读教学的起点须是学生的“读”,归宿是学生的“悟”,宗旨是为培养学生口诵心悟和心悟口诵的读书能力。

在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已感悟到诵读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至关重要。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诵读,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诵读太占用时间,更有甚者认为教师的范读也大可不必占用更多的讲授时间。

我从近几年的语文诵读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语文教学最不能忽视的是诵读,省略了诵读这一环节语文水平不可能提高。下面从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吃透教材,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诵读

诵读是一门用专音进行再创造的语言艺术。所谓诵读,《辞源》解释为:“念,熟读。”诵读比朗读更自由、更灵活,声音可高可低,一切随诵读者个人的喜好而定。口、眼、耳、脑并用,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充分去感悟课文。

作为教师,一般在备课时,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总是看得越多,信息量越大,自己吃透教材,对教材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诵读。若对课文没有真正理解透彻,教的方法再翻花样也是表面工作。哪些诗文适合学生诵读呢?首先应该是抒情诗文,尤其是古诗文更有诵读的必要。我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的方法,并不一股脑抛给学生,而是讲究技巧,列出诵读提纲,提出一些学习要求。前面提到的吃透教材,结合教材的内容去编写诵读题,在理解课文上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而不是人云亦云。当然诵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教师要紧紧围绕教材进行诵读积累。

(1)着力训练学生口诵心悟的能力。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精神成长,教师必须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当然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一种成长过程,这种成长也关系着学生的未来。作为教师在教材的研究上要大胆创新,不因袭旧套,对那些很适合诵读的篇目要作大胆地归类分析,然后作出具体诵读提纲。内容要求达到目标的要求,甚至在诵读完教师的要求后还要写出简短的疑难感悟。

诵读其实也是一种分析,这个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领悟教材的过程,也就是把所感悟的东西内化的过程。例如,我教学生学习《背影》这课,备课时事先编好诵读要求。①课文几次提到“背影”?②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内心在想什么?③第一段、最末段反复诵读至少五遍直至会背诵。④描写父亲背影的重点段在哪里?为何把写父亲的背影内容放在此处?⑤诵读过程要标注每段衔接词语。

学生只有诵读之后深刻感悟课文的内容再去接受教师的提问,这样学习的效率会得到提高,再遇到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2)抓住课文语言特征指导学生诵读。①教师要用心品味课文的语言,用心参与到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指点学生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从而领悟文章的主旨,更好地读懂文章。②诵读过程中师生要交流,教师做指导性点拨。学生之间要交流,教师设计一些互动交流题目。有些名家名篇的课文涉及一些疑难问题要先讨论再诵读,最终达到诵读的真正目的。

二、诵读在教师的具体范读引导下走向更高境界

早在六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批评当时“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谆谆告诫国文教师:“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不仅理解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教育家的一番话语让我们感受到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也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我在指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诵读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让范读想方设法变成一种美读,从而让美读引领学生去正确地诵读,从而让诵读走向更高的教学境界。

具体是这样做的:将自己对作品精彩处的理解和感悟“读”给学生听,并且带领学生朗读,做过示范后接着布置诵读问题要求,指导学生去诵读,直到读出真实的“感觉”来。这个过程是洗练学生内心的过程,也是把经典的语句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我语音优美地读,声音抑扬顿挫,用心读出的东西自然是真实情感的传达,让学生在范读的引领下感受美、领悟美,实际上自然而然指导着学生的诵读向高的境界迈进。让学生的诵读也走向美读,这也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文科类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

范读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便于学生解读课文,因为诵读更需要模仿,需要借鉴。

语文教学针对诵读的内容而言不外乎有两大块:一是教学古文难在词句的表达;二是教学现代文难在意境的体现。当然不难弄明白这样的道理,诵读中通过教师的“铺路搭桥”“导向点睛”,学生的诵读才能读出节奏和语调,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的深刻主旨,让诵读走向更高境界。

综上所述,我认为语文教学千万不能忽视诵读,教师指导要得法,学生也必须经常训练诵读,最终让学生达到口诵心悟和心悟口诵的语文能力,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河南省信阳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境界课文教材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品“境界”
背课文
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