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五色土,方有阳羡春

2014-04-29 00:44杨俊蒋新娣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36期
关键词:眼力宜兴陶艺

杨俊 蒋新娣

孙伯春老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江苏省职教教科研中心组文化艺术组成员,江苏省陶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紫砂陶实训基地总工艺师。

尽管孙伯春老师的工作室已经不小了,但走进去却几乎迈不开脚:是泥凳,泥凳上是散落的泥块和一件已见雏形的钟馗捉鬼的泥塑,泥凳周围更是一捆捆的泥块;是写字台,写字台上毫末未干,一幅幅墨迹淋漓的书法条幅堆积如山;是办公桌,办公桌上各种陶瓷类的书籍、杂志以及教学资料……

走进去迈不开脚的,还有孙老师的作品陈列室。陈列室在工作室的隔壁,迈不开脚不是因为拥挤,是因为一件件作品精彩纷呈,大美无言:有泥塑,一件名为“渡”的泥塑作品尽释佛家禅意;有紫砂壶,或三阳开泰,或牛盖莲子……无一不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独特的意韵。

迈不开脚,还因为有茶台。我们在茶香中聆听着孙老师讲述“百炼五色土”的陶艺人生。

一、眼力:从烧窑的火候到艺术的审美

孙伯春,1956年出生在宜兴丁蜀镇一个烧龙窑的窑工家庭。烧窑是个非常辛苦的行当,严寒酷暑都要守在窑口的辛劳不说,还要凭借一双肉眼观火苗的颜色判断窑内的温度。这是个谁也不愿干、也不好干的活儿。烧龙窑的父亲工作时经常把年幼的孙伯春带在身边,而正是源自于父辈的耳提面命,这火、土交融的精彩印入孙伯春幼小的心灵之中。同时印入孙伯春幼小的心灵之中的还有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干活一定要有眼力。别看烧窑是个粗活,可需要细心,更需要眼力。没有眼力,就把握不好火候,烧不好龙窑。”

1971年,孙伯春进入宜兴均陶厂。由于悟性好,孙伯春很快就能够从事传统的陶瓷造型与设计。随着市场的发展,均陶厂的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换代,这需要设计者不断创新。不料,其中一些似乎颇有“创意”的造型却被客户打了回票,这让孙伯春非常困惑。这时,他想起了父亲的话,“干活一定要有眼力”,那么陶瓷造型与设计需要什么样的眼力呢?他向下放到厂里参加劳动的南京艺术学院吴开诚教授请教。他的诚意与灵性打动了吴开诚教授,老教授收下了这位半路出家的弟子,指导他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如今压在箱底的那一张张已经发黄的素描和水彩画虽然稚嫩,却记载了青春岁月的孙伯春在求知路上付出的辛勤汗水。在素描的线条飞舞中,在水彩的色彩斑斓中,孙伯春似乎有了自己的“眼力”,陶瓷造型的线条简练而生灵动,陶瓷装饰的色彩跳跃不乏韵律。

几年后,吴开诚教授返回南京艺术学院任教。临行之前,老教授建议孙伯春进入学校进行专业学习。1978年,孙伯春毅然放弃了厂里颇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岗位,考入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在这所学校,孙伯春遇到了张志安老师。张志安老师是宜兴极富盛名的书画家、陶艺家,他将书画与陶艺融于一体,既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又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在张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孙伯春几乎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以前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技艺上的难题忽然都找到了突破口,这一点让求知若狂的孙伯春欣喜不已。

在陶校学习的几年时光,学校浓厚的艺术氛围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使孙伯春的陶艺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眼界更宽了,“眼力”有了新的突破。从陶校毕业后,孙伯春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又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学院进修学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平面与立体的转换、国内与国外互动的跨文化交流中,孙伯春练就了自己的“眼力”。

二、创作:从师法自然到造法自然

“眼力”是鉴赏力、鉴别力,有了“眼力”,或许能够成为鉴赏家、鉴别师,但不能成为艺术家。艺术的创作,不只需要“眼力”,还需要在实践中比较,在比较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淀,在积淀中升华。

起初,为了提高自己造型的能力,孙伯春时常大清早就拿着画板,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到丁蜀周边的乡村、山村去写生、收集素材,天黑回到工作室,兴之所至时甚至顾不上吃一口热饭,就伏案修改一天来的作品。基于写实的那一张张人物、景物的速写,在修改中简化、提炼,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孙伯春的速写,大巧若拙,能够用最简练的线条勾勒人物的神态、景物的韵味。

艺术的劳动是苦行僧式的生活,在常人看来辛苦无比,但对于狂热追求艺术的人来说却又是幸福的,孙伯春即是如此。在他的心目中,再没有比画出一张好画,设计出一件好作品更让他觉得幸福的事情了,那种欣喜如同好喝酒的人偶然得到一瓶陈酿,喜欢钓鱼的人钓上一条大鱼,让人陶醉。积年累月,孙伯春的脑海里储备了丰富的人物、景物素材。因此,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他总是能做到胸有成竹,信手拈来。

虽然孙伯春画的人物、景物栩栩如生,但他依旧不满足,如何从具像到抽象,从写实到写意,在艺术创作中有新的突破,成为已小有成绩的孙伯春思索的新问题。于是他以传统技艺为基础,在陶艺创作中融入写意画的元素。他在作品《到底》中将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夸张放大到了极致,倒酒者右腋夹着酒坛,整个身势前倾至失稳,在失稳中展现造型的张力,左手拿着大腕一探到底,与前倾的身势形成对接,将人物似醉非醉,不把酒倒尽决不罢休的力道表达得淋漓尽致。另一件作品《渡》则注重人物精神层面的表达: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盘膝而坐,正在用嘴巴吹走左手掌心的一只小小瓢虫,人物表情慈祥轻松,动作柔和,好像捧在手掌心的是一片轻柔的羽毛,那种珍爱生命与自然的情怀让人肃然起敬。

无论是《到底》还是《渡》,作品线条造型简约而富有张力,既有源自于生活的细致观察,更有超越生活的人物刻画,从传形到传神,孙伯春已从师法自然跨越到造法自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从教室到工场

有两个比邻而居的子侄辈,学习聪颖者考上了北方的一所名牌大学,学业平平者早早从职业学校毕业成为地方陶瓷行业的从业者。若干年过去,大学毕业生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学业平平者却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无奈之下,大学毕业生最后还是回到家乡拜师学艺,重新起步。这件事使孙伯春反思,怎样让身边更多人受益。于是,他作为陶瓷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被引进到丁蜀中专校(当时叫丁蜀职业高级中学),成为学校初具规模与特色的工艺美术专业的一名专业教师。

这是孙伯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一个新的起点,他认真学习教材,与其他老师一样备课写教案写总结,认真上好他的专业课,但孙伯春内心里总觉得有点“空”,缺点什么?有一次,他上完课后,一个学生的书面作业里夹着一张纸条:“孙老师,您给我们上的内容我们都懂,书上都有,我们自己都能看懂,可是老学习这种没用的教条对我们真的有用么?”学生的问题问住了孙伯春,经过几天的认真思索并与学校领导探讨之后,孙伯春把课堂直接搬到了学校的陶艺工场,所有专业的一切教学都在工场里进行,把自己在工厂工作时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直接应用到教学中。

走进他的课堂,俨然就像是一间相当规模的陶艺工坊。学生们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使他带出来的“学生徒弟”都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不用花大量时间学习书本上教条式的理论,更多地直接参与到创作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一技之长。

孙伯春在提炼自己的陶艺感悟的同时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类别的技艺指导,于是学生中有擅长制壶,或光货或花货,或圆货或方货;有致力于陶瓷装饰,或书法或绘画,或刻绘或泥绘;有精于泥塑,或具象或抽象,或装饰或应用……孙老师引导学生在题材与技艺,传统与创新中探索、发展陶文化无穷的意韵。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在兴盛的传统文化产业中游刃有余,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如今,已有不少学生成为知名的工艺美术师。看着这些自己带出来的学生获得了成绩,孙伯春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一样开心。

2008年,孙伯春被评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09年,被评为宜兴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10年,被评为无锡市工艺美术学科带头人;2011年,又被评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笔者曾经困惑,在宜兴市丁蜀镇的20万人口中号称有“十万陶工”,那如何从“十万陶工”中脱颖而出,从一个普通的陶工子弟成长为宜兴紫砂卓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名人”,宜兴职业教育卓有成效的“学科带头人”?透过那袅袅的茶香,看到泥凳上散落的泥块及周围的一捆捆泥块,看到写字台上墨迹未干的书法以及堆积如山的一张张条幅,看到办公桌上有手痕泥迹的陶艺书籍和教学资料等,笔者终于如梦初醒。

百炼五色土,方有阳羡春。

(责任编辑:沈彬)

猜你喜欢
眼力宜兴陶艺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眼力大搜索
“疯狂”的陶艺
考眼力
考眼力
学陶艺
做陶艺
眼力小侦探